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石韬治政,民心思安(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其三,询“兖州曹孟德赠马”之事,询问“曹刘素无往来,何以忽赠重礼?其间可有信使往来?所谈何事?”,要求“具实以报,勿得隐瞒”。

其四,令南郡“鉴于此次损耗巨大,当以休养生息为重”,要求“上报郡兵员额削减计划及府库开支紧缩方案”,并“暂缓一切非必要之工程及军械打造”。

这道公文,看似询问,实则字字机锋,充满了不信任和咄咄逼人的试探!尤其是对“雷火”技术和曹操赠马的追问,更是直指核心敏感之处!而要求削减兵员、紧缩开支,更是釜底抽薪之策!

刘擎气得脸色发白:“岂有此理!刘景升欺人太甚!我等拼死血战,他不予援手便罢,如今竟似审问罪囚一般!”

徐庶面色凝重:“此必是蒯越之手笔。其人心思缜密,手段老辣。此番询问,一是探查我方虚实,尤其是‘雷火’之秘;二是离间我等与曹操关系,或至少留下记录,以备将来构陷;三则是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削弱我方实力。若我等应对不当,后患无穷。”

如何回应这道公文,成了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如实上报?核心机密必然泄露。虚报隐瞒?一旦被查出,便是欺瞒上官的大罪。搪塞敷衍?蒯越那关绝对过不去。

另一股暗流,则来自内部地下。

禽滑厘的秘密探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带来了更惊人的发现。这一日,他悄然来到林凡书房,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林长史,”禽滑厘的声音压得极低,“地下那些‘地火’装置,分布范围之广,结构之阴毒,远超想象。并非仅仅针对府库街道,其核心节点,竟大多位于城内各处水井之下!”

“水井?”林凡心中一寒。

“正是。其设计极为歹毒。”禽滑厘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一旦触发,不仅会引发地火爆炸,更会炸毁水井,污染水源!届时,整个宛城将同时陷入火海与缺水之境,人心惶惶,不攻自破!此等手段,绝非寻常势力所能为,亦非只为破坏,更像是一种…彻底的毁灭和惩罚。”

“而且,”禽滑厘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根据其埋设手法、机括构造的某些独特印记以及所用几种罕见材料的来源追踪,几乎可以确定,布置此物者,与荆襄之地一个早已消亡多年的学派——‘阴阳五行家’的某一支脉有关。这一支脉,据说早年曾投效某位荆州豪强,但其后便销声匿迹,没想到…”

阴阳五行家?荆州豪强?

林凡的脑海中,瞬间闪过蔡瑁那张骄横的脸,以及蒯越那深不见底的眼神。

难道是他们?

他们早在多年前,就在宛城埋下了这毁灭的种子?

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来自襄阳的冰冷诘问如同一把悬顶之剑,而脚下这座城池深处埋藏的毁灭隐患更是令人寝食难安。内外交迫之下,林凡感到巨大的压力。

然而,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石韬却带来了一个稍稍令人安慰的消息。

经过一系列果断的民生政策,宛城及周边地区的秩序迅速稳定下来,物价趋于平稳,流民得到安置,民怨得以舒缓。更重要的是,郡府的威信在这场危机中不降反升。

这一日,郡守府外,忽然来了数十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代表宛城及各乡县百姓,抬着几瓮自酿的村酒、几只肥羊,请求面见刘太守和林长史。

刘擎和林凡闻讯出府。为首一名老者颤巍巍地上前,躬身行礼,老泪纵横:

“太守大人,林长史!小老儿等代表宛城百姓,谢过大人活命之恩!若非大人及时平抑粮价,整治奸商,以工代赈,我等小民早已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如今战乱稍息,大人又秉公执法,为我等小民主持公道!此等恩德,宛城百姓永世不忘!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望大人务必收下!我等愿誓死追随太守大人,守卫家园!”

身后众多百姓也纷纷跪倒在地,高声附和,神情真挚而激动。

刘擎何时见过这等场面,一时间手足无措,眼眶也有些湿润,连忙上前扶起老者:“老人家言重了!守土安民,乃本王与本官分内之事!快快请起!诸位乡亲的心意,本王与林长史心领了!这些礼物,还请带回…”

林凡在一旁看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朴实的百姓,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宁的生活。谁能为他们带来安宁,他们便拥护谁。这份沉甸甸的民心,或许才是乱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坚实的根基。

他上前一步,温声道:“诸位乡亲厚意,我等感激不尽。礼物不便收受,但诸位乡亲的信任与支持,便是对我等最大的奖赏。请诸位放心,只要我林凡与刘太守在一日,必竭尽全力,保南郡一方平安,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好一番抚慰,才将感恩的百姓们劝回。

看着百姓们离去时那充满希望和信任的背影,刘擎深吸一口气,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之前的郁闷和愤怒也消散了不少。

“先生,民心可用啊!”

林凡点点头,目光却再次变得深邃:“民心是根基,但豺狼不会因民心所向而收起爪牙。襄阳的诘问,地下的隐患,仍需我等谨慎应对。”

他转身对徐庶道:“元直兄,蒯越的公文,需字斟句酌,谨慎回复。‘雷火’之事,可推说乃战时应急之法,工匠已于战中伤亡,配方遗失,仅有成品少许,已用于破敌,现已耗尽。曹操赠马之事,可坦言对方使者突然到来,放下马匹便走,并未多言,我等亦不知其深意,为免激化矛盾,暂且收下,并已备下回礼(可挑选一些荆州特产送往兖州,礼尚往来),以示并无私通。至于削减兵员开支…可诉苦陈述困难,请求州牧体谅,暂缓执行。”

这是一种拖延和模糊化的策略,虽不能完全消除怀疑,但至少不至于立刻授人以柄。

“那地下之事…”徐庶低声道。

“继续秘密排查,由禽滑厘先生主导,优先摸清所有水井下的装置,寻找安全拆除或控制的方法。同时,”林凡眼中寒光一闪,“暗中调查那个‘阴阳五行家’支脉的一切信息,以及他们当年与荆州哪些豪强有过勾结。此事…或许能成为我们反击蔡瑁甚至蒯越的一把利刃。”

安排完这一切,林凡独自一人走回书房。他从怀中取出那枚墨家矩子令,在指尖摩挲。

矩子令上的刻度在灯光下若隐现,那“规天矩地”四个字,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也承载着巨大的责任。

规天矩地,丈量天下…

不仅仅是疆土,更是人心,是秩序,是这乱世中的一条生路。

而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欧冶凡那张被炉火熏得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之色,走了进来。

“林长史,你让我们琢磨的,关于这批新到的河曲马如何最大化利用,俺和老焠、老厘他们有点新想法…”欧冶凡搓着手,眼中闪烁着工匠特有的狂热光芒,“或许…可以试试打造一种新的东西,一种能让骑兵冲起来像墙一样推进的东西…”

林凡心中一动:“哦?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