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蜂巢燃火(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成鸟,功德成仙》最新章节。

他再次振翅,一道青影划过天际,精准地降落在钱多多家那片刚被踩得乱七八糟的雪地院子里。

钱多多见神鸟又来了,顾不上狼狈,连忙上前。

林羽没有耽搁,伸出翅膀,又开始在雪地上划拉起来。

这一次,他画了两个东西。

一个,是圆饼状的物体,上面还戳着十几个排列整齐的小孔。

另一个,则是一个圆筒状的炉子,炉子下方有进风口,上方则接着一根长长的、向上延伸的管子。

画完之后,他用爪子指了指地上的煤块,又指了指那个带孔的圆饼。

然后,他又指了指那个圆筒炉子,最后用翅膀尖指了指屋顶,做了一个烟气向上飘散的动作。

钱多多这回学聪明了。

他死死盯着雪地上的图案,脑子飞速转动。

带孔的圆饼……炉子……通到屋顶的管子……

他看着那圆饼上的孔,又看了看炉子下方的进风口,一个念头豁然开朗!

这孔,是用来透气的!让火烧得更旺,烧得更透!

而那个炉子和管子……是把烟气从屋里引到屋外去!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钱多多激动得一拍大腿,脸上的黑灰都震下来几块,“神鸟大人!我全明白了!这是要咱们把煤磨成粉,做成带孔的煤饼!再用专门的炉子烧,把烟排出去!”

有了翻车的经验,这一次,村民们对钱多多的解释再无半点怀疑。

钱多多立刻派人去请村里唯一会烧陶器的老陶匠,又让人冒着风雪把镇上的李铁匠请了过来。

当老陶匠和李铁匠看到雪地上的图纸时,两人脸上的表情,和当初王木匠看到翻车图纸时如出一辙。

“妙啊!实在是妙!”老陶匠抚着白须,连声赞叹,“老朽烧了一辈子陶,竟不知还能做出这等带烟囱的炉子!”

李铁匠也围着图纸,啧啧称奇:“这炉子里的铁栅格,既能放煤饼,又能漏煤灰,设计得太精巧了!”

说干就干!

整个杏花村再次行动起来。

男人们用石磨将煤块磨成粉末,女人们则用黄泥和水,将煤粉和成黏稠的煤泥。

村里的孩子们也找来了空心的竹筒,帮忙在湿润的煤饼上戳出一个个气孔。

另一边,老陶匠带着几个徒弟,用黏土制作炉身和一节节的陶土烟囱。

李铁匠则叮叮当当地打制着用在炉膛里的铁栅格。

两天后,第一台简易的煤炉和第一批晒干的蜂窝煤,在万众瞩目下,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村子的祠堂。

钱多多亲自点燃了一块引火的木炭,放进炉膛,然后将一块黑色的蜂窝煤,稳稳地放在了铁栅格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

火苗从下方窜起,舔舐着蜂窝煤的底部。

这一次,没有滚滚的黑烟。

一股青蓝色的火苗,从蜂窝煤的每一个小孔中“呼呼”地窜了出来,发出了令人心安的燃烧声。

一股强大而纯净的热量,迅速从炉身散发开来。

而燃烧产生的少量烟气,则顺着炉口那节节相连的陶土烟囱,被平稳地引到了祠堂之外。

温暖!

一股久违的,纯粹的温暖,迅速充满了整个祠堂。

站在炉子边上的村民们,感受着那股驱散了刺骨寒意的热浪,脸上先是错愕,随即化为狂喜。

“热了!真的热了!”

“一点烟都没有!神了!太神了!”

一个冻了半辈子的老汉,伸出干枯的手在炉边烤了烤,感受着那股暖意钻进骨头缝,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出了两行热泪。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祠堂外歪脖子树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下去。

“神鸟保佑!神鸟保佑啊!”

祠堂内外,跪倒了一片。

欢呼声、哭泣声、感谢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几乎要将祠堂的屋顶掀翻。

很快,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新的炉子和蜂窝煤。

整个杏花村,在这冰天雪地的严冬里,处处都升起了温暖的炉火。孩子们的小脸也重新变得红扑扑的。

村东头的王奶奶,在温暖的屋子里喝了几碗热粥后,竟奇迹般地退了烧,精神头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绝望的死寂被彻底驱散,杏花村里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