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针灸风波(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空间女配在六零》最新章节。

五月的军医培训学校,梧桐树的叶子已经长得郁郁葱葱,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凤紫鸾站在解剖楼的走廊上,手里捧着一摞厚重的医学书籍,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天泡在图书馆里了,为的就是即将到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课的案例分享。

"凤紫鸾!"林小梅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拿着一本《针灸学概论》,"我找了你半天,原来你在这儿。"

凤紫鸾转过身,看见林小梅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怎么了?马上就要上课了?"

"还有二十分钟,"林小梅看了看手表,"我刚才去教务处领教材,听说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什么事?"凤紫鸾一边加快脚步往教室走,一边问道。

"咱们学校要来一位新教官,据说是从北京军区总医院调来的,专门研究西医外科。"林小梅压低声音,"而且听说他对中医,特别是针灸,持怀疑态度。"

凤紫鸾的脚步微微一顿:"哦?"

"更巧的是,"林小梅眨眨眼,"他好像听说了你准备在课上分享针灸麻醉的案例,特意点名要你先做个汇报。"

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凤紫鸾找到自己的座位,从帆布包里小心地取出一个牛皮纸包裹。这是她昨晚特地从家里带来的——师父留给她的那套银针,虽然有些年头了,但依然闪闪发亮。

"同学们安静!"刘教官走上讲台,身后跟着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中年男子,"今天我们请来了新任外科教研室的张教官,他将和我们一起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问题。"

张教官环视了一圈教室,目光在凤紫鸾身上停留了几秒:"我听说,有位同学准备分享针灸麻醉的经验?"

凤紫鸾站起身,敬了个礼:"报告教官,是我。我是凤紫鸾,来自南方农村。"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人对她投来好奇的目光。张教官微微颔首:"好,那就请你先给大家讲讲你的案例。"

凤紫鸾打开包裹,将那套银针小心地摆在讲台上。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几个月前在凤鸣村接诊的一个病例——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农,因为严重的肩周炎疼痛难忍,连基本的农活都做不了。

"当时,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凤紫鸾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细长的银针,"西药止痛效果有限,而且副作用大。最后,我决定尝试用针灸疗法。"

她熟练地演示着针刺入穴位的动作:"我选取了肩髃、肩髎、曲池等几个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第一次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就明显减轻了;经过一个疗程十次治疗,他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专注地看着凤紫鸾手中的银针在她自己手臂上示范着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最神奇的是,"凤紫鸾继续说道,"后来村里一位孕妇临产时痛得厉害,接生婆束手无策,我试着在她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施针,竟然有效缓解了产痛,帮助她顺利生产。"

张教官的表情依然严肃,但眼神中的怀疑明显淡了几分。他走到讲台前,拿起一根银针仔细端详:"这些都是你亲手操作的?"

"是的,教官。"凤紫鸾回答,"这套针跟随我师父多年,后来我用它为村里上百位患者治疗过各种疼痛和慢性病。"

"嗯。"张教官点点头,却没有立即发表评论。他转向刘教官:"刘教员,能否安排我去观摩一下这位同志的实际操作?我对针灸确实有些疑问。"

刘教官看了看凤紫鸾:"凤紫鸾同志,张教官想观摩你的针灸操作,你方便吗?"

"当然方便,教官。"凤紫鸾毫不犹豫地回答。

下课铃响了,学员们陆续离开教室,但张教官和几位教员留了下来。刘教官对凤紫鸾说:"张教官明天要去郊区的一个部队卫生所视察,那里最近接收了一批工伤的工程兵。据说有几个战士术后疼痛难忍,常规止痛效果不佳。他想带你一起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凤紫鸾跟着张教官乘坐军用吉普车来到了郊区的一个部队卫生所。这是一排简陋的平房,周围是正在施工的工地,远远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卫生所所长是一位满脸风霜的中年军医,见到张教官立刻敬礼:"张教官好!您怎么亲自来了?"

"听说你们这里有几个术后疼痛的病例,"张教官简短地说,"我带了一位同志来,她有些特殊的治疗方法想试试。"

所长疑惑地看向凤紫鸾,但很快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欢迎欢迎,我们正为这几个战士的疼痛问题发愁呢。"

在一间病房里,躺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战士,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即使不动弹,右手也时不时地抽搐一下。

"这是李战士,"所长介绍道,"三天前在施工中手指被砸伤,我们为他做了清创和缝合手术。但术后疼痛剧烈,用了常规剂量的止痛药,效果不明显,而且影响了伤口愈合。"

张教官看向凤紫鸾:"你有什么建议?"

凤紫鸾轻轻掀开战士的被角,露出缠着绷带的手指。她仔细询问了战士的疼痛特点和用药情况,然后对所长说:"我可以尝试用针灸帮他缓解疼痛,但需要您的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