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最新章节。

她说这些话时,目光温柔,仿佛是在对他说。

唇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那些话……都是我借王小波先生的,你怎么记得比我还清楚?”

“这叫什么事啊……”

何雨柱在心里暗暗嘀咕,一时无言。

看冉秋叶这架势,他怕是躲不过当一回文抄公了。

“停,停一下——”

何雨柱抬手示意她停下,连忙开口。

“秋叶,你这想法挺好,就按你说的做吧。”

不等她继续,他迅速转移了话题:

“秋叶,《三体》单行本现在怎么样了?”

“以后单行本的事交给别人处理吧,你专心做《萌芽》的冉总。”

冉秋叶如今确实是杂志部名副其实的“冉总”了。

“销量特别好,各地印刷厂都在加印。”

“战斗国有杂志社想引进《三体》单行本。”

“霓虹那边也有大社看中了这本书。”

“自由国的出版社也表达了合作意向。”

提到《三体》,冉秋叶语气雀跃。

这故事不仅在国内引起热潮,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连自由国的杂志社都来打听。

何雨柱之前也从罗永建那儿听说,

自由国有一位大导演看中了《三体》,想买电影改编权。

那位导演他并不熟悉,

但前世看过他的《人猿星球》。

这个年代,自由国的科幻电影已发展多年,

虽未如后来那般工业化,

却已诞生不少经典。

比如《2001太空漫游》,比如《地球停转之日》。

都是出色的作品。

当然,那时的科幻片成本不高,

场景搭建相对简单,对特效的要求也不苛刻。

导演弗兰克林读到民间翻译的《三体》后,十分震惊。

他没想到,在他眼中科幻贫瘠的华夏,竟有人写出如此磅礴的故事。

他想把《三体》搬上银幕。

何雨柱婉拒了他的请求,尽管报价不低。

但他并不缺钱。

而且他认为,以当时的技术,很难拍好《三体》。

即便在他穿越前,拍摄《三体》的难度依然很高。

勉强拍出来,成品质量难以保证,反而可能毁了原着。

何雨柱回绝了弗兰克林,并将《人工智能》的录像带寄给了他。

弗兰克林看完后,深受触动。

《人工智能》的特效在他看来粗糙,

但剧本与演员的演绎都十分出色,不输自由国任何一部科幻名作。

得知《三体》与《人工智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弗兰克林对何雨柱产生了浓厚兴趣,

写信邀请他来自由国一聚。

何雨柱对弗兰克林的邀请置之不理。

这哪是请人应有的态度?想交流就亲自来华夏。

他可比对方忙碌多了。

何雨柱计划待国内电影产业成熟,特效技术提升且人才储备充足时,亲自将《三体》改编成系列电影。

在罗永建办公室,他与冉秋叶细致探讨了萌芽杂志部的各项事务。

作为杂志社的元老级员工,冉秋叶对运营流程了如指掌,遇到难题可随时向何雨柱或罗永建请教,因此何雨柱对她担任杂志部负责人充满信心。

晓雨文化有限公司的新办公场所位于京城中心城区,何雨柱租下一栋四层办公楼,足以容纳数百员工。

当下租金低廉,但他不打算长期租赁,计划在晓雨科技公司旁的空地上建造符合理想的新办公大楼。

四合院外院空地上,聋老太太再次搬出特丽珑彩电,街坊们围聚荧幕前期待《每日新闻》播出。

特丽珑彩电的热销带动京城电视台名声大噪,各地电视台争相转播其节目。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由何雨水主持的《每日新闻》——每日准时播出、彩色画面呈现,更因主持人何雨水靓丽的外形与出众气质备受瞩目。

她虽非科班出身,但经配音演员陈潇指导后嗓音条件显着提升,在荧幕前从容播报的形象深入人心。

晚间六点整,荧幕上准时出现何雨水身着正装的身影。

院内顿时欢声四起:“雨水出来了!”聋老太太急忙制止喧哗,眉眼带笑地紧盯屏幕。

易中海品着茶感叹:“这丫头从小会说话,如今成了电视台主持人,字正腔圆听着真舒坦。”一大妈附和道:“何家兄妹都是人物了。”众人望着荧幕中光彩照人的何雨水,纷纷议论起她日益出众的容貌与适婚年纪。

“他哥哥都已经成家有孩子了,是不是也该给雨水找个对象了呀。”

“我倒是认识一个小伙子,在派出所工作,人品正直可靠……”

二大妈想为何雨水介绍一个对象。

刘海中二大爷撇了撇嘴,插话进来。

“孩子他娘,你就别多管闲事了。”

“你认识的那些人,哪个能配得上雨水。”

“人家现在是京城电视台的主持人,喜欢她的人多着呢。”

“哪还用得着你来介绍。”

“再说了,就柱子那条件,普通人哪敢上门提亲啊。”

二大妈听后,没有反驳,点了点头。

觉得刘海中说得有道理。

以何家的条件,怎么也得给雨水找个好人家吧。

何雨柱当初可是娶了娄晓娥。

何家这一家子,可真是不一般呐。

317刘光天都无语了,阎解成真是高手

三大爷对何雨水的终身大事并不上心。

阎埠贵啊,还是只关心钞票那点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