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九阴真经(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倚天霸业记》最新章节。

天色微明,张无忌便已来到城墙之下。他身着玄色劲装,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正在进行的加固工事。此时周芷若也已早早到场,峨眉弟子们分散在各处,有条不紊地运用着峨眉独特的机关术对城墙进行改造。

周芷若一袭素衣,青丝束起,清冷的面容上透着专注。她手持图纸,不时与身旁的弟子交流几句,而后便指挥着众人调整机关的位置。张无忌走上前去,目光落在那些精巧的机关上,赞叹道:“峨眉机关术果然精妙,有了这些机关相助,城墙的防御能力定能大大提升。”

周芷若微微颔首,目光却未从城墙上移开,语气平静地说道:“抗元大业,人人有责。峨眉虽为女子门派,却也不能置身事外。这机关术若能发挥作用,也算为这城防出了一份力。”

张无忌点点头,与周芷若一同监督着工事的进展。期间,他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周芷若也会认真倾听,而后与他讨论改进的方案。两人虽话语不多,但配合却十分默契。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的加固工作逐渐有了成效。新的机关被巧妙地嵌入城墙之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装置,却蕴含着巨大的威力。张无忌望着焕然一新的城墙,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感,他转头看向周芷若,真诚地说道:“芷若,今日多亏有你和峨眉弟子们的帮忙,待此事结束,我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周芷若微微垂眸,轻声道:“无需挂怀,待到破庙之时,还望张教主能专心研习真经。”说罢,她便转身继续去监督工事,留下张无忌在原地,心中对即将到来的研习充满了期待。

刺史府议事厅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在青砖地上。张无忌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堂下:"宋青书,去请王胜将军与诸位将领。"

宋青书应声抱拳,玄色劲装下腰杆笔挺。他转身时与刚踏入门槛的王胜错身而过,两人目光相撞,皆是一愣——王胜甲胄未卸,腰间悬着半卷豫州地形图;宋青书则佩着武当松纹剑,袖口还沾着昨夜查哨的露水。

"末将王胜,参见主公!"王胜率先行礼,粗粝的嗓音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宋青书默默退至角落,却见张无忌抬手示意:"宋兄弟也留下。王将军,宋青书乃武当后起之秀,擅排兵布阵,日后可多与你协同城防。"

王胜浓眉一挑,上下打量宋青书:"武当弟子?听闻武当功夫出神入化,不知排兵可有实战本事?"宋青书脸色微僵,正要开口,张无忌已展开舆图:"二位不必切磋。王将军熟悉豫州地形,宋兄弟精于阵法推演,若能互补——"他指尖重重落在洛阳外围据点,"元军若从虎牢关来犯,正需你们这般文武配合。"

议事厅内,其他将领纷纷围拢。宋青书深吸口气,上前半步指着图上山川:"依我看,可在洛水设伏,以火船断其后路......"王胜的目光从最初的审视,渐渐转为思索,粗粝的手指也点向图中密林:"此处峡谷倒是个埋兵的好地方......"

张无忌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暗松。晨光愈盛,将舆图上的朱砂标记染成血色,倒像是为即将到来的鏖战描好了轮廓。

随着宋青书和王胜的深入探讨,其他将领也纷纷加入其中,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愈发热烈。张无忌静静听着众人的发言,不时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

待众人稍作停歇,张无忌抬手示意,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洛阳周边的地形,沉声道:“各位所言都有道理,元军势大,我们不可轻敌。洛水设伏与峡谷埋兵之策可行,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细节。”

他转头看向宋青书,道:“青书,你回去后尽快完善火船阵法的部署,计算好风向、水流等因素,确保万无一失。”宋青书抱拳应道:“是,教主,我定会仔细筹划。”

又看向王胜,说道:“王将军,你熟悉当地地形,便负责安排峡谷处的兵力布置,挑选合适的将士,务必隐藏好行踪。”王胜拱手道:“教主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安排完各项事宜,张无忌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道:“抗元大业,关乎天下苍生,我们身负重任。望各位齐心协力,共御外敌。今日便先到此,各自回去准备。”

就在张无忌准备迈步离开之时,王胜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单膝跪地,朗声道:“主公!末将定会竭尽全力,完成您交付的任务。此前末将对宋兄弟多有冒犯,还望主公和宋兄弟莫要放在心上。如今大敌当前,我等定当团结一心,听凭主公调遣!”

张无忌微微一愣,旋即露出欣慰的笑容,上前一步扶起王胜,说道:“王将军能有此心,实乃我军之幸。抗元大业,需我等众人齐心协力,往日些许误会,皆可抛却。你二人各有所长,日后务必好好配合。”

宋青书也走上前来,抱拳说道:“王将军言重了,一切皆为抗元大计,先前之事,青书并未放在心上。日后还望王将军多多指点。”

王胜站起身来,看着宋青书,真诚地说道:“宋兄弟客气了,往后咱们携手共进,保我豫州百姓平安。”

张无忌满意地点点头,道:“好!你二人既已和解,便各自回去准备。我还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说罢,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向着城西破庙的方向而去,心中对未来的战事和武学研习充满了期待与思量。

张无忌刚迈出几步,又停下脚步,回身叫住王胜和宋青书。他目光坚定而温和,看向二人道:“你们二人责任重大,此次任务艰难,若有难处,即刻传信给我,我第一时间赶到。切莫逞强,万事以大局为重,不可轻忽。”

王胜抱拳,声音洪亮:“主公放心,末将谨记!若有状况,定不迟疑。”宋青书也恭敬地一礼:“教主关怀,青书铭记于心,定不会擅自妄为。”

张无忌微微点头,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而后转身疾步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回廊转角处。他心中记挂着与周芷若的约定,脚步匆匆,同时又在心底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豫州城能安稳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张无忌施展轻功飞向城西破庙中,晨光透过破败的窗棂洒下,尘埃在光影中飞舞。张无忌如约踏入,一眼便看到周芷若已在庙中静立等候。

今日的周芷若,少了往日的清冷疏离,一袭素衣更衬得她身姿纤柔。她见张无忌到来,微微颔首,唇角似有若有若无的笑意:“你来了。”

张无忌走上前,抱拳道:“芷若相邀,岂敢迟到。”

周芷若轻轻抬手,示意他看向庙中石桌,桌上摊开着几页泛黄的书卷,正是那《九阴真经》的残篇。“经文晦涩,有些地方我也只略通皮毛,还望教主海涵。”周芷若的声音柔和了许多,不再是以往的冰冷。

张无忌目光落在那经文之上,心中涌起一丝期待:“芷若肯相助,已是感激不尽。如今抗元大业艰难,还望能从这真经中寻得克敌之法。”

周芷若微微叹气,美目流转,似有万千思绪:“过往种种,皆已云烟。只愿这真经能助你一臂之力,早日驱逐元寇,还天下太平。”

说罢,她便指着经文,开始细细讲解起来,声音轻缓,在破庙中回荡。张无忌敛了心神,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偶尔提出疑问,周芷若也耐心解答,一时间,破庙中气氛竟平和而融洽。

张无忌凝神聆听周芷若讲解,忽觉经文某处晦涩之极,脑海中却倏然闪过九阳神功的运转之法。他指尖轻点石桌,眼中亮起精芒:"芷若且慢!此处经脉逆行之法,与九阳神功的'三关通窍'似有相通——"

他屈指在虚空划出弧线,袖中风动带起经文轻颤:"九阳讲究'以柔克刚',此处九阴的'摧心掌'虽刚猛,但若以九阳真气护住心脉,再借其劲反震......"周芷若睫毛轻颤,手中竹简险些滑落——她钻研月余的难关,竟被张无忌以九阳之理点破。

"果然......"她喃喃低语,将竹简推近半寸,"张教主既通阴阳互济之道,这'易筋锻骨篇'或许能......"话音未落,张无忌已按上经文,掌心腾起淡淡暖意。九阳真气如涓涓细流渗入竹简,那些朱砂字迹竟泛出微光,隐有金线游走。

破庙中气流骤然凝滞,周芷若腕间的金铃无风自鸣。她望着张无忌周身流转的真气,恍惚又回到光明顶那日,少年以九阳神功力敌六大门派的身姿。而此刻,两人指尖相隔不过三寸,却似有万千武学大道在虚空中交织。

随着九阳与九阴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力在经文上交融共鸣,破庙中的气氛愈发玄妙。周芷若素手轻抬,指尖点在张无忌掌心三寸处,峨眉内力如寒泉汇入,与九阳真气缠绕盘旋。经文上的金线骤然暴涨,化作细密符文悬浮半空,竟在晨光中拼凑出一幅人体经络全息图。

"快!照此运转!"周芷若声音带着难得的急切。张无忌心神沉入内视,依着空中符文引导,将九阳真气沿着九阴真经所指的奇经八脉逆行。丹田处两股内力轰然相撞,却未生冲突,反而如阴阳鱼般徐徐转动,在膻中穴凝聚成一团温润的气芒。

忽闻庙外传来金铁交鸣之声,五名蒙面人破窗而入,弯刀泛着蓝汪汪的剧毒。周芷若旋身甩出峨眉刺,寒芒如电封住退路;张无忌刚练成的"阴阳混天真气"本能流转,随后他释放一道真气,扫过之处,弯刀竟寸寸崩裂成齑粉,那五个蒙面人被震得横飞倒地,重伤不起。

"你们是什么人?"周芷若剑尖挑起一片蒙面黑巾,目光警惕。张无忌却注意到敌人靴底的沙粒——正是虎牢关特有的红土。他与周芷若对视一眼,皆知此事与元军动向有关。研习虽未成功,却已窥见武学新境,而抗元局势,显然比预想中更为紧迫。

张无忌眼神一凛,深知此时不可恋战,必须尽快从这些人身上问出元军的情报。他身形一闪,如鬼魅般欺近一名蒙面人,抬手扣住对方脉门,那人吃痛,手中刀柄当啷落地。

“说,你们受谁指使?元军有何动向?”张无忌目光如电,紧紧逼视着那人。

那人咬牙切齿,竟要服毒自尽,周芷若眼疾手快,一枚峨眉刺飞射而出,打落了他口中的毒药。“想死?没那么容易。”周芷若冷冷说道。

这时,其余几名蒙面人相互对视一眼,突然暴起,想要冲过来救人。周芷若身形转动,如一朵白莲在刀光中绽放,峨眉刺上下翻飞,将他们死死拦住。张无忌则加紧逼问手中的蒙面人,“再不说,休怪我不客气!”

那蒙面人额头冷汗直冒,终于扛不住压力,颤抖着说道:“我们......我们是受玄冥二老暗中指使,元军......元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攻打洛阳城,就在近日!”

张无忌与周芷若闻言,皆是一惊。张无忌眼神一寒,“还有什么?如实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