第9章 吕端的定策之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备轿,入宫!”
他穿戴整齐的朝服,出门时,看似无意地对手下一位忠诚的老部曲低声吩咐了几句。那部曲领命,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吕端的轿子刚到宫门,早已等候在此的王继恩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戚与焦急:“吕相!陛下……陛下怕是不好了!”
吕端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快步向福宁殿走去。就在他们即将进入殿门时,吕端突然停下脚步,对王继恩道:“宫禁重地,非常时期,恐有奸人作乱。请都知即刻传令,关闭所有宫门,未有你我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王继恩一愣,随即明白,这是吕端要切断宫内与外界的一切非法联系,杜绝任何可能的政变图谋。他此刻已别无选择,只能配合,立刻下令执行。
进入福宁殿,御榻之上的太宗已然气若游丝。吕端与王继恩跪在榻前。不久,太子赵恒也在接到密报后,仓促赶到,跪在吕端身后,面色惨白,身体微微发抖。
当太宗最后一丝气息断绝,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哭声。王继恩下意识地就要起身,去取那份据说存在的、可能另有人选的“遗诏”。
“且慢!”
吕端一声低喝,如同惊雷,让王继恩的动作僵在半空。只见吕端站起身,并非去查看遗诏,而是快步走到殿门处,猛地将两扇沉重的殿门从内合拢,然后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抵在门上!
他目光如炬,扫过殿内所有的太监、宫女,最后定格在王继恩和赵恒身上,声音沉静而具有不容置疑的力量:
“陛下已然龙驭上宾,社稷神器,自有归属!此刻宫门已闭,内外隔绝!在太子殿下于灵前正位之前,任何人,不得擅离此殿一步!亦不得擅传任何消息!”
他死死盯着王继恩:“王都知,陛下临终之际,你我皆在榻前,可曾听闻陛下另有遗命?!”
王继恩看着吕端那决绝的姿态,看着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又瞥了一眼跪在地上、已是法定继承人的太子,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烟消云散。他缓缓跪倒在地,以头触地:“老奴……老奴谨遵吕相之言!陛下……陛下唯有口谕,命太子殿下灵前即位,匡扶社稷!”
此言一出,等于正式确认了太子的唯一合法性。殿内众人,纷纷朝着赵恒的方向跪倒。
赵恒看着用身体堵住大门、须发皆张如雄狮般的吕端,看着跪满一地的宫人,看着终于表态的王继恩,巨大的恐慌渐渐被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和感激所取代。他知道,在这最危险的关头,是这位老臣,用他的智慧、胆识和决绝,为他,也为这个王朝,稳住了几乎倾覆的舵盘。
五
次日,丧钟鸣响,宣告太宗皇帝驾崩。
在吕端一手安排的严密护卫下,太子赵恒于太宗灵前即位,是为宋真宗。整个过程,平稳得近乎诡异。那些潜在的反对势力,在宫门紧闭、消息隔绝的情况下,尚未反应过来,新君已然正位。
登基大典后,真宗赵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垂拱殿单独召见吕端。他离开御座,走到吕端面前,对着这位须发苍苍的老臣,深深一揖。
“若非吕卿,朕几无今日!”
吕端连忙侧身避礼,躬身道:“老臣不过恪尽职守,尽人臣本分。陛下初登大宝,当以稳定朝局、安抚天下为要。”
真宗颔首,眼中仍有后怕:“只是……朕听闻,当日王继恩似有异动?”
吕端平静地回答:“王继恩深知利害,关键时刻,选择了忠于社稷。陛下新立,宜示宽仁,稳定内廷。用之,则需慎之;防之,则需有度。”
真宗若有所思。他明白,吕端这是在教他帝王平衡之术。王继恩此人,权力过大,但眼下不宜轻易动他,以免引起内廷动荡。
不久,真宗下诏,加封吕端为右仆射,倚为股肱。对王继恩,则赏赐有加,明升暗降,逐步将其调离宫禁核心岗位。
而那位在危机时刻被真宗深深思念的刘娥,也在政局稳定后不久,被一乘小轿,悄然接回了汴京,安置在离皇城更近的一处宅院。真宗知道,他的时代开始了,而这条通往未来的路上,他既需要吕端这样稳重如山、能定鼎乾坤的社稷之臣,也需要刘娥那样灵动如水、能洞察幽微的红颜智囊。
吕端用他的“大事不糊涂”,完成了一场几乎完美的权力交接,为大宋王朝的平稳过渡,立下了不世之功。而属于宋真宗赵恒的时代大幕,也在这看似平稳,实则暗藏无数挑战的局面中,缓缓拉开。
【第九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