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鸢婚鸣律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最新章节。
黑夫捧着那卷宗,如同捧着圣旨,激动得连连叩首,飞奔而去。
这事很快传到萧何耳中。萧尚书气得吹胡子瞪眼,找到韩信:“韩大将军!你…你岂可擅改律条文牍?!此风一开,如何得了!”
韩信面无表情:“条例为管理,非为绝人情。黑夫乃功臣,所求合情理。此例,可循。”
萧何指着韩信,你了半天,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罚酒三升!下不为例!”
当晚,萧何硬是拉着韩信灌了三升薄酒,韩信面不改色,萧何自己却有点晕乎了。不过,经此一事,“工地婚假”作为特例被记录在案,为日后相关律法的完善,提供了第一个活生生的案例。黑夫与白寡妇,也因此成了“宪章之下,亦有温情”的一段佳话。
(二) 宪章歌大赛
眼见普法歌谣初具成效,张良灵机一动,奏请嬴政批准,在启明城举办了第一届“华夏宪章歌谣大赛”,并设置了不菲的奖金,鼓励各郡县用本地方言、曲调传唱宪章。
消息传出,应者云集。大赛当日,元老院前的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首先登场的是一群楚地学子,他们将宪章条款融入慷慨激越的楚辞,唱得荡气回肠:“兮!田授于口,十年而调!兮!禁止市易,法网昭昭!”
接着是几位吴越女子,用软糯的越语小调,将枯燥的条文唱得婉转动听,仿佛在诉说情话,听得人骨头都酥了半边。
更有来自北疆的草原汉子,抱着马头琴,用苍凉悠长的胡调,将“自卫不为凶”唱出了天地辽阔、快意恩仇的意味。
最令人绝倒的,是来自巴郡深山的一个小队。他们只派出一位干瘦的老农上台,既不唱楚辞,也不歌越调,而是清了清嗓子,仰头发出了一声惟妙惟肖的——“喔喔喔——”鸡鸣!
全场愕然。
紧接着,老农身后那群看似普通的村民,立刻此起彼伏地应和起来,模仿着母鸡“咯咯哒”、小鸡“唧唧唧”的声音,交织成一段极具节奏感的“鸡鸣协奏曲”!而在这奇特的“伴奏”中,老农用川渝方言,节奏分明地念唱起了宪章条文:“天亮了(喔喔喔)——分田了(咯咯哒)——不准卖(唧唧唧)——要自卫(喔喔喔)——!”
这匪夷所思的表演,先让全场死寂,随即爆发出几乎掀翻屋顶的哄堂大笑!连一直维持着法家严肃表情的监察令,都忍不住肩膀耸动,背过身去偷笑。
谁也没注意到,嬴政与张良、范增等人,早已微服混在人群之中。而项羽和虞姬就站在他们不远处,虞姬被“鸡鸣合唱”逗得笑出了眼泪,靠在项羽肩头直不起腰。项羽一边轻拍她的背帮她顺气,一边拿起手中的折扇,小心翼翼地为她遮挡阳光,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官员偷偷瞥着这一幕,纷纷移开目光,心里暗自腹诽:“项元帅这狗粮,撒得也太猝不及防了!”
嬴政看着这荒诞却充满生命力的表演,又瞥了眼不远处温情脉脉的项羽夫妇,脸上先是错愕,随即嘴角越来越弯,最终化为一声低沉而愉悦的轻笑。
“赏。”他对着身边侍卫低声吩咐。
很快,一枚黄澄澄的金饼被送到了那还在擦汗的老农手中。老农和他的“鸡鸣合唱团”目瞪口呆,随即狂喜地跪地谢恩。
大赛在欢声笑语中落幕,“鸡鸣版宪章歌”一举成名,迅速风靡帝国乡野。法律的条文,竟能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自此,田间地头,山野乡村,时常能听到百姓用各种腔调对唱宪章歌,仿佛那不是冷冰冰的律法,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令人惊奇的是,各地上报的民间私斗事件,竟随之明显下降——或许,当律法变得可亲可唱时,遵守它也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春风里,纸鸢高飞,牵动着新兴的金融纽带;工地上,有铁律亦有柔情,孕育着新的希望;乡野间,鸡鸣犬吠皆成律歌,教化着淳朴的民心。
嬴政站在宫阙高处,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心中了然。制度的骨架需要法律的钢筋支撑,而要让这骨架血肉丰满,却离不开这市井的烟火、人情的温度,以及那看似荒诞却蕴含着无限活力的民间智慧。
帝国的车轮,就在这纸鸢线、婚嫁聘、鸡鸣律的交响中,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