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球探报告(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2004:打造湖人新王朝》最新章节。

### **第121章 球探报告**

季前赛的喧嚣与初试锋芒的激动渐渐沉淀,湖人队的管理层和教练组,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即将到来的NBA选秀大会。对于立志重建王朝的湖人而言,这不仅是补充新鲜血液的机会,更是陈昊凭借"先知"优势,为未来布局的关键战场。

埃尔塞贡多训练馆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凝重。长长的红木会议桌上摊满了厚厚的文件、数据表和录像带,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淡淡的纸张气味。首席球探乔·麦克劳林站在投影幕布前,红光满面,显然对今年搜集到的情报颇为自得。

"先生们,"麦克劳林清了清嗓子,敲了敲激光笔,幕布上出现了一个身材健硕、技术全面的锋卫摇摆人影像,"经过整个赛季的跟踪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今年的头号目标已经明确——圣约瑟夫大学的**德隆特·韦斯特**。"

他调出韦斯特的详细资料:身高6尺3寸,体重215磅,臂展达到6尺9寸,站立摸高8尺7寸。

"身体素质出色,防守强硬,有一手稳定的中距离,球风成熟,即战力强。"麦克劳林语气自信,"我们认为他能够立刻进入轮换,为科比和卡隆提供可靠的替补火力,甚至在特定阵容中可以担任首发。"

他播放了韦斯特的大学比赛集锦。画面中的韦斯特突破犀利,防守拼劲十足,确实展现出了成熟的球风。一组数据出现在幕布上:场均15.8分,5.2篮板,4.3助攻,1.5抢断,投篮命中率46.2%,三分命中率36.5%。

"我们有首轮第10顺位,"总经理库普切克补充道,他推了推眼镜,"选择韦斯特,顺位非常匹配。他能立刻帮助到我们,而且他的防守态度和职业精神都很符合我们的球队文化。"

几位助理教练和数据分析师纷纷点头,会议室里响起了赞同的低语声。韦斯特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稳妥的选择,能够弥补球队侧翼的深度,而且他的即战力对于志在重返季后赛的湖人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然而,陈昊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幕布上韦斯特的身影,却没有太多波澜。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两个在2005年选秀中并未引起太大轰动,但未来却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自己价值的名字。

"乔,"陈昊开口,声音平静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你的报告很详细,韦斯特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想了解其他值得关注的人选,特别是首轮末段,或者次轮。那些可能被低估的潜力股。"

麦克劳林愣了一下,激光笔在手中不自觉地转动着。他显然没想到老板会对"安全牌"之外的选项如此感兴趣。他迅速切换幻灯片,幕布上出现了一个白人内线球员的身影,移动速度不算顶级,但篮板嗅觉和篮下终结手感颇佳。

"佛罗里达大学的**大卫·李**,"麦克劳林的语气明显谨慎了许多,"身高6尺9寸,体重249磅,臂展7尺。技术扎实,篮板能力强,尤其擅长进攻篮板,篮下终结效率很高。"

他调出大卫·李的大学数据:场均13.6分,9.0篮板,2.2助攻,投篮命中率59.6%。"缺点是防守横移速度一般,射程有限,在防守挡拆时容易被针对。预测顺位在首轮末到次轮初。"

接着,他又切换到一个身材瘦削但速度奇快、控球花哨的后卫影像。

"来自兰尼高中的后卫,**蒙塔·埃利斯**。"麦克劳林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确定,"惊人的速度和得分爆发力,控球技巧娴熟,敢于在任何防守下出手。高中最后一年场均41.6分,7.5篮板,5.8助攻。"

一组埃利斯高中比赛的快攻镜头让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惊叹,但随即麦克劳林就泼了冷水:"缺点是身材单薄,注册身高6尺3寸,实际可能更矮,体重只有165磅。防守端容易吃亏,投篮选择有时值得商榷,而且没有大学比赛经验。预测顺位......不太确定,可能在次轮,甚至可能落选。"

会议室里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议论声。助理教练布莱恩·肖忍不住开口:"一个大白人内线,一个高中生得分后卫,这与我们急需的即战力和侧翼深度似乎并不完全吻合。"

"大卫·李的运动能力,能适应我们强调速度的体系吗?"另一位分析师也表示担忧,"而且他的防守问题在NBA会被放大。"

负责球员发展的教练也加入了讨论:"蒙塔·埃利斯的位置和科比重叠,而且他的打法需要大量球权,这与我们正在建立的体系可能存在冲突。"

库普切克看向陈昊,眼神中带着探询:"陈总,您的意思是?韦斯特是个稳妥的选择,如果我们把宝贵的选秀权用在一些未知数上......"

陈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主教练迈克·梁:"迈克,从你的体系角度看,一个能高效拼抢前场篮板、提供内线终结的大个子,以及一个能凭借个人能力撕开防线、在第二阵容提供火力的持球点,是否有价值?"

迈克·梁思索片刻,推了推眼镜,他的目光在战术板和投影幕布之间移动:"理论上,有价值。大卫·李这样的内线,如果能保证篮板和终结效率,在替补席上是可靠的得分点。他的前场篮板能够为我们创造额外的进攻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分析:"蒙塔·埃利斯......他的个人攻击力如果能在体系框架内发挥,可以丰富我们的进攻层次,尤其是在科比休息的阶段。他的速度可以改变比赛节奏。"

梁的话锋一转,看向陈昊:"但关键在于,他们能否适应NBA的强度,以及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耐心去培养。大卫·李需要改善防守,蒙塔需要学会在体系中打球。这些都是未知数。"

陈昊点了点头,梁的分析很客观,也点出了问题的核心——风险和培养周期。但他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时间的答案。他知道大卫·李会成为两双机器和全明星,知道蒙塔·埃利斯会成长为场均25分的得分手。他们或许有缺点,但在合适的体系和培养下,价值远超他们的选秀顺位。

"乔,"陈昊再次看向麦克劳林,"关于大卫·李和蒙塔·埃利斯的报告,我需要更详细的分析。他们的体测数据、性格评估、心理素质测试结果,以及他们全部的比赛录像。特别是埃利斯,我要看他面对包夹时的处理球方式,以及无球时的移动习惯。"

他又对库普切克说:"米奇,我们只有一个首轮10号签。但如果想要得到我提到的这两个人,我们需要更多的选秀权,特别是首轮末段和次轮初段的签位。开始运作,看看能用现金或者未来的次轮签换来什么。"

库普切克面露难色:"陈总,用首轮10号签选韦斯特是稳妥的选择。如果为了这两个......未知数,而放弃即战力,甚至还要付出额外资产去换取选秀权,董事会和外界恐怕......"

"外界的声音,我来应对。"陈昊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我们要建造的不是一支仅仅满足于季后赛的球队。我们要的,是未来多年的竞争力。有些投资,眼光需要放得更长远。按我说的去做,米奇。"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那份写着德隆特·韦斯特名字的球探报告上,轻轻将其推到一边。

"我们的名单上,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名字了。"

会议在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氛围中结束。球探和管理层看到了稳妥的现实,而陈昊,则已经看到了未来星辰大海中,那几颗尚未完全发光的星辰。选秀前夜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