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武侯祠(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倚天霸业记》最新章节。
路上,两人骑着马走在古道,小六问道“张公,待会还要去哪?张无忌迟疑片刻后,若有所思回应:“定军山。”
两人一路疾驰,行至定军山下时,晨雾正从武侯祠的古柏间漫出来。
两人下马后,小六攥着衣角仰头看他:“张公,真要去拜那个……羽扇纶巾的神仙?”他轻敲少年头顶,目光落在神道尽头的青冢上:“武侯不是神仙,是把一生都耗在‘兴复汉室’四个字上的凡人。”说着拂开拂面的蛛网,见石兽脖颈间新系的红绸在风中晃出弧线:“你看,百姓记得他的好。”
壹·苔痕上阶绿
武侯墓前的香案积着薄灰,却摆着几个沾泥的饭团。张无忌指尖凝出真气扫去尘土,忽闻身后传来哽咽:“诸葛爷爷,俺们给您带了新收的麦饼……”转头见两个山民孩子正从树后探出身子,衣上别着歪歪扭扭的“明”字巾。他示意小六将随身的炊饼摆上,温声问:“你们知道武侯的故事?”虎娃吸着鼻子点头:“阿爷说,他为了让百姓不被欺负,把自己累垮了。”
碑亭里的《出师表》石刻被苔藓覆了半角,张无忌用九阳真气烘干石面,指尖顺着“亲贤臣,远小人”的字迹游走。小六凑过来:“这字比陆先生写得还工整。”他轻笑,指尖在“还于旧都”四字上顿住:“武侯的字里有股气,像极了常将军临终前握刀的力道。”话音未落,竟见石缝里钻出株嫩苗,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赤蓝微光,恰似武侯祠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晃。
贰·攻心为上计
墓后有片荒废的菜畦,张无忌蹲下身拨弄杂草,发现土里埋着半块断碑,隐约可见“克复中原”字样。小六要动手搬开,他却按住少年的手:“断碑也能护花。”指尖注入阴阳真气,竟让蔫黄的菜苗瞬间抽出新叶。山民孩子见状欢呼,摘下野果非要塞给他:“明公吃!这是给诸葛爷爷上供的!”他接过野梅咬了一口,酸涩直抵喉头:“甜吗?”虎娃认真摇头:“不甜,但阿爷说苦尽甘来。”
归途中经过山神庙,见墙上新画了“张公破元”的壁画——他徒手裂石的模样,竟与壁画里武侯“八阵图”的姿态重叠。庙祝见他发间沾着草叶,忙递上艾草香囊:“明公可知,百姓都说您是武侯转世?”他捏碎香囊,让艾草香混着泥土气散开:“武侯能羽扇轻摇退雄兵,我只能用拳头砸开元军的粮仓。”庙祝一愣,随即抚掌大笑:“砸粮仓的张公,也是百姓的武侯!”
叁·长使英雄泪
暮色浸染定军山时,他们在山脚下遇见送葬队伍。棺材上贴着“义民”白纸,抬棺者皆着“明”字巾。张无忌驻足致礼,为首的汉子抹泪道:“俺兄弟去年被元军抓去修城墙,是明公的人把他尸身抢了回来……”他伸手按在棺木上,赤蓝真气化作暖流渗入,让原本沉重的棺材变得轻如羽翼。汉子惊得跪地,他却扶起人,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沙哑:“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兄弟。但总有一天,元军再也抢不走咱们的亲人。”
夜宿山中小庙,小六望着供桌上的武侯木像发呆:“明公,武侯当年北伐,是不是也像咱们这样累?”他吹灭烛火,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织出棋盘般的光影:“武侯比咱们累得多。他写《出师表》时,怕是连拿笔的力气都没了。”黑暗中传来少年均匀的呼吸,他却望着梁上的蛛网出神,忽觉掌心发痒,竟是日间在武侯墓前沾的草籽发了芽。他对着月光喃喃:“武侯,你看,你的种子还在。”
肆·黎明的星斗
破晓前,张无忌独自登上定军山顶。东方既白时,他望见长安方向的“明”字旗在晨风中招展,宛如武侯祠前的幡旗。指尖轻抚过山石上的苔藓,忽然听见山下传来童谣:“张公来,麦浪开,武侯泉眼活水来……”他跟着哼了两句,声音被晨雾揉得柔软。
下山时,山民孩子追来送他一包菜籽:“明公种在长安吧!是武侯祠后圃的菊种!”他收下种子,见小六正把自己的玉佩送给哭泣的孩童——那是常遇春留给他的遗物。“怕不怕以后见不到?”他问。少年摇头:“他比我更需要。”晨雾中传来武侯祠的钟声,他忽然对着定军山深深一揖,低声道:“武侯教我‘亲百姓,远苛政’,张某记下了。”
马蹄踏碎晨露时,张无忌摸了摸怀中的菜籽包。身后传来虎娃的喊声:“明公何时再来?”他勒马回身,赤蓝真气在掌心凝成一朵菊影:“等菊花开时,带你们去长安看武侯祠的新碑。”山风卷起他的衣摆,露出内衬上周芷若绣的“民”字——那是比任何剑纹都更重要的印记。
回头望去,武侯祠的飞檐已消失在雾中,唯有神道旁的石兽依旧守护着这片土地。张无忌抬手挥出一道真气,将山间的晨雾凝成“明”字——那是对武侯的告慰,更是对天下百姓的承诺:今之汉人,当如武侯般矢志不渝,以民心为羽扇,以仁政为纶巾,扇开乱世迷雾,织就太平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