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墨守非攻,奇技破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宛城郡守府门前,火把噼啪作响,映照着数十张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的面孔。那十几辆覆盖着厚重油布的牛车,如同沉默的巨兽,带来了绝境中的希望,也带来了未知的变数。
“精铁三千斤!猛火油五十桶!”石韬带着几名小吏快速清点着墨家子弟带来的物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些正是目前前线最急需的!尤其是那五十桶纯度极高、色泽黝黑的猛火油,其品质远胜郡府库存和民间收集的土制火油,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快!立刻组织人手,将铁料送往匠作坊,火油直接装车,由最新一批民夫运输队立刻送往新野!一刻不得延误!”林凡强压心中的激动,迅速下令。这些基础物资能解燃眉之急。
然而,他的目光更多是落在那些墨者身上,尤其是为首三人以及他们身后那些被油布严密覆盖、形状奇特的货车。墨家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原材料。
“欧冶先生,”林凡看向那矮壮精悍的领头墨者欧冶凡,郑重拱手,“前线战事吃紧,每一刻都有将士伤亡。凡恳请诸位大师,施展妙手,助我南郡渡过此劫!凡在此代全城军民,拜谢诸位!”说着,他竟真的要躬身行礼。
欧冶凡一步上前,稳稳托住林凡的手臂。他的手劲极大,布满老茧的手指如同铁钳。“林长史不必如此!”他声音洪亮,带着工匠特有的直爽,“矩子令既出,吾等墨者自当效力。助守御,止攻伐,本就是我墨家之道。时间紧迫,虚礼就免了!请立刻带我去匠作坊,我需要查看你们现有的器械、炉火和工匠水平。这些车辆,”他指了指那些盖着油布的货车,“需一处僻静、宽敞、临近水源且远离民居的场地,立刻就要!”
“好!”林凡毫不拖泥带水,立刻对石韬道:“石先生,你亲自安排,将城东旧校场清理出来,划给墨家诸位使用,所需人手物资,一律优先供应!任何人不得窥探打扰!”
他又对徐庶道:“元直兄,你带欧冶先生去匠作坊,所有工匠听从欧冶先生调遣!告知他们,欧冶先生及其弟子所言,便如我亲令!”
命令迅速被执行下去。墨家子弟立刻分为两拨,一拨以欧冶凡为首,跟着徐庶直奔人声鼎沸、炉火熊熊的匠作坊;另一拨,则在那位身上带着硫磺味道的清瘦墨者和背着巨大工具箱的沉静墨者带领下,跟着石韬,押送着那些神秘的货车,赶往城东旧校场。他们行动迅捷,沉默寡言,却效率极高,显示出极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刘擎看着这一幕,仿佛在梦中。这些突然出现的、行事古怪却透着强大专业气息的墨者,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先生,他们…真能创造奇迹吗?”
林凡目光追随着远去的墨者,沉声道:“主公,墨家之学,重于实践,精于工巧。他们或许不能凭空变出千军万马,但他们带来的‘方法’和‘技术’,或许能让我们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十倍、百倍的威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无条件信任他们,并提供一切支持!”
郡守府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氛围中除了之前的焦灼,更多了几分期待和好奇。
匠作坊内,热火朝天。欧冶凡一进入,如同猛虎入羊群,原本嘈杂的环境瞬间安静下来。他目光如电,快速扫过在场的工匠、炉火、风箱、铁砧以及半成品的箭簇、枪头。
“停!全都停下!”欧冶凡洪亮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敲打声。
工匠们都愕然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矮壮汉子。
欧冶凡不理众人目光,径直走到一座炼铁炉前,观察了一下火色,又用手扇闻了一下烟气,眉头紧皱:“火力不匀,炭石杂质太多,鼓风不力!这般炼出的铁,脆而易折,如何打造强弓硬弩?”
他又拿起一个刚刚锻打好的箭簇,用手指弹了弹,放在耳边倾听回声,摇头:“淬火时机不对,韧性不足!这样的箭矢,穿透皮甲已是勉强,遇铁札甲必崩!”
工匠头领有些不服气,嘟囔道:“这位先生,我等已是郡中最好的工匠了,历来都是这般…”
“历来如此,便是对的吗?”欧冶凡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目光锐利,“墨者欧冶凡,奉林长史令,暂管此地!所有人听我号令:第一,立刻更换所有炭石,选用青冈木烧制的白炭!第二,改造鼓风囊,加大风力,我会让弟子绘制图样!第三,所有淬火用水,需加入少量盐巴和特定药草(他报出几个名字),比例由我弟子掌控!第四,箭簇打造模具全部重做,按我带来的新样式!”
他语速极快,命令一条接一条,不容置疑。随他而来的十几名墨家弟子立刻分散开来,有人开始指挥更换燃料,有人拿出奇特的工具测量炉温,有人开始在地上绘制鼓风囊的改造草图,有人则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取出一些打磨极其精细的钢制模具。
宛城的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但见徐庶在一旁点头确认,又看到墨家弟子展现出的专业和高效,只得压下疑虑,依言行事。很快,匠作坊在墨家子弟的指挥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和精准的方式重新运转起来。炉火变得更加炽白,风箱的呼啸声更加有力,叮当的锻打声也变得更加密集而富有节奏。
欧冶凡亲自示范新的叠打锻造法和淬火技巧,打造出的箭簇寒光闪闪,刃口锋利,韧性十足。他带来的模具,更是能快速、批量地生产出规格完全统一的箭簇、弩机零件,大大提升了效率和质量!
“天工开物…”一名老工匠看着手中那支新打造出的、远超以往水平的箭矢,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
与此同时,城东旧校场已被严密戒严。石韬调来了最可靠的郡兵守卫,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校场内,油布被掀开,露出了货车上的“惊喜”。
那并非寻常军械。有结构复杂、需要多人操作的大型弩机骨架,其滑轮和绞盘系统远超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有大量密封的陶罐,里面不知装着什么;有成捆的、经过特殊处理的坚韧竹管和皮革管;还有许多众人完全看不懂的、由金属和木材巧妙结合的奇特构件。
那位身上带着硫磺味的清瘦墨者,名叫公输焠(虚构名),正指挥弟子和调配来的民夫,小心翼翼地组装着那些大型弩机。而那位背着巨大工具箱的沉静墨者,名叫禽滑厘(借用历史名,此应为后代或同姓名者),则打开了他的工具箱,里面是琳琅满目、精巧无比的各式工具:规、矩、绳、秤、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奇特仪器。他开始在校场上勘测地形,计算距离和角度,并指导民夫挖掘特定的坑道和布置发射阵地。
“公输先生,禽滑先生,这些是…”石韬看得眼花缭乱,忍不住问道。
公输焠头也不抬,专注于调试一架弩机的弓弦,淡淡答道:“守城之器,‘雷火弩’,‘地涌泉’而已。林长史既需求‘惊喜’,吾等自当尽力。”
他的语气平淡,却让石韬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和…期待。
新野城下,战况愈发惨烈。
得到了安众守军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短暂喘息,以及宛城通过新开辟小道艰难输送来的少量补给(包括墨家带来的第一批精良箭矢和猛火油),高顺又艰难地支撑了两天。
但张勋显然被彻底激怒了。他一面分兵扑灭了后营的火势(损失了大量粮草和攻城器械),一面从后方调来了更多的生力军和补充的器械,攻势更加疯狂。新野城墙已是千疮百孔,多处出现坍塌迹象。守军伤亡过半,活着的也个个带伤,疲惫到了极限。
高顺本人左臂也被流矢所伤,只是简单包扎,依旧死战不退。他知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将军!西面城墙又塌了一段!弟兄们快堵不住了!”一名浑身是血的校尉踉跄跑来报告。
高顺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嘶哑道:“让预备队顶上去!把所有火油都集中到缺口!准备…巷战!”
就在这即将城破人亡的最终时刻,宛城方向,最后一支,也是最为庞大的运输队,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突破了袁军游骑的层层拦截,将一批至关重要的物资,送到了伤痕累累的新野城中。
除了大量的箭矢、兵刃、伤药,还有十几名奉命前来的墨家子弟,以及数辆用牛车拉着的、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奇特物件。
带领这批墨家子弟的,正是欧冶凡的一名亲传弟子。他找到高顺,递上林凡的亲笔信。
信很短:“高将军,坚持最后一日!墨家兄弟携破敌利器至,依计行事,胜负在此一举!凡在宛城,静候捷音!”
高顺看完信,又看向那几名虽然年轻却眼神沉稳、正在迅速检查那几辆牛车上物事的墨家子弟,死寂的心海中,猛地掀起一丝波澜。
“需要我做什么?”高顺言简意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