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后也是开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带上学习系统回到小学嘎嘎乱杀》最新章节。

忙了大半年,新公司正式开业,起名为成学,取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陈施欢忙得和陀螺一样,学业和事业两手抓,有时累了就直接睡公司。

季许执抽空会来公司看她,替她捏捏肩,陪她吃个饭,他没劝她休息,他知道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再过了半年,公司稳定下来,陈施欢才慢慢有了喘息的时间。

她开始规划公司未来发展,推出了成学独有的线上教育平台,与辉光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帮助各类型的学生更好地学习。

很快这一决策有了巨大反响,成学稳步冲进行业顶尖位置。

那年,她入选二十世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五位企业家。

她有了资本和名气,转而成立了“萤光慈善基金会”,个人捐赠五个亿,用于落后偏僻山区建立希望小学和修路通电。

还不够,她组织“一分钟刷题”活动,下载成学APP,每天刷题一分钟答对的题数,可转换成相应金额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第二年,她担任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会长。

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转为成学教育集团,她任为董事长,总裁。

她提出新想法,用科技代替人下乡,去往偏僻地区教学,但由于各方面不成熟,无法落实到位,提议被驳回。

她转头开始研究国内有关科技技术。

老师下乡又苦又累,还不能保证人身安全,隔两年换一波并不稳定,学生也学习不好。

如果换作机器人去教学呢?

机器人只要和她签订协议,也可以有系统buff加成,通过远程操控,播放教学视频和简单答疑并不成问题。

单一地经济救助无法从根本上扶贫,还是要学东西,读书学知识什么时候都不会错的。

既要给外在帮助也要提高他们内在精神世界,内外结合,才真的能帮助他们。

可是机器人这块,技术还未突破达到她想要的标准。

她联系了几个国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实在不行,她自己从零开始造一个。

飞往美国,在一群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面前,陈施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先是惊讶,然后表示很欣赏,对她大为夸赞。

有个大胡子专家感兴趣,他说自己有个学生在做相关的研究,他可以问问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陈施欢大喜过望,然后等他消息。

等了一天,大胡子联系她说他的学生可以试试。

陈施欢说希望当面感谢他的这位学生。

大胡子说:“他不见你,有进展会通过我转告你的,我的这个学生平时都很好脾气好沟通,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点都不礼貌!”

“啊……他是华国人吗?”

“是的,你认识他吗?”

陈施欢打着哈哈说:“也许吧,感觉和我一位朋友好像。”

第三年,她和季许执结婚领证,是旅行结婚,在京市设宴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谁都来了,唯独没有双方父母。

后来,陈施欢在厦门开了一场签售会,有个女孩子拎着一个小蛋糕说是外面有位阿姨托她带来的。

蛋糕是生日款,精致漂亮,包装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写了句生日快乐。

那天是她的农历生日。

她知道是谁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