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最新章节。

孟浩耸耸肩:“我打算去卖个身,先把警察的钱还上。至于你——”他顿了顿,“回家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明天该干嘛干嘛,等警方消息吧。”

说完,他单手竖起,冲黎沁做了个告别的手势:“施主,缘分到此为止。江湖路远,就此别过。”

转身走出派出所,孟浩头也不回。

身后,黎沁愣在原地。

开什么玩笑,他们又不熟,难道还要他帮忙找人?

孟浩甩甩头,暂时把这事抛到脑后。

既然那个“林制片”是个骗子,之前签的剧本合同自然作废。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凑齐五万块还给警察。

欠谁的钱都不能欠警察的,想想就头疼。

“卖身”只是最后的选择,孟浩琢磨着,还是得想办法把剧本卖出去。

可卖给谁呢?

原本的计划是找视频网站合作。比起传统影视公司,他更看好网络剧这个新领域。

现在的网络剧市场就像一片荒地,视频平台在摸索,传统公司还没进场,正是新人冒头的好机会。

但问题是,主流视频网站主要还是播放电视台的剧集,买的大多是已经播出的影视剧、综艺和体育赛事。

虽然也有几家尝试自制内容——比如搜狐的《 丝男士》,优酷的《万万没想到》,都是今年大火的迷你剧,主打搞笑风格,瞄准年轻观众。

可这些剧每集只有五六分钟,成本低、投资小。而孟浩擅长的是中长篇剧集。

想说服视频网站投钱,得有专业团队;可组建团队,又需要资金支持。

死胡同!

————

街边无人处,孟浩停下脚步,皱眉思索。

眼下这情况,除非再遇到一个像黎沁这样的“投资人”,否则想打动视频网站,团队和资金至少得解决一个。

这么一想,团队的问题似乎比资金容易解决。

毕竟钱要实打实拿出来,团队却能“蹭”。

在影视圈,“蹭”可是基本功。

比如某部作品得到某位大导演随口点评两句,就能宣称是“XX导演”力荐的佳作;

邀请某位明星客串一个镜头,宣传时就能打出“XX明星”特别出演的旗号;

或者剧组里有个来自知名团队的成员,便可在宣传中写上“XX团队”鼎力加盟……

诸如此类,全靠“蹭”来造势。

但无论如何蹭,总得有个能蹭的由头。

否则空口无凭,视频平台也不是好糊弄的,轻易就能识破。

孟浩思索着,要想借专业团队的名头,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位背靠大公司、有一定人气的演员担任主演。

有大公司撑腰,方便自己“狐假虎威”;有人气加持,能提升可信度。

而且演员的信息公开透明,样貌、资料一目了然,无需深入调查,降低了被平台识破的风险。

可这样的人选,该去哪儿找呢?

等等!

刚才不就遇到一个合适的吗?

…………

目送孟浩离去,黎沁回头望了望身后的派出所,这才缓缓迈出大门。

漫无目的地沿着街道走着,黎沁心不在焉。

尽管警察安慰她会全力追查,但她清楚,被骗的钱恐怕很难追回了。

那是她这几年拍戏攒下的全部片酬,此刻的失落不仅源于被骗,更因为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她想起转账给骗子后,还幻想着能一夜暴富,甚至憧憬自己成为未来的“影视大佬”……

如今想来,只觉得可笑。

在路边的台阶上坐下,黎沁掏出手机,却不知该向谁倾诉。

父母?只会让他们徒增担忧。

经纪人?这种事本就不能让公司知道,私下接活是违反规定的。

朋友?学生时代的朋友早已疏远,圈内的熟人要么关系淡了,要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

她试着拨通一位在京北闺蜜的电话,却迟迟无人接听。

默默收起手机,黎沁站起身想回家,却发现自己迷路了。

这一刻,压抑的情绪终于决堤,她蹲下身,抱膝痛哭。

“成年人的崩溃就是这样吧?连哭都得躲着人。”

正伤心时,头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黎沁抬头,泪光中,孟浩那张带着几分戏谑却又明亮的笑脸映入眼帘。

阳光从他身后洒下,透过泪水的折射,仿佛为他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驱散了她心底的阴霾。

黎沁慌忙起身,背过脸擦干眼泪,强作镇定道:“你怎么跟过来了?”

“怕你不认识京北的路,回头迷路了,特意过来看看。”孟浩说。

“呵!”黎沁撇了撇嘴,“有导航,用不着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