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风雨同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空间女配在六零》最新章节。

边境医疗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师部的大力支持和君陌离的协调下,建设用地很快获批,建筑材料陆续到位,专业人才也从各地调派而来。

凤紫鸾全身心投入到中心建设中。她不仅要负责整体规划,还要参与具体设计,特别是实验室和药材基地的布局。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君陌离担忧地说,"工作是做不完的,要适当休息。"

凤紫鸾却总是笑笑:"没事,我还能坚持。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就在工程进展顺利时,意外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引发山洪,冲毁了部分在建工程,还卷走了大量建筑材料。

"损失很大,"工程师报告,"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恢复。"

更糟糕的是,暴雨还引发了泥石流,阻断了通往疫情区的道路。一个刚刚出现疫情征兆的村庄无法得到及时支援。

"必须想办法进去,"凤紫鸾果断决定,"走山路!"

她带领医疗队,背着药品和设备,徒步穿越泥石流区域。山路险峻,不时有落石,十分危险。

经过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到达疫情村。情况很不乐观:已经有数十人感染,而且症状与之前的疫情不同,更加凶险。

"这可能是另一种病毒,"凤紫鸾检查后判断,"需要新的治疗方案。"

她立即投入工作:隔离病患,采集样本,研究配方。由于条件限制,进展很慢。

就在这时,更坏的消息传来:医疗队中有人出现感染症状!

"是我,"一个年轻队员愧疚地说,"可能是在检查时没有做好防护..."

凤紫鸾心中一沉。医疗队感染意味着疫情可能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感染者单独隔离,加强其他队员的防护,同时加快研究进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疫情在蔓延,队员在病倒,压力巨大。凤紫鸾几天几夜没合眼,拼命寻找解决方案。

终于,在又一个黎明到来时,她找到了有效的配方。立即投入试用,效果显着。

疫情得到控制,队员们也陆续康复。但这次经历让凤紫鸾深刻反思:防护措施必须加强,应急方案必须完善。

返回研究所后,她立即着手改进。制定了更严格的防护规程,配备了更完善的防护设备,还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应对,"她对团队说,"要主动预防,提前准备。"

她组织编写了《边境地区常见疾病防治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还制作了简易培训教材,适合基层医务人员使用。

这些材料很快发放到各个边境医疗点,收到良好反馈。许多医疗点要求更多培训和指导。

"需求很大,"君陌离调研后说,"但我们的力量有限,难以覆盖所有地区。"

凤紫鸾思考后提出一个方案:建立巡回医疗培训队,定期到各个医疗点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这个方案得到师部支持。很快,一支支巡回医疗培训队组成,深入各个边境地区。

效果立竿见影。基层医疗水平明显提高,疫情响应更加及时,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新的挑战又出现了。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巡回队难以到达;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沟通困难;还有一些地区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凤紫鸾下定决心,"否则难以实现真正覆盖。"

她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难题:对于交通不便的地区,培训当地人员作为固定医疗点;对于语言不通的地区,培养双语医务人员;对于设备缺乏的地区,开发简易实用的医疗设备。

过程很艰难,但进展可喜。一批批当地医务人员被培养出来,成为不走的"医疗队";一本本双语医疗手册被编写出来,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件件简易医疗设备被开发出来,在简陋条件下发挥大作用。

这些成果得到各方认可。师部决定扩大规模,在全边境地区推广。

凤紫鸾更加忙碌。她不仅要管理研究所,还要指导各个医疗点,经常奔波在外。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她从偏远医疗点返回时,车辆陷入雪坑。救援队一时无法到达,只能在车上过夜。

严寒中,她想起那些在边境线上坚守的将士,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医务人员,那些渴望健康的百姓。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暗下决心,"不能停下脚步。"

第二天获救后,她立即投入工作,仿佛从未经历过危险。

君陌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尽力分担工作,为她创造稍好的工作环境,但凤紫鸾总是冲在第一线。

"这是我的使命,"她说,"也是我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边境地区的医疗状况明显改善。疫情得到控制,常见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百姓健康水平提高。

这些变化得到上级高度重视。一天,师部通知:国家卫生部领导要求视察工作。

视察很成功。领导高度赞扬了边境医疗工作,特别是凤紫鸾和她的团队做出的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