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技术壁垒,巧妙分享(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好!”林凡重重一拍手,“此外,我们还要主动‘献上’一些‘新技术’。”
他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比如,一种‘效率极高’的炼铁法——需要特定品相、只有宛城周边才大量出产的‘独眼青’石炭,以及一套极其复杂、耗能巨大的‘水排’鼓风系统。再比如,一种‘更耐磨’的甲片淬火术——需要加入一种生长在伏牛山深处的‘黑浆果’汁液…总之,要多献,主动献,献那些看似先进、实则脱离南郡特定条件就无法复制,或者成本高昂到难以承受的‘技术’!”
他要让刘表得到的,是一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甚至可能拖累自身军工体系的“鸡肋”技术!要让襄阳的将作营,陷入无休止的、试图破解和改良这些“缺陷技术”的泥潭之中!
计划迅速而秘密地执行下去。墨家三位大师与老工匠们闭关数日,精心炮制出了一整套足以以假乱真的“技术壁垒”套餐。
数日后,一支由数名“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老工匠带领的“技术交流团”,带着几大箱“珍贵”的图纸、工艺说明以及部分“样品”,怀着“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襄阳的道路。
与此同时,南郡郡守府也“如期”向州牧府上报了“削减兵员、紧缩开支”的初步方案:计划裁撤郡兵两千人(实为转入地下编制),削减各项开支三成(通过做账实现),并暂停了数项“非必要”的工程(一些面子工程)。
襄阳州牧府。
蒯越仔细审阅着南郡送来的回文和“技术资料”,眉头微蹙。对方的姿态无可挑剔,甚至主动献上了更多技术,但…
他召来了州牧府的首席工匠大师,令其查验南郡送来的图纸和样品。
数日后,工匠大师回报:“禀别驾,南郡所献之术,确有些巧思,尤其那弩机结构,颇为新颖。那‘雷火’配方,亦似有其理。然…细究之下,问题颇多。其弩机部件过于精巧,磨损极快,且精度调整困难;‘雷火’之物极不稳定,危险性大,且威力似不如传闻中之巨;其所荐之新炼铁法、淬火术,所耗甚巨,且依赖特产物料,恐难推广…依小人看,似是其工匠技艺未精,或南郡物料所限,未能尽善其功。”
蒯越听完,沉吟不语。这结果,似乎印证了林凡之前“工匠殉国、技艺残缺”、“郡小民贫、物料不济”的说法。对方看起来确实毫无保留,只是技术本身存在缺陷。
“依你之见,可能改进?”蒯越问道。
“改进…需耗时日,且需大量试错,耗费钱粮…能否达到南郡所言那般效果,犹未可知。”工匠大师面露难色。
另一边,蔡瑁则更关心兵员削减的核查。他派出的亲信军官回报:南郡军营确实空了不少,士兵名册上也勾销了大量名字,市面可见不少被“裁撤”的士卒流落街头,怨声载道(实为演技)。府库开支账目清晰,大幅缩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切看起来,南郡确实在“忠实”地执行州牧府的指令,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态度是好的。
刘表听着蒯越和蔡瑁的汇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看来,这林凡和刘擎,倒是识时务之人。”蔡瑁撇撇嘴,似乎有些失望没能抓到把柄。
蒯越却缓缓道:“是否真识时务,尚需时日观察。其技术虽瑕疵颇多,然亦可见其工匠颇有巧思。或许…可令其继续钻研改良,定期将成果报备州府。至于削减兵员开支,需持续监督,防止其阳奉阴违。”
老成持重之策,既保持了压力,也给了对方一丝空间,继续观察。
于是,州牧府对南郡的回复,变得不痛不痒:肯定了其“忠顺之心”,勉励其“继续钻研军械,为州效力”,并要求“按期汇报削减进度及技术改良情况”。
一场看似雷霆万钧的危机,似乎暂时被林凡以这种巧妙而“窝囊”的方式化解了。南郡的核心技术优势得以保全,军事力量也通过“李代桃僵”之计隐藏了起来。
宛城郡守府内,得知襄阳反应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暂时瞒过去了。”刘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心有余悸。
徐庶叹道:“虽如此,我等日后却需更加小心。蒯越并未完全放心,只是暂时找不到破绽。且我南郡在刘表心中,恐怕已彻底挂上了号。”
林凡点点头,脸上并无太多喜悦。这种通过“自污”、“示弱”来换取生存空间的方式,并非长久之计,而且极其被动。
“技术壁垒只能拖延时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实力对比。我们必须更快地发展,更快地强大到让他们即使知道真相,也不敢轻举妄动!”林凡沉声道,“屯田要加速,工匠要培养,墨家之术要更深地融入,骑兵要练成,地下的隐患…必须尽快解决!”
正在这时,书房门被推开,禽滑厘一脸疲惫却带着一丝兴奋地走了进来。
“林长史,地下那处被触发的节点,经过连日引流和压制,情况已暂时稳定,毒气不再外溢,地动也已平息。”禽滑厘先是汇报了一个好消息,但随即语气又凝重起来,“然而,在稳定该节点的过程中,我等对其构造原理有了更深了解。此物…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可怕。”
他拿出一张新绘制的、极其复杂的结构图:“其并非孤立设置,而是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城的网络!各节点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诡异的联动机制。更令人不安的是,根据其机括运转的规律和几种核心材料的衰变程度推断…”
禽滑厘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让林凡毛骨悚然的推断:“这个庞大的毁灭装置,其最初埋设的时间,可能远在刘表入主荆州之前,甚至…可能在黄巾之乱前!其最初的目标,恐怕也并非是针对现在的我等。埋设者所图…极大!”
林凡接过那张复杂得令人头晕的图纸,心中骇浪滔天。
黄巾之乱前?那是什么年代?谁埋下的?最初的目标是什么?阴阳家…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而几乎与此同时,一名“暗羽”成员送来了一份关于北方战局的最新情报。
情报显示,曹操在兖州彻底击败了吕布和流窜的黄巾军,地位日益稳固。而袁术在南阳,似乎并未因新野之败而收敛,反而加紧了“僭越”的准备工作,各种祥瑞频出,登基称帝的谣言甚嚣尘上。
更重要的是,情报末尾提及:曹操麾下谋士郭嘉,近日曾秘密前往颍川,似与某些人有过接触…
林凡看着情报,又看看手中那诡异的地下网络图,再想到郭嘉之前那意味深长的“北地春迟”,一个模糊而惊人的猜想,逐渐在他脑中浮现。
难道这地下之物…郭嘉…曹操…甚至更早的布局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乱世的棋盘,似乎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庞大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