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暗流汹涌,郭嘉遗计(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绿林山的一场“会猎”,最终在骤雨和无声的硝烟中仓促收场。没有预想中的箭矢交锋,却进行了一场更为凶险的意志与谋略的较量。林凡的强硬回绝与周瑜的被迫退让,如同一道清晰的裂痕,刻在了孙刘林三方联盟的表面。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向各方势力的案头。
荆北大营拔营返回襄阳,虽士气高昂,但林凡心中并无多少轻松。他知道,以周瑜的心性,绝不可能就此罢休。表面的平静之下,必然是更深的算计与更激烈的暗流。
果然,返回襄阳不过数日,来自各方的情报便如同雪片般汇集到林凡的书房。
“暗羽”从江陵传来密报:周瑜回到江陵后,虽未立刻调兵遣将,但其水军巡弋范围明显扩大,已多次逼近荆北控制的汉水水域,与邓义的水军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对峙和摩擦。同时,周瑜加紧了与荆南交界处少数摇摆城池的联络,许以重利,试图从南面对荆北进行战略包围。
来自许都的密报则显示,曹操在潼关受挫后退回邺城,虽未有大动作,但其麾下谋士集团对荆襄局势的关注度急剧上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卧病已久的军师祭酒**郭嘉**,在病榻上向曹操呈递了一份关于荆襄局势的密奏。
“郭奉孝……”林凡看着这份语焉不详、但明确指出“郭嘉有密计呈于曹操”的情报,眉头紧锁。这位号称“鬼才”的谋士,即便在生命垂危之际,其智谋也绝不容小觑。他的“遗计”,会是什么?
“军师,郭嘉此计,必是针对我等与江东之矛盾!”庞统放下手中的茶盏,沙哑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曹孟德新败于潼关,元气未复,短期内无力大举用兵。其最乐见的,便是我等荆襄内斗,两败俱伤!郭嘉之计,恐是火上浇油,欲使我与周瑜早日刀兵相见!”
徐文点头赞同:“士元所言极是。曹操乃当世枭雄,最善利用对手矛盾。如今周瑜新得江陵,气焰正盛;我军立足荆北,寸土不让。双方针尖对麦芒,只需一点火星,便可引爆战端。郭嘉之计,恐怕便是这颗火星!”
林凡沉默着走到巨大的荆州舆图前,手指在襄阳、江陵、许昌之间缓缓移动。庞统和徐文的分析,与他心中的预感不谋而合。曹操和郭嘉,绝不会放过这个坐山观虎斗的天赐良机。
“文若,加派斥候,严密监视曹军动向,尤其是南阳北部、汝南方向的曹军兵力调动,哪怕是最微小的异动,也需立刻报我!”
“士元,动用我们在许都的所有关系,不惜代价,查清郭嘉密奏的具体内容!”
“另外,”林凡目光锐利,“传令各地守将,外松内紧,加强戒备,尤其是与江东接壤的汉水沿线及南部边境,严防周瑜铤而走险,或曹操暗中挑唆!”
一道道指令发出,荆北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应对着来自东方和北方的潜在威胁。
就在林凡全力应对周瑜与曹操可能联手施加的压力时,荆北内部,一场关于未来战略方向的激烈辩论,也在郡守府的议事厅内展开。
以周卓、邓义为首的大部分将领,主张采取更强硬的姿态,甚至主动出击,趁周瑜在江陵立足未稳,先发制人,夺回战略主动权。
“军师!周瑜小儿欺人太甚!咱们不能老是忍着!”周卓声若洪钟,挥舞着拳头,“他有水军,咱们现在也有!他有精兵,咱们的新军也不差!与其等他打过来,不如咱们先打过去!拿下江陵,则荆襄尽在掌握!”
邓义也附和道:“周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曹操新败,无力干预,正是我军解决江东这个肘腋之患的大好时机!若能夺取江陵,则我军水陆兼备,进可攻,退可守,大势定矣!”
他们的主张,代表了许多军中少壮派渴望建功立业、打破僵局的心态。
然而,以徐文、庞统为首的文官谋士集团,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徐文捻须反驳道:“伯勇、邓义将军勇武可嘉,然则,战争非儿戏。周瑜乃世之名将,江陵城坚,江东水军更是天下无双。我军虽强,然新军初成,水军更是远逊江东,劳师远征,攻坚不下,若陷入僵持,则北方曹操必趁虚而入!届时,我军将陷入两面作战之绝境!”
庞统更是嘿嘿冷笑,直接点破了关键:“打江陵?凭什么打?就凭一腔血气?周瑜在江陵经营数月,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我军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水军弱势,如何保证必胜?即便惨胜,我军亦将元气大伤,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北面的曹操和南面的刘备?此乃取死之道,绝非明策!”
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林凡,语气转为深沉:“军师,统以为,当此之时,我军战略,仍应以‘固本培元,联刘抗曹’为主。周瑜虽咄咄逼人,然其亦有其内部掣肘(如孙权猜忌、张昭等主和派),未必敢真与我军全面开战。我等只需稳守疆界,示之以强,同时加紧与刘备之盟好,深化内政改革,待我军水军成型,国力更盛,届时再图江东,方为万全之策!”
两派意见激烈交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端坐主位,一直凝神倾听的林凡。
林凡的手指在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仿佛在权衡着每一种选择的利弊。他理解周卓等将领求战的心情,也深知庞统、徐文的老成谋国。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坚定:“伯勇求战之心,乃将士本色,凡甚慰之。文若、士元老成谋国之言,更是金玉良策。”
他先肯定了双方,随即话锋一转,斩钉截铁道:“然,凡意已决。此刻,绝非与江东全面开战之机!”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襄阳:“我军根基在荆北,核心在襄阳!一切战略,当以巩固和发展我荆北自身为第一要务!周瑜陈兵江陵,固然可虑,然其势虽强,却有其极限。曹操新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仍是我等心腹大患!若此时与周瑜拼个两败俱伤,则正中曹操下怀!”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卓等人:“诸位将军渴望建功,凡岂能不知?然功业可分大小。练兵秣马,保境安民,使我荆北固若金汤,百姓安居乐业,此乃不世之大功!待我水军强大,国力鼎盛,届时,无论是东出江陵,还是北定中原,皆由我等从容抉择!何必急于一时,行险侥幸?”
他又看向徐文和庞统:“然,固守绝非怯战,更非示弱。对周瑜之挑衅,需以更强硬之姿态回击!伯勇,邓义,你二人负责的汉水防务,需再加强!江东船只,若敢越界挑衅,警告无效者,可予以击沉!我要让周瑜知道,我荆北的防线,针扎不进,水泼不透!”
“同时,与刘备之盟约,需立刻升级。我意,可邀请诸葛亮,前来襄阳,共商组建‘荆襄联防’事宜,明确彼此义务与界限,共抗周瑜之压迫!”
“对内,新政深耕,工坊扩产,水军操练,一刻不可松懈!尤其是水军,我将亲自督导,倾注资源,务必在一年内,形成可与江东水军一较高下之骨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