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新苗沐春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空间女配在六零》最新章节。

春分后的李庄,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嫩绿。村头老槐树的芽苞已舒展成巴掌大的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田间的泥土被春雨浸润得松软酥脆,踩上去能留下清晰的脚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

试验田里的玉米苗已经窜到膝盖高,叶片宽大肥厚,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油绿色。君陌离蹲在地垄间,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开一株玉米的叶子,查看根部生长情况。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在他古铜色的脸庞上,映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长势喜人呐!"王大柱叼着旱烟袋,凑过来满脸堆笑,"君同志,你这化肥真神了,我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长这么壮实的苗!"

君陌离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这只是开始。王大叔,等再过半个月,咱们得间苗,每垄留三株最壮的,多余的拔掉,这样养分才集中。"

"间苗?"王大柱挠了挠头,"就是把多余的苗拔了?那多可惜啊!"

"不拔才可惜哩!"凤紫鸾挎着药箱从田埂上走来,"就像娃娃吃饭,吃太多撑着反而长不好。间苗就是为了剩下的苗能长得更好。"

小满跟在母亲身后,怀里抱着他的小石板,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玉米苗的图案。"娘,我画的苗苗好看不?"他仰着红扑扑的小脸问道。

凤紫鸾蹲下身,仔细端详儿子的作品:"我们小满画得真好!这株苗苗特别壮实,一看就是用了新化肥的!"

小满得意地晃着脑袋,从兜里掏出一支用竹片削的简易铅笔:"我每天都来记苗苗长多高了!君叔叔说,要科学种田,就得记清楚!"

远处,几个穿着花布衣裳的妇女正弯腰在另一块试验田里播种。她们每人腰间系着个蓝布包,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种子,按照君陌离教的方法,将玉米、大豆和花生间隔种植。

"翠兰,你家那垄豆子间距太密了!"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媳妇喊道。

"哎哟,我数错了!"翠兰慌忙站起来,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君同志说过,豆子要留足一尺间距,不然长起来挤成一团,结荚少!"

君陌离闻言大步走过去,从翠兰手中接过小铲子:"来,我教你。看,先挖个小坑,深度刚好够种子躺下,然后放两粒豆种,盖上土,轻轻压平。"他边说边示范,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

翠兰认真地学着,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君同志,我记住了!两粒种子,一寸深,一尺远!"

"对喽!"君陌离笑着点头,"等豆苗长出来,还能帮玉米固氮,两样庄稼都长得好!"

祠堂里,冬学的"科学种田"课如期开讲。这天的内容是识别常见病虫害。君陌离将几片带有虫洞的玉米叶钉在木板上,指着上面的缺口说道:"这是玉米螟咬的,虫卵在叶背,发现就要及时处理。"

教室里坐满了人,连平时很少露面的几个老人也拄着拐杖坐在后排。李阿婆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个小本子,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虫子图案。

"君同志,"她颤巍巍地举手,"我画的这个虫子,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那个啥螟?"

君陌离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阿婆,您画得真像!这就是玉米螟的幼虫。您是怎么发现的?"

"我孙女儿让我帮忙看苗苗,我就发现了这个小虫虫。"李阿婆骄傲地说,"我记在本子上,等会回去告诉我家那口子!"

凤紫鸾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瓶子:"发现虫害要及时报告,村里统一发放防治药物。记住,千万不能用剧毒农药,会影响土壤和收成。"

"凤医生,"一个年轻媳妇问道,"我家的麦子叶子发黄,是咋回事?"

凤紫鸾接过她递来的麦苗样本,仔细检查后说:"这是缺氮的表现,可能是底肥不足。下次可以适当追施氮肥,但要注意用量。"

课堂气氛热烈,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小满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玉米螟,叶背虫卵,及时处理;麦子黄叶,可能缺氮..."

课后,君陌离和凤紫鸾留在祠堂整理资料。君陌离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各户的田地情况和问题。

"凤鸾,"他若有所思地说,"我看不少农户还是习惯老办法种地,得想办法让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种田的好处。"

凤紫鸾点点头:"是啊,光靠讲课不够。要不咱们组织个参观活动?带大伙儿去看看试验田的成果?"

"好主意!"君陌离眼睛一亮,"就定在谷雨前后,等玉米苗长到齐腰高,效果最明显。"

消息一出,村民们反响热烈。谷雨前两天,一支由二十多户村民组成的参观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试验田进发。走在最前面的是君陌离和凤紫鸾,后面跟着抱着孩子的媳妇、扛着锄头的后生,连李阿婆也执意要来,由小满搀扶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