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民心辩唇枪(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最新章节。
启明城中央广场,此刻已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悬挂着“辩天道明格物,论古今鉴兴衰”的巨幅横幅。台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引颈以待。这便是嬴政亲许、典客司主办的“天道与格物”大辩论之现场。阳光刺破云层,照耀着广场上每一张或期待、或疑虑、或激动的面孔,也照见了这场关乎文明走向的思想交锋。
高台左侧,以腹朜为首的格物院代表及支持者正襟危坐,身旁摆放着新式织机模型、改良稻种标本,甚至还有一小台冒着蒸汽的微缩锅炉,以实物彰显“格物”之力。右侧,则是以那位“求真居士”为首的质疑者们,他们面前没有器物,只有堆积如山的古籍经典,散发着厚重的墨香。
张良作为主持,立于台前,声音清越,传遍全场:“今日之辩,不为胜负,只为明理。望诸位各抒己见,以理服人,勿作人身攻讦。请!”
“求真居士”率先发难,他拂袖起身,指向那台微缩锅炉,声情并茂:“诸位请看!此物借水火之力,驱动铁轮,看似巧妙,然其轰鸣作响,黑烟滚滚,岂非扰了天地清静,坏了山川秀美?《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此等机巧之物,正是乱人心智,引人堕入物欲之渊薮!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与器械何异?!”
他言辞恳切,引经据典,瞬间引起了台下不少崇尚“清静无为”者的共鸣,纷纷点头称是。
腹朜缓缓起身,神色平静,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走到那台锅炉前,亲手添了一块煤,蒸汽愈发有力,带动轮轴飞转。“居士忧心天地清静,心系人伦纲常,其情可悯。”他声音沉稳,“然,老夫请问,若无此‘机巧之物’提水灌溉,关中平原万亩良田,何以对抗去岁大旱?若无格物院改良织机,帝国万千子民,何以在寒冬得享暖衣?若畏惧‘五音’而弃钟鼓,我华夏礼乐何以传承?”
他目光扫过台下:“格物,非是纵欲,乃是求生,是发展!认识天地运行之理,运用其力以利万民,此方是顺应天道,而非违背!若一味固守陈旧,畏缩不前,则我华夏文明,与那些湮灭于历史长河、只因一场天灾便断绝传承的古国,又有何异?!”
他的话如同重锤,敲击在许多人心中。台下不少工匠、农夫出身者感同身受,纷纷叫好。
东海,“归墟”秘室。
水镜之上,正实时投射着启明城广场辩论的景象。听着腹朜铿锵有力的反驳,“求真居士”一方似乎落了下风,公输残气得直跺脚:“废物!连个老工匠都说不过!”
沈无咎却神色不变,轻轻摇动着手中的酒杯:“急什么?辩论,从来不是靠道理赢的。”他看向静立一旁的“暗星”,“先生,该你落子了。”
“暗星”微微一笑,那笑容依旧温和,他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符,对着说了几句。片刻之后,辩论现场,异变再生。
台下人群中,一名看似普通的老农突然嚎啕大哭,捶胸顿足:“你们说得轻巧!可俺家的地,用了那新犁之后,头年是增产了,可第二年就板结了!还有那新肥料,烧死了俺的苗!你们格物院赔俺的收成!赔俺的血汗!”他声泪俱下,情真意切,顿时引来一片同情。
紧接着,又有一名自称是“被新工坊排挤失业”的工匠,愤怒地控诉格物院技术推广导致他们这些传统手艺人丢了饭碗,生活无着。
这些看似个体的、悲惨的遭遇,经过巧妙的安排和放大,瞬间将辩论从“天道伦理”的空中楼阁,拉回到了“柴米油盐”的现实困境。质疑的声浪再次高涨,甚至开始有人呼喊“停止格物,恢复旧制”!
高台上,腹朜等人面对这些具体而微的“控诉”,一时难以逐一辩驳,场面陷入被动。
白虎殿,静室。
嬴政与张良、范增(通过投影)也在关注着这场辩论。
“果然来了。”张良面色凝重,“沈无咎避实就虚,不再纠缠大道理,转而攻击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社会成本,煽动底层民众的不满。此招更为阴险,也更难应对。”
范增的投影抚须沉吟:“此乃‘以点破面’之策。个别案例被放大,足以掩盖整体受益的事实。民心如水,易扰难静啊。”
嬴政静静地看着水镜中那混乱的场面,看着那些被煽动起来的面孔,眼神深邃。他并未动怒,反而像是在观察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
“告诉腹朜,”他忽然开口,“不必纠缠于个案真假。让他问在场的,以及天下所有民众三个问题。”
辩论高台之上,正当“求真居士”一方以为得计,台下群情汹涌之际,腹朜接到了来自白虎殿的指示。他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洪钟,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诸位!且静一静!”
广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望向这位墨家巨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