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策安民,根基初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最新章节。
整个三县之地,仿佛一潭死水被注入了活力,开始缓慢却坚定地复苏。
然而,改革绝非一帆风顺。
“招流亡”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刘擎顶住压力,开仓放粮,甚至拿出部分缴获和赏赐,又通过“劝工商”换来部分物资,才勉强支撑,但库存肉眼可见地飞速下降。
“兴屯田”触动了地方豪强的利益。虽然用的是无主之地和查抄之地,但仍让一些豪强感到不安和嫉妒,暗中散布流言,诋毁新政,甚至唆使家丁骚扰屯田点。
“劝工商”则受到旧有胥吏的暗中抵制,他们习惯了卡拿索要,如今减免税赋、规范流程,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几日,刘擎忙得焦头烂额,一方面要应对郡府可能的质询(毕竟大规模动用官粮需要报备),一方面要平息豪强的怨气,还要处理屯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
但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政治手腕,在林凡打下的基础上,软硬兼施。对豪强,既拉拢安抚,又严厉警告,抓住两个跳得最凶、确有劣迹的,当众惩处,以儆效尤。对胥吏,则严明法纪,同时提高其正当俸禄(从屯田和工商收入中支出),恩威并施。
虽然艰难,但三策还是在磕磕绊绊中推行了下去,并且初见成效。荒地被开垦,禾苗被种下,工坊冒出烟火,市集有了人气……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开始在饱经创伤的土地上滋生。
一月之后,林凡、周卓率军凯旋。
他们成功击溃了那支三千人的溃兵,斩首数百,俘获千余,自身伤亡却控制得极低。徐凡在战斗中表现勇猛且机智,立下战功,初步证明了自身价值。
当大军返回安阳地界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道路虽依旧坎坷,但已被简单修整过。沿途可见新开垦的田地,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摇曳。昔日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田地里辛勤劳作、虽然清瘦却神色平和的农人。甚至能看到一些小商贩在路边摆摊。
“这……这是安阳?”周卓挠着脑袋,一脸茫然。
徐凡等新投之人更是面露惊异,他们对刘擎、林凡的评价瞬间又高了几分。
林凡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刘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回到安阳城,迎接他们的是更加热烈的欢呼。刘擎亲自出城相迎,兄弟二人把臂言欢,皆是感慨万千。
听完刘擎讲述这一月来的艰辛与成效,林凡郑重道:“公子辛苦了。内政之事,繁琐艰难,尤胜战场搏杀。然此乃根基,根基牢固,方能枝繁叶茂。”
刘擎笑道:“若非先生留下三策,擎亦是无从下手。如今屯田初兴,流民渐附,工商复苏,库中虽空,然秋后便有收获,届时……”
他的话还未说完,又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信使滚鞍下马,气喘吁吁地送来一封来自郡府的紧急公文。
刘擎接过一看,脸色微变。
“太守急令,”他沉声道,“言雒阳朝廷有使者将至本郡巡视黄巾平定后的情况,命各县长官及有功将士,即刻前往郡治宛城集结候见!特别点名……要我与你同去。”
朝廷使者?!
点名要见刘擎和林凡?
众人刚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
这无疑是莫大的荣耀和机遇,但福兮祸所伏,谁也不知道这场“觐见”是福是祸。郡内那些眼红他们升迁的势力,会趁机发难吗?朝廷使者又会如何看待他们这支迅速崛起的“地方武装”?
刚刚稳定的根基,似乎又要面临新的、来自更高层面的风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