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最新章节。

“何雨水同志表现非常出色!”

“在她的协助下,《品三国》节目再次打破收听纪录!”

“这次可是全国纪录!”

“何厂长,这次可了不得!咱们这节目要被载入史册了!”

邵一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何雨柱能够理解。

毕竟之前的京城广播台常年受到批评。

何雨柱刚进台时就发现员工积极性不高,

大家脸上总是愁云密布。

而现在,他一去台里,

员工们个个热情招呼,笑容满面。

《说书人品三国》一档节目的影响力就是如此巨大。

在外界,这档节目的影响更为深远,

收听率逐日攀升只是最基础的体现。

继之前的全国科幻热潮之后,眼下又掀起了一阵历史热。

这股风潮是由《说书人品三国》这档节目引领的。

各地电台见状纷纷效仿,推出类似节目,可惜大多制作粗糙,未能掀起太大水花,反而进一步助推《说书人品三国》在全国的传播。

虽然只有京城广播电台能正式播出《说书人品三国》,但不少地方小台私自录下节目内容,未经授权便在自己的覆盖范围内悄悄播放——说白了,就是盗播。

天高皇帝远,此类行为无人追究,京城广播台也无意深究,他们更在意的是节目收听率。

就这样,《说书人品三国》在全国持续发酵。

不少地方的非官方电台收听率一度超越了当地的正规广播台。

面对这一局面,各地官方广播站坐不住了,纷纷托关系联系京城广播台,希望获得授权,在黄金时段播出《说书人品三国》。

对此,邵一明痛快应允,一路开绿灯。

京城广播台与各地广播台之间并无竞争关系,反而能通过节目授权换取对方的优质内容,整体节目质量因此跃升一个台阶。

此时在京城范围内,

京城广播台已几乎实现“一统天下”。

除了国营无线电厂出品的《流浪地球》广播剧,再无其他电台的节目能与之抗衡。

走在京城,只要听到收音机响,

内容无外乎两种:要么是《流浪地球》,要么就是京城广播台的节目——而其中多半是《说书人品三国》。

京城广播台发现,只要播出《说书人品三国》,全台的收听率就能稳定在极高水准。

因此循环重播这档节目,渐渐成了常态。

0.7

“邵台长,先别太激动。”

“今天《说书人品三国》就要迎来大结局了。”

“之后的《百家讲坛》还得靠您和台里同事共同努力。”

“我可不想以后每天打开广播,听到的全是我自己的声音。”

何雨柱善意地提醒道。

邵一明闻言渐渐冷静下来。

是啊,

《说书人品三国》在巅峰之后总会迎来回落,

但台里员工已经习惯了眼前的辉煌,退回去谁都难受。

所以接下来不能停步,

必须努力将《百家讲坛》打造成京城广播台真正的长期王牌。

218院里哪有什么三位大爷,只有柱爷!(第五更)

随后,何雨柱又与邵一明聊了聊京城广播台的后续发展,

随口提了几点建议,

邵一明茅塞顿开,连连道谢。

挂断电话,邵一明不禁长叹: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他内心甚至冒出把何雨柱挖来当副手的念头,

不只是挂名,而是真心想请他担任副台长。

但邵一明也清楚这不现实——

何雨柱是国营无线电厂的厂长,级别比他高,手下管理数万职工,

京城广播台根本比不了。

再说了,若何雨柱真来了,

恐怕邵一明自己就得退位让贤。

他还是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

邵一明对国营无线电厂前副厂长马剑的遭遇有所耳闻。

因能力不足,马剑被何雨柱调去担任门卫工作。

虽说薪资待遇未变,但在全厂职工注视下实在有失体面。

"罢了,我还是专心做好分内事。

"

"只要确保何雨水同志在广播台顺心如意就好。

"

邵一明虽能力平平,却深谙人情世故。

他深知只要让何雨水在单位过得舒心,京城广播台日后定能获益匪浅。

毕竟何雨柱绝不会坐视妹妹的单位陷入困境。

暮色四合,四合院内张灯结彩。

适逢一大爷易中海寿辰,一大妈在院中置办数桌宴席邀众邻同庆。

全院住户欢聚一堂,何雨柱特派马华与胖子前来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