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最新章节。
郭凡将功劳让给孟浩,后者则谦逊表示团队协作才是关键。
面对厚重的项目资料和这群充满热忱的年轻人,剌培慷内心泛起波澜。
中影此前接触过众多知名导演——既有国际大导,也有国内名导,却无人敢接手《流浪地球》这个烫手山芋。
国内知名导演们无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宁愿继续拍摄商业喜剧片,也不愿冒险尝试新题材。
资源紧握在手,奖项志在必得,票房分毫必争,唯独作品质量惨不忍睹。
最终破局的重任,落在了年轻导演们的肩上。
郭凡的提案汇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期间不断被中影高管们打断质询。这些决策者面对如此宏大的项目规划,始终难掩顾虑。
关键时刻,剌培慷果断拍板:"科幻类型片对我们都是全新领域,中影同样缺乏经验。但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这个空白迟早要填补。如果我们不做,这块市场就会被好莱坞占领。"
"作为国有电影企业,中影肩负着推动产业发展的责任。我们有实力承担风险,即便投资失利,也能通过其他项目弥补亏损。"
他转向孟浩和郭凡说道:"项目细节需要进一步沟通,请郭导团队继续完善方案。至于导演人选......我们会慎重考虑。"
三人交换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压抑不住的兴奋。剌培慷的表态意味着他们的方案获得认可。虽然导演任命尚未正式公布,但郭凡已是十拿九稳。
在剌培慷的鼎力支持下,《流浪地球》这艘 正式启航。
接下来的日子里,郭凡成了中影的常客。他抓住每个机会与相关人员交流,积极建立合作关系。中影内部经过讨论,基本达成共识,只待最终审批即可立项。
"孟浩,你来担任制片人如何?"
"我手头项目排满了。"孟浩推辞道,"宫格尔全程参与,比我更合适。"
"我?"宫格尔猝不及防,"我没经验啊!"
"制片人的核心就一件事:筹钱。"孟浩点拨道。
宫格尔恍然大悟。资金到位后,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中影能解决主要投资,剩下的就好办了。"孟浩保证道,"资金方面我可以协助。"
得到这个承诺,加上郭凡的支持,宫格尔终于接下重任。
处理完《流浪地球》事宜,孟浩在京北多停留了几天。年关将至,弧光影视堆积如山的财务文件正等着他审批。
去年,弧光影视主导制作了《灵魂摆渡2》和《法医秦明》,同时参与了《伪装者》《最好的我们》和《唐人街探案》的投资。
除《唐人街探案》刚启动拍摄外,其他项目均已上线,且全部成为热门作品。
综合全年收益,公司净利润约7000万。
但账面资金仅有4000余万,主要因《唐人街探案》和《精绝古城》处于初期投入阶段,加上《法医秦明》的款项尚未结清。
刘军解释称,由于并购重组影响,乐时网的项目回款周期延长,暂时无法加快流程。
作为老板,孟浩并未独占利润。公司现有七八十名员工,年终奖励必不可少。
恰逢他即将前往《精绝古城》片场,便决定提前举办年会。
不同于常规企业的汇报演出,弧光的年会以聚餐、游戏和抽奖为主。奖金与礼品总额超过200万。
去年公司初创,规模较小,且忙于《灵魂摆渡2》的宣发,仅简单发放年终奖便进入假期。因此,本次是弧光首次正式举办年会。
尽管筹备时间紧张,员工反响依然热烈。
"老板,有两件事需要汇报。"陈静在孟浩离开前拦住了他。
"怎么?对奖金不满意?"孟浩打趣道。
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者,陈静既负责财务又统筹运营,时常为孟浩的突发奇想加班加点。
为留住这位得力干将,孟浩不仅给出六位数年终奖,还计划新增1"首先是公司规模扩张,需要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日常事务。"
孟浩常年跟随剧组,在岗时间有限。随着业务增长,仅靠陈静已难以应对。
"人选正在物色,很快会有结果。"孟浩暗示正在争取刘军加盟。
陈静对此并无异议。尽管刘军作风圆滑,但其行业资源与管理能力确实符合公司需求。
"另一件事呢?"
"现有办公场地已无法满足团队扩容需求。"陈静补充道。
孟浩确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他平时很少来公司。
“有没有合适的新选址?”
“我按照公司要求筛选了几处新办公楼,最终由您定夺。”
“不愧是静姐。”
孟浩赞许地竖起拇指:“好,你把资料发给我看看。年后我们再讨论搬迁事宜。”
说实话,他对现在的办公楼颇有感情。
不仅在此办公两年,周边环境在如今的京北产业园区中也属难得。
或许可以考虑保留此处作为分部。
毕竟这里靠近京北的影视城、试镜点以及中戏校区,仍有实用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京北处理完堆积的工作后,孟浩联系了一圈。
李依桐、宋秩都在剧组拍戏,黎沁也在拍摄与刘一菲合作的电影,全都不在本地。
既然如此,孟浩不再耽搁,带着花妍飞往东北。
——
吉林蛟河市,松花湖景区。
与钢筋水泥的城市截然不同,这里群山环绕,林海苍茫。
“呼——”
孟浩下车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