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震惊甲方一整年!乙方出资四千万做烂尾项目?(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公司搞出光刻机,员工逼我当首富》最新章节。
得到蒋新松的肯定后,王希倒吸了口凉气。这个初苗公司的新老板,马总,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人啊!
四千万,这都比他之前整个项目投入都高了啊!
而且,看样子,这四千万,还是单纯购买设备的,连人工费用都没算上!
初苗公司……马总……他这是打算研制行业先进的单晶应力检测仪啊?
很快两人走到一台已经组装好的设备面前,蒋新松看着还在组装的工程师,询问道:“李泽东,怎样了,这台设备的问题都找着了吗?”
一名膀大腰圆的机械工程师从台子里钻出来,满头大汗的说道:“蒋工,基本已经找到所有问题。”
“平台的精度不够,探测器的帧率不够,X射线的光源不准。”
蒋新松皱着眉头,继续问道:“意思是除了三维相机,其他都不能直接用?”
“是的,三维相机他们用的海康的,还是挺可以。张雪那边测试过了,没问题。”李泽东点头答道。
“我记得这机械的精度差了0.5,能调整到0.01mm吗?”王希看着工程师,开口问道。
这个设备是他经手的,自然情况更清楚一些。
李泽东看着王希,摇了摇头,“够呛,我用跟踪仪测过,我感觉他的零件做的就不标准,但是具体的偏差值,还没算出来。”
“能不能尽快调出一台使用?我们马上就需要测试大量的单晶叶片了。”王希有些着急的看着蒋新松问道。
这也是他这次亲自南下的原因,空军那边新战机的材料检测马上就要开始,可是现在还没有能使用的单晶应力检测。
“这不太好办啊,”蒋新松摇了摇头,说道:“如果实在是着急的话,只能将机械误差放宽,从计算误差中找补回来。”
王希也认真的思考,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误差算法是怎么回事。
机械的误差调整困难的情况下,稍微放宽也是可以,但是对于后面的数据处理,就极其严苛。基本上没有误差的空间。
“蒋工,我觉得这不太好搞。”王希为难的说道,“我处理过后面的应力计算流程,即使是使用Matlab,也达不到除去机械误差的效果。而且,这次检测的材料,不能用外国的软件计算参数。”
“嗯,我了解。”蒋新松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不过,我们后面对于数据处理,已经将误差压缩到很小的值。”
王希一懵,不解的问道:“啊?蒋工,你们重构了软件的算法吗?”
要知道,先前初苗公司写的那个还不能跑的软件,后面处理应力部分的代码就是他亲自写的。他对自己的代码水平还是有清楚认知的。
虽然能用,但是误差还是比较大。
“是的,我们使用Python将计算应力的流程全部重新写了一套计算算法。”蒋新松肯定的说道,“现在的计算流程,能够允许机械误差在0.1mm的时候,也能准确的测算出结果。”
“这……”王希吃惊的看着蒋新松。
这几乎就是说,他们重新写的应力计算过程,几乎不存在误差了啊!
这也太牛逼了吧……初苗公司还有这么专业的工程师?
王希惊讶,毕竟,他可是钻研了几年这个方向才深刻理解这个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