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暗骑探一探回镇州告知柴宗训:陛下,娘娘在回的路上(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最新章节。

柴宗训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娘的脾气,你不知道。她要是认定我错了,就算我收回念头,她也会追究我‘妄议册封’的事,说不定还会迁怒于你们。”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联合三国出兵的事,还没跟她提过,她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骂我‘拿后周的江山赌’,说我‘不知天高地厚’。”

赵玉燕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从怀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奶糖——那是今早柴宗训给她的,她一直没舍得吃。她走上前,把奶糖递到柴宗训面前,小声道:“殿下,你吃块糖吧,我娘说,甜的东西能让人不着急。你别担心,说不定太后只是想来看看你,不是来怪你的。”

柴宗训看着那块奶糖,糖纸上映着细碎的阳光,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他接过奶糖,却没有吃,而是放进了袖袋里,轻声道:“我不吃,留给你吃。等我娘来了,我一定会想办法的,我不会让她伤害你们,也不会让她阻止我册封你姐姐——我说过的话,一定会算数。”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了过来,躬身道:“陛下,斥候把地图取来了,还说刚收到消息,太后的车架在离镇州还有五十里的‘清风驿’歇脚,明日一早就会继续赶路,预计后日午后就能到咱们大营。”

“后日午后……”柴宗训喃喃重复着,心里更急了——只有两天时间,他根本来不及准备。他对赵玉娥姐妹道:“你们先回帐里吧,别站在这里吹风。我去主营帐看看地图,想想办法。”

赵玉娥和赵玉燕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赵玉娥道:“殿下,您也别太着急,万事总有解决的办法。若是太后真的反对,咱们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柴宗训“嗯”了一声,转身跟着内侍朝着主营帐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头看了一眼,见赵玉娥正牵着赵玉燕的手,站在原地望着他,阳光落在她们身上,却显得格外单薄。他心里忽然生出一股强烈的念头——他绝不能让母亲破坏他的计划,绝不能让赵玉娥姐妹受委屈,更不能让后周的江山,毁在自己手里。

主营帐里,地图已经铺在了案几上。柴宗训凑到地图前,小手指在“清风驿”到“镇州大营”的小路上划过,嘴里喃喃自语:“还有两天……两天时间,能做什么呢?”

内侍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要不要派人去清风驿,跟太后说您近日军务繁忙,让她在驿馆多歇几日?也好让您有时间准备准备。”

柴宗训摇了摇头,小脸上满是无奈:“不行。我娘要是知道我故意拖延,只会更生气,说不定还会连夜赶路。再说,她一心想来,就算我拦,她也不会停的。”他顿了顿,又道,“你去把负责守卫偏帐的统领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内侍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柴宗训继续盯着地图,心里乱糟糟的。他想起自己答应赵玉娥的“皇后之诺”,想起士兵们对“复国”的期待,想起后周后宫空置已久、需要稳定的现状,只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才八岁,本该是在宫里听太傅讲课、跟内侍玩闹的年纪,却要面对“册封皇后”“联合三国”“应对太后”这些天大的事,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不一会儿,守卫偏帐的统领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您找属下?”

柴宗训抬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严肃:“偏帐周边的守卫,现在怎么样?有没有陌生人靠近?”

统领回道:“回陛下,属下已经加派了两队侍卫,日夜轮守,五十步内绝无闲杂人等。赵氏姑娘的饮食和用度,也都是属下亲自查验后送去的,绝无问题。”

柴宗训点了点头,又道:“我娘后日午后就到,在她来之前,你务必看好偏帐,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玉娥姐姐她们,也不许任何人跟她们说‘册封皇后’的事——若是出了差错,我唯你是问。”

“是!属下遵命!”统领躬身应下,语气坚定,转身离去时,脚步都比来时更重了几分——他也听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帐里又恢复了安静。柴宗训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母亲的样子。他想起母亲小时候抱着他,在雪夜里看宫灯的情景,那时母亲会给他讲故事,说“宗训以后要做个好皇帝,守护后周的百姓”;想起父亲驾崩后,母亲穿着素服,在朝堂上强撑着主持大局,不让朝臣们看出她的脆弱;想起母亲为了给他寻一味治病的药材,连夜派人去千里之外的蜀地……

他知道,母亲是爱他的,是为了他好,可这份“好”,有时候却像一道枷锁,让他喘不过气。他睁开眼,看着案几上摊开的地图,轻声呢喃:“娘,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呢?我想册封玉娥姐姐为皇后,不是意气用事,是想让后周有个安稳的后宫,是想守住我对她的承诺。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能管好后周的江山,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内侍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赵姑娘派人来说,她们炖了些鸡汤,想请您过去喝,说能补身子。”

柴宗训擦了擦眼角的湿润,定了定神,道:“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他起身走出主营帐,朝着偏帐的方向走去。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落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知道,接下来的两天,将会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他必须在母亲到来之前,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让母亲接受册封皇后的事,又能护住赵玉娥姐妹,还能让母亲支持他联合三国出兵的计划。

偏帐里,赵玉娥正站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用勺子轻轻搅动着锅里的鸡汤。鸡汤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帐子,暖融融的。赵玉燕坐在旁边的草席上,手里拿着柴宗训给她的纸鸢,小声道:“姐,你说太后会不会真的不让你当皇后啊?要是太后生气了,我们会不会再也见不到殿下了?”

赵玉娥回头看了她一眼,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笑着道:“不会的。殿下那么护着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的。再说,当不当皇后不重要,只要我们能安稳地在一起,能等到父亲投降后去代州,就已经很满足了。”

话虽这么说,可她的心里,却也充满了不安。她知道,符太后是后周的太后,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若是真的反对,就算柴宗训再护着她,恐怕也无济于事。她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太后能明白柴宗训的心意,也希望这场风波能平安过去。

不一会儿,柴宗训走进了偏帐。赵玉燕立刻站起来,拿着纸鸢跑到他面前,笑着道:“殿下,你看!纸鸢我收好了,明天我们还能放!”

柴宗训勉强笑了笑,走到灶台前,看着锅里翻滚的鸡汤,道:“辛苦你了,玉娥姐姐。”

赵玉娥摇了摇头,盛了一碗鸡汤递给他:“殿下连日操劳,该补补身子。这鸡汤里放了些温补的药材,不会上火。”

柴宗训接过汤碗,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胃,也暖了心。他看着赵玉娥温柔的眼神,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他都要守住自己的承诺,让赵玉娥成为后周的皇后,让她们姐妹能安稳地留在自己身边,绝不能让母亲破坏这一切。

喝完汤,柴宗训又陪赵玉娥姐妹坐了一会儿,便以“要去查看云梯准备情况”为由,离开了偏帐。他知道,他不能再浪费时间,必须立刻想办法——他要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