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红火餐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霸道总裁惹我》最新章节。

傍晚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老味道菜馆”时,林渊正牵着温然的手往里走。店里早坐了不少熟客,烟火气混着麻辣香飘得满屋子都是,温然刚踏进门槛,就忍不住笑着说:“每次来这儿,闻着味儿就觉得心里踏实。”

林渊帮她拂了拂肩上的碎发,眼里满是温柔:“知道你爱吃这儿的菜,特意早点过来,免得等座。”

两人刚走到靠窗的位置,就见厉沉舟和苏晚正埋头吃着什么,嘴角还沾着点酱汁。苏晚抬头看见他们,立马挥挥手:“林渊,温然!快过来坐!我们刚点了‘麻辣隔愁黑壁’,味道绝了!”

温然笑着走过去,刚坐下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麻辣香,还混着淡淡的胡椒暖味,正是她上次吃过就念念不忘的味道。林渊招来服务员,开口就说:“给我们来一盘‘麻辣隔愁黑壁’。”

话音刚落,后厨的老王就探出头来,笑着喊:“林渊啊!好久没来了!就点一盘?你跟温然俩人,不如直接来盘大的呗!肉多料足,经济实惠还管饱,比点两盘小的划算多了!”

厉沉舟也跟着起哄:“就是!林渊,听王老板的,大份才过瘾!你看我跟晚晚,每次都点大份,吃得那叫一个舒坦!”

温然轻轻拉了拉林渊的袖子,小声说:“大份会不会太多了?我们俩吃不完浪费。”

林渊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头看向老王,笑着说:“王老板,大份就大份,不过我倒有个想法——这大份的,不如单独列个新菜名,叫‘麻辣隔大愁黑壁’怎么样?”

“麻辣隔大愁黑壁?”老王愣了愣,随即拍着大腿笑起来,“好名字!你这小伙子,跟沉舟一样会琢磨!这‘大愁’俩字一加,既点了大份的量,还透着咱这菜的心意——不管多大的愁事儿,吃这么一大盘,准能全隔在墙外!”

苏晚眼睛一亮,赶紧附和:“这名字太绝了!林渊你可真会想!大份对应‘大愁’,一听就知道是专为解‘心头大事’来的,以后我跟厉沉舟也点这个!”

林渊笑着点头,又补充道:“主要是想着,有时候大家遇到的事儿确实烦心,小份的吃着总觉得差点劲儿,这么一大盘,热热乎乎吃下去,浑身都舒坦了,那些‘大愁’自然就散了。”

“说得对!”老王转身就往后厨钻,“你们等着,今儿这‘麻辣隔大愁黑壁’,我给你们多放半斤鸡腿肉,调料也加足了,保准让你们吃得过瘾,愁事儿全消!”

后厨里很快传来热闹的动静,鸡肉下锅的“滋啦”声、调料碰撞的清脆声,还有老王哼着的小调,混在一起格外有烟火气。温然托着下巴,看着后厨的方向,轻声说:“其实我也没什么‘大愁’,就是觉得这名字听着就暖心,好像不管多大的事儿,只要吃一顿热乎的,就都不算事儿了。”

林渊握着她的手,指尖带着暖意:“本来就是,日子里的事儿,哪有过不去的。等会儿菜上来,咱们慢慢吃,就当是给生活加点甜,加点暖。”

厉沉舟和苏晚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林渊对温然的温柔,总是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连点一道菜,都要想着让她吃得舒心、心里踏实。

没一会儿,老王就端着个比平时大一圈的青花瓷盘出来了,盘子上还冒着热气,深褐色的鸡肉堆得冒尖,裹着油亮的酱汁,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雪白的白芝麻,还有细密的胡椒粉,远远看着就格外诱人。

“‘麻辣隔大愁黑壁’来喽!”老王把盘子稳稳放在桌上,“快尝尝,这分量,这香味,保准你们满意!”

林渊先给温然夹了一块,细心地挑去上面的辣椒籽:“慢点吃,小心烫,也别沾太多辣。”

温然接过筷子,吹了吹就送进嘴里。刚一嚼,眼睛就弯成了月牙——鸡肉嫩得汁水四溢,酱香、麻辣香和胡椒的暖香在嘴里炸开,层次分明又格外和谐,那股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肚子里,连带着白天因为工作忙碌攒下的疲惫,都一下子消散了。

“太好吃了!”温然忍不住赞叹,“比上次吃的更过瘾,这大份的果然不一样,吃着心里都敞亮了!”

林渊也夹了一块尝了尝,笑着点头:“确实好吃,王老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隔大愁’的名字没白起,吃一口,就觉得浑身都有劲了。”

厉沉舟早就忍不住了,筷子一伸就夹了一大块:“我就说大份的过瘾!你们看这肉,比小份的厚实多了,裹满酱汁,一口下去全是满足感!”

苏晚也跟着吃起来,边吃边跟温然聊:“你不知道,这道菜还是我提议加的胡椒粉呢!当时就觉得加了之后肯定更暖,没想到现在还出了大份的,成了新招牌,太有成就感了!”

温然笑着点头:“确实得谢谢你,不然哪有这么好吃的菜!以后咱们每次来,都点这‘麻辣隔大愁黑壁’,不管有啥烦事儿,吃一顿就全忘了。”

几人边吃边聊,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听见他们聊这道“新菜”,都好奇地打听,纷纷让老王也给上一份“麻辣隔大愁黑壁”。

有个穿着工装的小伙子,刚下班就冲进店里,一脸疲惫地喊:“老板!给我来一份你们这儿最解愁的菜!今天加班加得快累死了!”

老王笑着应:“小伙子,来份‘麻辣隔大愁黑壁’!保准你吃了浑身舒坦,啥累都忘了!”

小伙子半信半疑地坐下,等菜端上来,吃了第一口就眼睛一亮,紧接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嘴里还念叨着:“好吃!太好吃了!这味儿,比喝了热茶还暖,加班的累劲儿真的散了!”

老王听见了,笑得更开心了,转头对林渊他们说:“你看,这‘麻辣隔大愁黑壁’,还真就成了大伙儿的‘解愁菜’!”

林渊看着那小伙子吃得满足的样子,也跟着笑:“本来就是,生活里哪有那么多顺心事,能有这么一道热乎菜,吃了让人忘了烦忧,就挺好的。”

温然点点头,又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轻声说:“而且跟朋友一起吃,更觉得暖心了。不管有啥愁事儿,身边有在意的人陪着,再吃一顿好吃的,就什么都过去了。”

林渊握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以后不管遇到啥,我都陪着你,咱们一起吃遍好吃的,把所有‘大愁小愁’都隔在墙外。”

厉沉舟和苏晚看着他俩,也忍不住相视一笑——是啊,美食和陪伴,本就是治愈生活的最好良药。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店里的客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可“麻辣隔大愁黑壁”的香味始终飘满屋子。老王在后厨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渗着汗珠,脸上却始终挂着笑,手里的锅铲颠得越来越有劲。

林渊和温然吃得差不多了,温然揉了揉肚子,笑着说:“真的吃撑了,这大份的也太实在了。”

林渊叫来服务员结账,老王却摆手说:“今儿这‘麻辣隔大愁黑壁’算我请客!这道菜能成新招牌,多亏了林渊你想的好名字,这点心意不算啥!”

“那可不行!”林渊赶紧掏出钱,“王老板,做生意不容易,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们可不能让你吃亏。”

两人推让了半天,最后老王只好收下钱,又给他们装了满满一袋刚炒好的花生:“拿着路上吃!以后你们再来,这‘麻辣隔大愁黑壁’,我永远给你们留最大份!”

林渊和温然笑着接过花生,跟厉沉舟、苏晚道别,走出菜馆的时候,晚风带着点凉意,可心里却暖乎乎的。温然挽着林渊的胳膊,轻声说:“以后我们要经常来这儿吃‘麻辣隔大愁黑壁’,太喜欢这种热热闹闹、暖乎乎的感觉了。”

林渊点点头,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好,以后只要你想吃,我就陪你过来。不管有啥‘大愁’,有我陪着你,有这道菜陪着我们,就什么都不怕。”

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照着两人的身影,慢慢融进夜色里。而菜馆里,“麻辣隔大愁黑壁”的香味还在继续飘着,吸引着过往的行人,也治愈着每一个带着疲惫和烦恼进来的人。

这道由林渊提议命名的新菜,就像一颗暖心的小太阳,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把生活里的“大愁小愁”轻轻隔开,只留下满口的鲜香、身边的陪伴,还有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在热乎的饭菜里,找到继续向前的勇气和力量。

菜馆里正热闹着,厉沉舟和苏晚还在扒拉着碗里的“麻辣隔大愁黑壁”,林渊帮温然擦着嘴角沾的酱汁,桌上的花生壳堆了一小堆。温然突然盯着窗外,眼睛直发亮,伸手拽了拽旁边歇着的老王袖子:“王老板,王老板,我有个主意!你能不能做个炒蝴蝶啊?”

老王刚端起水杯要喝水,一听这话差点呛着,咳嗽了两声,指着窗外飞的蝴蝶:“姑娘,你说啥?炒那玩意儿?那能吃吗?再说了,这蝴蝶飞得多好看,哪能下锅炒啊!”

周围几桌客人也听见了,都跟着笑,有人打趣:“小姑娘挺有意思,蝴蝶哪能当菜吃啊!”

温然赶紧摆手,脸有点红,解释道:“不是真蝴蝶!不是真的!我是说,用胡萝卜和肉雕刻成蝴蝶的样子,然后炒了吃,又好看又好吃,多有意思啊!”

老王这才明白过来,摸着下巴琢磨:“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用胡萝卜和肉雕蝴蝶啊,这想法新鲜!我以前就雕过个萝卜花摆盘子里,蝴蝶还真没试过,这得费点功夫吧?”

厉沉舟凑过来,嘴里还嚼着鸡肉:“王老板,试试呗!温然这主意多好,又好看又有新意,说不定又是一道招牌菜!”

苏晚也跟着点头:“就是!雕成蝴蝶样,炒出来花花绿绿的,看着就有食欲,大人小孩都喜欢!”

林渊看着温然期待的眼神,笑着对老王说:“王老板,麻烦你试试,材料不够我们去买,主要是想圆她这个新鲜念头。”

老王被他们说得动了心,一拍大腿:“行!今儿就给你们露一手!正好后厨有新鲜的胡萝卜和鸡胸肉,我这就去琢磨琢磨怎么雕!”

说着,老王就钻进了后厨,没多久就传来“咚咚”的切菜声。温然扒着后厨门口的帘子,踮着脚往里看,嘴里还念叨:“王老板加油!雕得像一点!”

厉沉舟笑着拽她回来:“别急啊,雕蝴蝶哪那么快,坐这儿等会儿,保证让你吃上好看的‘蝴蝶菜’!”

苏晚也好奇:“你说王老板能雕成什么样啊?胡萝卜软乎乎的,肉又有点韧,俩放一块儿雕蝴蝶,难度不小啊!”

林渊帮温然倒了杯温水:“不管雕成什么样,都是新鲜玩意儿,尝尝鲜就好。”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后厨里的动静停了,老王探出头来,脸上沾了点面粉,笑着喊:“成了!你们快进来看看,这‘蝴蝶’咋样!”

几人赶紧凑过去,就见案板上摆着十来只“蝴蝶”——胡萝卜被雕成了翅膀,薄得透亮,边缘还刻了点纹路,看着像真蝴蝶的翅脉;鸡胸肉被切成了小块,捏成了蝴蝶的身子,还沾了点黑芝麻当眼睛,虽说不算特别精致,但一眼就能看出是蝴蝶,花花绿绿的,还真挺像那么回事。

温然眼睛都看直了:“哇!王老板你太厉害了!这蝴蝶雕得真好看!比我想象中还强!”

老王嘿嘿笑:“第一次雕,手有点生,对付看呗!这就下锅炒,保证让你们吃得香!”

说着,老王往锅里倒了点油,等油热了,先把雕好的鸡肉身子下锅,翻炒了两下,撒了点盐和生抽,接着把胡萝卜翅膀也放进去,又加了点青椒丁、玉米粒当配菜,大火快速翻炒。

很快,锅里就飘出香味了——鸡肉的鲜、胡萝卜的甜,还有青椒和玉米粒的清香味混在一起,比普通的炒菜香多了。老王又淋了点香油,翻炒均匀,就赶紧出锅,盛在一个白瓷盘里,那些“蝴蝶”趴在配菜上,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看着就像一群真蝴蝶落在了花丛里,好看极了。

“来喽!‘炒蝴蝶’上桌!”老王把盘子端到桌上,刚放下,几人就围了过来,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

苏晚拍了两张,赶紧夹了一只“蝴蝶”,先咬了口胡萝卜翅膀:“脆生生的!甜丝丝的,还带着点酱香,好吃!”又咬了口鸡肉身子:“鸡肉嫩得很,入味了!这道菜又好看又好吃,王老板你太牛了!”

厉沉舟也夹了一只,嚼得津津有味:“绝了!胡萝卜脆,鸡肉嫩,配菜还解腻,这口感太丰富了!温然,你这主意真绝了,以后这道菜必须常点!”

温然笑得眼睛都弯了,也夹了一只,慢慢嚼着:“真好吃!比我想象中还好吃!王老板,你这手艺太厉害了,第一次雕蝴蝶就这么好看,炒得还这么香!”

林渊帮温然夹了块青椒丁:“慢点吃,别着急,没人跟你抢。”又看向老王:“王老板,这道菜太有创意了,以后可以当招牌菜推出,肯定受欢迎。”

老王笑得合不拢嘴:“借你们吉言!这道菜能成,全靠温然姑娘的好主意!我刚才炒的时候就琢磨了,以后再改进改进,翅膀雕得更薄点,身子用虾仁试试,说不定更好吃!”

正说着,邻桌的客人闻着香味凑过来,看着桌上的“炒蝴蝶”,眼睛都直了:“老板,这啥菜啊?这么好看!叫啥名儿?我们也想点一份!”

老王赶紧笑着介绍:“这叫‘炒蝴蝶’,不是真蝴蝶,是用胡萝卜和鸡胸肉雕的,好看又好吃!”

客人一听,立马说:“太有意思了!给我们也来一份!就要这‘炒蝴蝶’!”

没一会儿,又有好几桌客人点了“炒蝴蝶”,老王赶紧钻进后厨忙活起来,嘴里还哼着小曲,比刚才炒“麻辣隔大愁黑壁”时还带劲。

厉沉舟看着后厨忙碌的老王,又看了看桌上吃得开心的温然和苏晚,笑着说:“你别说,咱们这几个人还真有点‘创意天团’的意思,先是‘麻辣隔愁黑壁’,再是‘麻辣隔大愁黑壁’,现在又来个‘炒蝴蝶’,王老板这菜馆以后指定越来越火!”

苏晚点点头:“可不是嘛!以前来这儿就吃那几样老菜,现在天天有新花样,以后我天天来打卡!”

温然嚼着胡萝卜翅膀,轻声说:“其实我就是刚才看着窗外蝴蝶飞,觉得好看,就想着能不能做成菜,没想到真这么好吃,还这么受欢迎。”

林渊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这心思细,总能想到这些新鲜点子,以后咱们再来,还帮王老板想新菜名,让他这菜馆变成巷口最火的店。”

正聊得热闹,陆泽提着他的蓝牙音箱冲了进来,一进门就喊:“啥好吃的?这么香!我在巷口就闻见了!”

苏晚指着桌上的“炒蝴蝶”:“快来尝尝!温然提议做的‘炒蝴蝶’,用胡萝卜和肉雕的,好看又好吃!”

陆泽凑过来一看,眼睛都亮了:“我去!这也太好看了吧!跟真蝴蝶似的!”赶紧夹了一只塞进嘴里,嚼了两口就喊:“好吃!太好吃了!胡萝卜脆,鸡肉嫩,这创意绝了!温然,你太厉害了!”

温然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主要是王老板雕得好,炒得也好。”

陆泽拿起手机,对着“炒蝴蝶”拍了好一会儿,又拍了段小视频,发了朋友圈,配文:“老味道菜馆新出‘炒蝴蝶’!胡萝卜+鸡肉雕成,好看哭了!好吃到舔盘!谁来谁知道!”

没过多久,陆泽的手机就响个不停,评论区全是问地址的,还有人说马上就来打卡。陆泽笑着说:“王老板,你这‘炒蝴蝶’指定火!我这朋友圈一发,保准今晚就爆满!”

老王正好端着一盘“炒蝴蝶”出来,听见这话笑得更开心了:“托你们的福!托你们的福!以后你们就是我这菜馆的‘创意顾问’,有啥新想法尽管说!”

几人都笑了起来,屋里的香味更浓了,笑声也更热闹了。

傍晚的时候,菜馆里果然坐满了人,不少人都是冲着“炒蝴蝶”来的,一进门就喊:“老板!来一份‘炒蝴蝶’!”还有人专门带着孩子来,孩子看着盘子里的“蝴蝶”,兴奋得直拍手,吃得比平时多了不少。

有个带着小姑娘的阿姨,看着女儿吃得开心,笑着对老王说:“老板,你这道菜太有创意了!我家孩子平时不爱吃胡萝卜和鸡肉,今儿看着这蝴蝶,一口接一口,吃得可香了!”

老王笑着说:“这都是旁边那位温然姑娘的主意!孩子爱吃就好!”

阿姨赶紧看向温然,笑着说:“姑娘,你太会想了!这主意太妙了!以后你可得多帮老板想点新花样!”

温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是随便想的,没想到孩子这么喜欢。”

林渊看着温然脸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温然就是这样,心思细腻又善良,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天黑下来的时候,客人终于少了点,老王累得满头大汗,却依旧笑得合不拢嘴,他给厉沉舟他们端来一盘刚炒好的花生,又倒了几杯凉茶:“今儿可真是多亏了你们,尤其是温然姑娘,这‘炒蝴蝶’火了,以后我这菜馆指定更热闹!”

厉沉舟拿起一颗花生放进嘴里:“这都是应该的!谁让你家菜好吃,人又实在呢!以后我们还来帮你想新点子,让你这菜馆火遍整条街!”

苏晚也跟着说:“对!下次咱们再琢磨个新菜,比如用土豆雕个小花,或者用黄瓜做个小鸭子,肯定也受欢迎!”

温然点点头:“我也再想想,争取想出更多又好看又好吃的菜,让更多人喜欢来这儿吃饭。”

林渊握着温然的手,轻声说:“不管你想什么,我都陪着你,陪着你一起帮王老板琢磨新菜,一起把这菜馆变得更热闹。”

老王看着他们几个年轻人说说笑笑,眼里满是欣慰,他觉得,自己这小小的菜馆,因为有了这几个年轻人,变得格外有活力,也格外温暖。

夜风从门口吹进来,带着点凉意,却吹不散屋里的烟火气和香味。桌上的“炒蝴蝶”虽然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但那好看的样子和鲜美的味道,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从那以后,“炒蝴蝶”就成了老味道菜馆的另一道招牌菜,每天来点菜的人络绎不绝,有带着孩子来的,有专门来打卡的,还有不少回头客,就为了这道又好看又好吃的创意菜。

老王也按照温然他们的建议,不断改进这道菜,有时候用虾仁做蝴蝶身子,有时候用紫薯雕翅膀,每次改进都能带来新的惊喜,让这道菜一直保持着高人气。

厉沉舟他们还是经常来菜馆聚会,每次来都会点“炒蝴蝶”和“麻辣隔大愁黑壁”,边吃边聊,边帮老王想新的创意。他们看着菜馆一天天变得更热闹,看着老王脸上的笑容一天天更灿烂,心里也满是开心。

他们知道,这小小的菜馆里,藏着的不仅是好吃的饭菜,还有满满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而那些由他们一起琢磨出来的创意菜,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惊喜,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也把温暖和快乐传递给了每一个来这儿吃饭的人。

菜馆里刚送走一波客人,桌上还留着几盘吃空的碟子,“炒蝴蝶”剩下的几根胡萝卜翅尖沾着点酱汁,看着格外显眼。厉沉舟摸着下巴,盯着那盘空碟子琢磨半天,突然一拍桌子,喊住正擦桌子的老王:“王老板,过来过来!我有个主意,能让你那‘炒蝴蝶’更像真的!”

老王手里的抹布一顿,凑过来:“啥主意啊?这蝴蝶不都挺像了吗,客人吃得也开心。”

“不够不够!”厉沉舟指着窗外花丛,“你看外头真蝴蝶,都在草里、泥上落着,你这盘子里就光有蝴蝶,光秃秃的,少点那股子‘在野外’的劲儿!我觉得啊,得给它加点‘背景’,让蝴蝶像真的落在草堆泥洼里似的!”

老王挠挠头:“加背景?咋加啊?总不能真往菜里放草放泥巴吧?那哪能吃啊!”

“谁让你放真的了!”厉沉舟摆手,眼睛亮得很,“咱接着作假!你想啊,那泥巴看着糊糊的,能用蘑菇雕啊!把香菇或者平菇切成小块,再稍微捏一捏,看着就像小土疙瘩、小泥堆;还有那草,用黄瓜啊!把黄瓜切成细条,再刻点叶纹,摆盘子里,不就像刚长出来的小草嘛!”

旁边的苏晚凑过来,皱着眉:“蘑菇当泥巴,黄瓜当草?这能好看吗?别到时候弄得不伦不类的,反而毁了之前的蝴蝶造型。”

“放心!肯定好看!”厉沉舟拍胸脯,“你想啊,蝴蝶是胡萝卜和肉做的,黄的红的;草是黄瓜,绿的;泥巴是蘑菇,棕的,这颜色搭配多鲜亮,一眼看去就像蝴蝶落在草地上,多有画面感!”

温然也跟着点头:“我觉得这主意挺有意思的!本来‘炒蝴蝶’就好看,再加这些‘草’和‘泥巴’,更有氛围感了,说不定比之前还受欢迎。”

林渊看着温然觉得新鲜,也帮腔:“王老板,不妨试试,厉沉舟这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真做出来,说不定是个惊喜。”

老王被他们说得心动,又有点犹豫:“行是行,可这蘑菇和黄瓜咋处理啊?直接炒进去?会不会串味儿?”

“当然得炒!”厉沉舟凑到后厨门口往里瞅,“你想啊,蝴蝶是炒的,草和泥巴也得跟着炒,不然生的咋吃!蘑菇先焯水去点腥味,炒的时候多放半勺生抽,让它带点酱色,更像泥巴;黄瓜最后放,大火快炒,保持脆劲儿,像刚冒头的嫩草,这样又好看又好吃!”

老王琢磨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成!今儿就再试试!正好后厨有新鲜的香菇和黄瓜,我这就动手!”

说着就钻进后厨,先把剩下的胡萝卜和鸡胸肉拿出来,接着取了几朵香菇、一根嫩黄瓜。先雕蝴蝶,轻车熟路,没一会儿就雕出十来只,翅膀薄得透亮。接着处理“泥巴”,把香菇蒂去掉,切成不规则的小块,放水里焯了焯,捞出来沥干;再弄“草”,把黄瓜去皮,切成细条,每根条上用小刀轻轻划了几道,像草叶的纹路,看着还真有几分像。

准备妥当了,老王往锅里倒油,油热了先下鸡肉蝴蝶身子,翻炒到变色,加生抽、少许盐调味,接着放胡萝卜翅膀,再把焯好的香菇块倒进去,大火翻炒两下,最后扔入黄瓜条,淋了点香油,快速翻匀就出锅。

端出来的时候,几人都凑了过来——白瓷盘里,黄红相间的蝴蝶散落在棕褐色的“泥巴”旁,翠绿的“小草”穿插其间,真就像一群蝴蝶刚落在草丛里,翅膀上还沾着点“泥土”,鲜活又好看,比之前光有蝴蝶时更有滋味了。

“我的天!太像了!”苏晚眼睛都直了,伸手想去碰又怕弄坏造型,“王老板你这手艺绝了,这‘草’和‘泥巴’一放,感觉蝴蝶都活过来了!”

厉沉舟得意地扬下巴:“咋样,我说好看吧!这还没完,得给它起个名儿!”

老王擦着手笑:“你小子点子多,你来起!”

厉沉舟盯着盘子琢磨,嘴里念念有词:“有草,有泥巴,有蝴蝶……叫啥好呢?‘蝶落草泥间’?太文雅了,不够好记。‘草泥蝴蝶’?有点绕……哎!有了!就叫‘草泥蝶’!又简单又好记,还直接点出里头有草、有泥、有蝴蝶,多贴切!”

苏晚先是愣了愣,随即笑了:“这名字还真挺直接!一听就知道菜里有啥,还带着点俏皮劲儿,挺好记的。”

温然也跟着笑:“确实好记!以后客人一问,说‘草泥蝶’,就知道是这道有蝴蝶、有草、有泥的菜,肯定印象深刻。”

林渊看着盘子里鲜活的造型,点头附和:“名字接地气,菜又好看,这组合准能火。”

老王也觉得这名字顺口:“行!就叫‘草泥蝶’!以后这就是咱菜馆的新招牌,跟‘麻辣隔大愁黑壁’搭着卖,保准客人喜欢!”

刚说完,门口就进来几个熟客,是之前常来吃“炒蝴蝶”的一家人,孩子一进门就喊:“老板!我要吃蝴蝶菜!”

老王笑着应:“今儿有新花样!给你们上道‘草泥蝶’,比之前的蝴蝶菜更好看!”

孩子好奇地眨眼睛:“草泥蝶?是有草有泥的蝴蝶吗?”

“没错!”厉沉舟凑过去,指着刚端上桌的菜,“你看,这绿的是草,棕的是泥,黄红的是蝴蝶,像不像蝴蝶落在草地上?”

孩子眼睛一亮,拍着小手喊:“像!太像了!妈妈你看,蝴蝶好像要飞起来了!”

孩子妈妈也笑着说:“这菜也太有创意了!不仅好看,还能让孩子认识‘草’和‘泥’,比单纯吃菜有意思多了。”

说着就给孩子夹了一根“小草”(黄瓜条),孩子咬了一口,脆生生的,眼睛更亮了:“好吃!妈妈,我还要吃蝴蝶翅膀!”

一桌人吃得不亦乐乎,旁边几桌客人也被吸引了,纷纷指着那盘“草泥蝶”问老王:“老板,那是啥菜啊?这么好看!也给我们来一份!”

老王笑得合不拢嘴,赶紧钻进后厨忙活,嘴里还哼着小曲,手里的锅铲颠得比平时更带劲。厉沉舟看着这热闹劲儿,凑到苏晚身边得意地说:“咋样,我这主意没差吧?这‘草泥蝶’指定能火!”

苏晚白了他一眼,又忍不住笑:“算你这次运气好,没出歪点子。不过这菜确实好看又好吃,尤其是那黄瓜条,脆生生的,解腻得很,配着蝴蝶肉一起吃,口感绝了。”

温然也吃了一口香菇“泥巴”,点头说:“这香菇炒得也好吃,带着点酱香,不像真泥巴那样怪怪的,反而挺鲜的。”

林渊帮温然夹了一只蝴蝶:“慢点吃,别着急,不够咱们再点一份。”

几人边吃边聊,屋里的香味越来越浓,客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冲着“草泥蝶”来的,一进门就喊着要点这道“有草有泥有蝴蝶”的新奇菜。

有个年轻姑娘,刚坐下就拿着手机对着“草泥蝶”拍个不停,嘴里还念叨:“这菜也太好看了吧!拍下来发朋友圈,肯定好多人问!”

旁边的闺蜜笑着说:“不光好看,还好吃呢!你快尝尝这蝴蝶肉,嫩得很,还有这黄瓜条,脆生生的,太解腻了!”

姑娘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真好吃!这名字也有意思,‘草泥蝶’,好记又好玩,以后我要常来吃!”

老王在后厨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全是汗,却笑得格外开心。他没想到,厉沉舟这看似天马行空的主意,竟真的成了一道受欢迎的新菜,不仅客人喜欢,连他自己都觉得,这道菜比之前的“炒蝴蝶”更有滋味,更有嚼头。

傍晚的时候,客人渐渐少了,老王终于能歇口气,他端着刚泡好的凉茶出来,递给厉沉舟他们:“今儿可真是多亏了你小子!这‘草泥蝶’火了,好多客人都说下次还要来吃!”

厉沉舟接过凉茶,喝了一大口:“那可不!我厉沉舟的主意,啥时候差过!以后我再帮你琢磨琢磨,整个‘系列菜’,比如用土豆雕个小虫子,用茄子雕个小石子,跟这‘草泥蝶’配着,说不定更火!”

苏晚笑着怼他:“你可别瞎琢磨了,先把这‘草泥蝶’做好再说吧!万一你那虫子雕得不像,反而砸了招牌。”

大家都笑了起来,屋里的气氛格外热闹。夜风从门口吹进来,带着点饭菜的香味,还有几人的欢声笑语,飘出了菜馆,飘进了巷口的夜色里。

从那以后,“草泥蝶”就成了老味道菜馆的“王牌创意菜”,每天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是为了这新奇的造型,有人是为了这特别的名字,还有人是为了这鲜美的味道。老王也按照厉沉舟他们的建议,时不时对这道菜做些小改进,有时候用杏鲍菇当“泥巴”,有时候用小油菜当“草”,每次改进都能带来新的惊喜。

厉沉舟他们还是经常来菜馆聚会,每次来必点“草泥蝶”和“麻辣隔大愁黑壁”,边吃边聊,边看着菜馆里来来往往的客人,看着他们因为这道新奇的菜而露出笑容,心里也满是成就感。

他们知道,这小小的菜馆里,藏着的不仅是好吃的饭菜,还有他们一起琢磨出来的创意和快乐,而这道“草泥蝶”,就像一个小小的纽带,把大家的心意和快乐都串联起来,让这平凡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有滋有味,也让这小小的菜馆,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成为了巷口最温暖的一道风景。

菜馆里的烟火气裹着“草泥蝶”的鲜香,苏晚正小口嚼着黄瓜雕的“草叶”,突然停下筷子,眼睛一亮,放下餐具就凑到刚歇下来的老王身边:“王老板,我有个新想法!”

老王刚擦了擦汗,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晚晚啊,又有啥新鲜主意?你上次提议的‘炒蝴蝶’可是火得很,这次又想折腾啥?”

苏晚笑着指了指桌上的“草泥蝶”,又拍了拍自己的胳膊肘——她以前学钢琴时,总习惯这么比划琴键的位置:“我不是学过几年钢琴嘛,刚才吃这菜的时候突然就来了灵感!你想啊,这菜又好看又好吃,要是再配上点音乐,那感觉肯定更不一样!你可以给顾客提供钢琴服务啊!”

“钢琴服务?”老王愣了愣,挠着后脑勺琢磨,“咱这小菜馆,摆个钢琴得占多大地方啊?再说了,我也不会弹啊,这咋提供?”

“不是让你摆真钢琴!”苏晚赶紧解释,眼里闪着光,“就是个‘氛围服务’!你想啊,客人点‘草泥蝶’这道菜的时候,要是愿意多付一点点钱,咱们就给这桌‘加个钢琴服务’——不用真摆钢琴,我或者找会点调子的人,拿个小电子琴,就在旁边弹两首轻快的曲子,或者哪怕是放两段钢琴纯音乐,让客人吃着好看的菜,听着好听的音乐,多有氛围感!”

厉沉舟凑过来,嘴里还嚼着香菇“泥巴”:“这主意绝了!吃着‘草泥蝶’,听着钢琴曲,这档次一下就上来了!本来就是创意菜,再配上这创意服务,保准客人觉得值!”

温然也点头:“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大家吃饭不光图好吃,还图个心情舒坦,有音乐陪着,吃起饭来都更开心了。”

林渊看着苏晚兴奋的样子,笑着帮腔:“王老板,不妨试试,成本也不高,就是个小电子琴或者放点音乐,花不了多少钱,要是客人喜欢,反而能多吸引不少人来。”

老王摸着下巴琢磨半天,觉得这事儿靠谱:“行!就听晚晚的!正好我家小子前段时间买了个小电子琴,闲着也是闲着,就能拿来用!不过这服务跟‘草泥蝶’绑在一起,不如直接给这菜改个名,当成一道新菜推出,更显眼!”

“对啊!”苏晚一拍手,眼睛更亮了,“就叫‘草泥琴蝶’!你看,‘草泥蝶’是底子,加了‘琴’字,就点明有钢琴服务,一听就知道这道菜带着音乐氛围,多好记!”

“草泥琴蝶!”厉沉舟重复了一遍,笑着拍手,“这名字绝了!又保留了之前‘草泥蝶’的特色,还加了‘琴’的新意,一听就有画面感——吃着蝴蝶菜,听着钢琴曲,想想都舒坦!”

老王也觉得这名字顺口:“行!就叫‘草泥琴蝶’!以后客人点这道菜,加几块钱,就能享受钢琴服务,要么放音乐,要么有人弹两首,保准让他们吃得开心!”

说干就干,老王当天就回家把儿子的小电子琴拿了过来,摆在菜馆角落的小桌子上,还找了块花布盖在上面,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苏晚自告奋勇当“钢琴师”,毕竟她学过几年,弹几首简单的曲子不在话下。

第二天不在,菜馆刚开门,就来了一对年轻情侣。两人看着菜单,指着“草泥琴蝶”问:“老板,这道菜啥意思啊?还带个‘琴’字,是有啥特别的?”

老王赶紧笑着解释:“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创意菜,就是之前的‘草泥蝶’,不过点这道菜能加钢琴服务,旁边有人弹电子琴,或者放钢琴曲,吃着菜听着音乐,氛围特别好!”

情侣俩一听就来了兴趣:“这么有意思?那我们就点这个‘草泥琴蝶’,加钢琴服务!”

老王赶紧应着,钻进后厨炒“草泥蝶”,苏晚则坐在角落,打开小电子琴,调试了两下音。不一会儿,老王端着“草泥蝶”出来,黄红的蝴蝶、翠绿的草叶、棕褐的泥巴,摆得格外好看。苏晚指尖落在琴键上,轻快的《致爱丽丝》前奏流淌出来,琴声不大,刚好能笼罩住这一桌,和着菜香,格外温馨。

那对情侣眼睛都亮了,女生拿起手机对着菜和电子琴拍个不停,男生笑着说:“这也太有感觉了!吃个菜还能听钢琴曲,太值了!”

两人边吃边听,时不时相视一笑,嘴里还念叨着“菜好吃,琴声也好听”。旁边几桌客人也被吸引了,纷纷问老王:“老板,他们点的这‘草泥琴蝶’是啥?还能听弹琴?我们也想点!”

一下子就有三桌客人点了“草泥琴蝶”,苏晚弹完一首又一首,手指都有点酸了,却笑得格外开心。厉沉舟凑过去,递了杯温水:“辛苦了辛苦了,咱们这‘草泥琴蝶’火了!你看那几桌,都盯着呢!”

苏晚接过水,喝了一口:“累倒不累,看着大家吃得开心,听着琴声也舒坦,我就高兴!没想到我这学了几年的钢琴,还能在菜馆派上用场!”

温然也笑着说:“你弹得真好听,刚才那首《菊次郎的夏天》,轻快得很,听着就觉得心里敞亮,吃起‘草泥蝶’都更有滋味了。”

林渊帮温然夹了一块蝴蝶肉:“慢点吃,苏晚弹完这曲,咱们也再点一份‘草泥琴蝶’,好好听听。”

到了傍晚,菜馆里更热闹了,不少人都是冲着“草泥琴蝶”来的,有的是情侣,有的是朋友聚餐,还有的是带着孩子来的,都想尝尝这“能听钢琴的创意菜”。苏晚忙不过来,老王的儿子放学后也过来帮忙,小伙子虽然弹得不如苏晚熟练,但几首简单的儿歌弹得有模有样,逗得孩子们直拍手。

有个带着孙女来的大爷,吃完“草泥琴蝶”,拉着老王的手说:“老板,你这菜做得好,还有琴声听,我孙女平时不爱吃蔬菜,今儿看着这‘草叶’‘蝴蝶’,又听着弹琴,吃了满满一碗,太谢谢你了!”

老王笑着说:“这都是晚晚姑娘的好主意!您孙女爱吃,以后常来!”

大爷又看向苏晚,竖起大拇指:“姑娘,你弹得真好!听着心里暖和,比在家看电视舒坦多了!”

苏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爷您过奖了,您喜欢就好。”

厉沉舟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凑到老王身边:“王老板,你看我没说错吧!这‘草泥琴蝶’指定火!现在不光是菜好吃,还成了‘体验菜’,客人吃的是味道,享的是氛围,以后咱们这菜馆,指定是巷口最火的!”

老王笑得合不拢嘴:“托你们的福!托你们的福!尤其是晚晚,这钢琴服务的主意太妙了,现在客人来了都问‘草泥琴蝶’,我这后厨都快炒不过来了!”

正说着,陆泽提着蓝牙音箱冲了进来,一进门就喊:“啥事儿这么热闹?我在巷口就听见琴声了!”

苏晚笑着指了指角落的电子琴:“我们新推出的‘草泥琴蝶’,点这道菜能听钢琴,你要不要也点一份尝尝?”

陆泽眼睛一亮:“还有这好事?赶紧给我来一份!我倒要听听,吃着‘草泥蝶’听钢琴,是啥神仙感觉!”

苏晚重新坐回电子琴前,指尖落下,轻快的琴声又流淌出来。陆泽看着桌上摆得精致的“草泥琴蝶”,听着悦耳的琴声,夹了一块蝴蝶肉放进嘴里,忍不住闭起眼睛:“绝了!这味儿,这声儿,太享受了!苏晚,你这手艺,不去当钢琴家可惜了!”

苏晚笑着说:“我就喜欢这样,弹弹琴,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比啥都强。”

夜色慢慢沉了下来,菜馆里的琴声还在继续,“草泥琴蝶”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客人们吃着精致的创意菜,听着悦耳的钢琴曲,脸上都带着笑容,偶尔有人跟着琴声轻轻哼唱,气氛格外温馨。

老王在后厨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全是汗,却笑得格外灿烂。他觉得,自己这小小的菜馆,因为有了苏晚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创意,变得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温暖了。

苏晚弹累了,就换成老王的儿子弹,小伙子越弹越熟练,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厉沉舟、温然和林渊坐在旁边,边吃边听,偶尔聊几句天,琴声、笑声、碗筷碰撞的声音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他们知道,这道“草泥琴蝶”,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份心意——是苏晚用音乐带来的温暖,是老王用心烹饪的美味,也是大家一起琢磨出来的快乐。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小小的菜馆,也温暖了每一个来这儿吃饭的人。

日子一天天过,“草泥琴蝶”成了老味道菜馆最火的招牌菜,每天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是为了这新奇的钢琴服务,有人是为了这好看又好吃的创意菜,还有人是为了这温馨的氛围。

苏晚只要有空,就会来菜馆当“钢琴师”,有时候弹几首经典的钢琴曲,有时候弹几首流行的轻音乐,总能让客人们吃得开心,听得舒坦。老王也特意给电子琴换了块更漂亮的布,还在旁边摆了几盆小绿植,看着更雅致了。

厉沉舟他们还是经常来菜馆聚会,每次来都点“草泥琴蝶”,听着苏晚弹的琴声,吃着美味的菜,聊着天,心里满是惬意。他们看着菜馆一天天变得更热闹,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道“草泥琴蝶”而露出笑容,心里也满是成就感。

这小小的菜馆里,藏着的不仅是烟火气和美味,还有音乐带来的温暖和大家一起创造的快乐。而这道“草泥琴蝶”,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把美食、音乐和快乐串联在一起,让每一个来这儿的人,都能在琴声和菜香里,忘掉所有的烦恼,只留下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菜馆里的琴声刚落,就有客人笑着喊:“姑娘,能不能弹首《菊花台》啊?最近老听这歌,配上这菜味儿,肯定绝了!”

苏晚刚揉了揉发酸的手指,闻言笑着应:“行!这就给您弹!”指尖落在电子琴键上,熟悉的旋律慢慢流淌出来,“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的调子一出来,好几桌客人都跟着轻轻哼唱,连后厨的老王都探出头来跟着打拍子。

一曲弹完,掌声响了起来,又有好几桌客人附和:“再来一遍!这歌配着咱这‘草泥琴蝶’,听着心里都有点别样的滋味!”

厉沉舟嚼着香菇“泥巴”,凑到林渊身边:“没想到这歌这么受欢迎,早知道让苏晚多练几首流行曲了。”

林渊却没接话,盯着桌上的“草泥琴蝶”琢磨着,又看了看窗外墙角开着的几株小菊花,突然眼睛一亮,起身走到刚歇下来的老王身边:“王老板,我有个想法,说不定能让咱这菜更火。”

老王正擦着手上的油,闻言笑着问:“林渊啊,你又有啥好点子?上次你提议的‘麻辣隔大愁黑壁’可是卖得红火,这次又想折腾啥?”

“您看啊,”林渊指着桌上的菜,又指了指窗外的菊花,“现在大家都爱听《菊花台》,刚才一弹这歌,客人反响多好。咱们不如顺着这股劲儿,专门出一道和这歌、和菊花有关的菜,再配上这曲子,保准受欢迎!”

老王愣了愣:“你的意思是,再出一盘新菜?可咱这‘草泥琴蝶’刚火,再出新菜,我这后厨忙得过来吗?”

“不用太复杂!”林渊赶紧解释,“就在‘草泥蝶’的基础上改改,加些和菊花有关的元素就行。您想啊,‘草泥蝶’有蝴蝶、有草、有泥,咱们再加点‘菊花’进去,造型上更丰富,还能和《菊花台》呼应上,多好。”

旁边的厉沉舟凑过来:“加菊花?咋加啊?总不能直接把菊花下锅炒吧?那能好吃吗?”

“当然不是真的拿观赏菊炒!”林渊笑着摆手,“咱用能吃的食材做菊花造型啊!比如用胡萝卜或者土豆雕成小菊花瓣,摆在‘草泥蝶’旁边,看着就像蝴蝶落在菊花丛里;再或者用嫩黄的鸡蛋液摊成薄饼,切成菊花形状,既能提鲜,又好看,和‘菊花台’的意境多搭。”

苏晚也走了过来,刚弹完琴的手指还带着点红:“这主意好!我弹《菊花台》的时候,客人听得入迷,要是再端上一盘带菊花造型的菜,视觉听觉都有了,那氛围肯定更足!”

温然也点头:“而且菊花造型看着就雅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肯定都喜欢,比单纯的‘草泥蝶’更有新意。”

老王摸着下巴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事儿靠谱:“行!就听你的!那这新菜叫啥名儿啊?总不能还叫‘草泥蝶’吧,得有点新意思,还得能体现出菊花和曲子的事儿。”

林渊早就想好了,笑着说:“就叫‘草泥蝶菊花’!您看,‘草泥蝶’是底子,保留了之前的特色,老顾客一看就熟悉;加个‘菊花’,点明了新添的元素,还能和《菊花台》呼应上,客人一听就知道这菜和那首歌有关,多好记!”

“草泥蝶菊花!”老王念了两遍,笑着点头,“这名字顺口!既保留了老味道,又加了新花样,还能蹭上这歌的热度,就这么定了!”

说干就干,老王立马钻进后厨翻找食材,正好有新鲜的胡萝卜和鸡蛋,还有刚买的嫩南瓜,颜色鲜亮,适合做菊花造型。他先按老法子雕蝴蝶、做草和泥,接着拿起胡萝卜,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再修成花瓣的形状,一片一片叠起来,凑成小小的菊花模样;又打了几个鸡蛋,加了点盐,摊成金黄的薄饼,切成菊花的形状,摆在旁边;最后用嫩南瓜雕了两朵小雏菊,点缀在盘子边缘。

忙活了大半个钟头,一盘新菜终于端了出来——白瓷盘里,黄红相间的蝴蝶落在翠绿的“草叶”和棕褐的“泥堆”旁,旁边摆着几簇用胡萝卜、鸡蛋做的“小菊花”,嫩黄的、橘红的,看着就像蝴蝶停在菊花丛里,鲜活又雅致,比之前的“草泥蝶”更添了几分意境。

“成了!你们快看看!”老王把盘子放在桌上,脸上带着点得意,“第一次做菊花造型,对付看呗,以后再慢慢改进。”

几人都凑了过来,眼睛都亮了。苏晚伸手轻轻碰了碰胡萝卜做的菊花瓣:“王老板,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这菊花雕得真像,颜色也好看,和蝴蝶配在一起,就像画里的场景似的。”

厉沉舟早就忍不住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蛋做的菊花瓣:“先尝尝味道!”嚼了两口,眼睛一亮,“好吃!鸡蛋饼嫩得很,还带着点咸香,和蝴蝶肉、香菇泥配着吃,口感更丰富了!”

温然也夹了一块胡萝卜菊花瓣,慢慢嚼着:“胡萝卜脆生生的,甜丝丝的,解腻得很,这道菜比之前的‘草泥蝶’更有层次感了,不管是样子还是味道,都更胜一筹。”

林渊看着这道菜,笑着说:“王老板,您这手艺没的说!现在就差配上《菊花台》了,等客人点这道菜,苏晚弹着曲子,菜一上桌,那感觉肯定绝了。”

老王笑得合不拢嘴:“托你们的福!这道菜要是火了,我给你们每人免一周的饭钱!”

正说着,门口就进来了一伙年轻人,刚坐下就喊:“老板!刚才在门口听见里面弹《菊花台》了,太好听了!有啥新菜没?推荐推荐!”

老王赶紧笑着应:“巧了!刚出的新菜‘草泥蝶菊花’,专门配《菊花台》的,又好看又好吃,还能听姑娘弹这首曲子,要不要试试?”

年轻人一听就来了兴趣:“这么有意思?赶紧上一份!我们就爱凑这热闹!”

老王立马钻进后厨忙活,苏晚则坐回电子琴前,调试好音,等菜端上桌的瞬间,《菊花台》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那伙年轻人看着桌上雅致的“草泥蝶菊花”,听着悦耳的琴声,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嘴里还念叨着:“我的天!这菜也太好看了吧!和这歌简直是绝配!”

“可不是嘛!吃着这么有创意的菜,听着这么应景的歌,这钱花得值!”

几人边吃边听,时不时跟着琴声哼唱两句,气氛格外热闹。旁边几桌客人也被吸引了,纷纷问老王:“老板,他们点的这‘草泥蝶菊花’是啥?看着挺好看,还能听《菊花台》?我们也点一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