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双面间谍的生死博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德邦拉元首听到这话,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神里满是愤怒与担忧:“这些都是蓝顿星球的栋梁!有负责能源研发的专家,有制定星球发展规划的元老,还有保护民众的军官!图拉丁这个恶魔,竟然用他们来做人质,简直是丧心病狂!我们必须尽快把他们救出来,晚一秒都可能出意外!”
“救肯定要救,但不能鲁莽。”米凡摇摇头,他抬手在全息地图上划了一圈,蓝色光点瞬间亮起,形成一道严密的包围圈,“你们看,秘密集中营周围有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守卫,大约五万人,比我们之前预估的多了整整一万。而且他们还配备了重型能量炮和量子雷达探测设备,覆盖范围能达到十公里,任何金属物体进入都会被立刻捕捉。我们的凡米服虽然能隐形,但材质里的合金成分很可能会被雷达探测到,一旦被包围,别说救人,我们的小队都可能全军覆没。”
王侃侃皱着眉头,盯着地图上的能量炮位置看了半天,手指在终端上快速计算着,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说道:“要不,我们用打印战士正面进攻?打印战士不需要休息,战斗力也强,让他们从集中营的正门发起冲击,吸引大部分守卫的注意力,然后我们派一支精锐小队,穿着凡米服,趁着混乱从侧面潜入集中营,把人救出来。这样既能分散敌人兵力,又能降低潜入难度。”
“不行。”都督立刻反驳,他摇了摇头,调出打印战士的库存数据投影在屏幕上,“我们现在只剩下八十名打印战士,之前为了掩护救德邦拉元首,已经损失了二十名。图拉丁的军队有五万人,就算打印战士战斗力再强,也撑不了多久,正面进攻只会让我们的有生力量白白消耗。而且,我们的目的是救人,不是与图拉丁的军队硬碰硬,一旦陷入持久战,图拉丁很可能会拿人质开刀,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都督说得对。”米凡点点头,他认同地点了点终端,屏幕上切换出地球援军的装备清单,“我们的优势是科技和灵活性,不是兵力数量。图拉丁的军队虽然人多,但装备和战术都比较落后,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点,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救援,同时还要确保救出的人质安全,不能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听,然后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干扰雷达。我们派几架微型无人侦察机,机身涂满反雷达涂层,携带电磁干扰设备,从蓝顿星球的大气层边缘潜入,避开主航线,直接飞到集中营周围的三个雷达站上空,投放干扰弹,破坏他们的探测系统,让他们暂时失去对周围空域的监控,为后续行动创造条件。”
“第二步,潜入营救。从作战部队里挑选一百名精锐战士,都是有过三次以上星际救援经验的老兵,让他们穿着升级版的凡米服,这种凡米服增加了反雷达材质,能在短时间内屏蔽金属信号。然后让他们从潜入点进入集中营,找到被囚禁的人,用便携式传送装置分批把人质传送到接应点,避免在集中营内部停留太久。”
“第三步,接应撤退。在集中营外十公里处的废弃矿区安排接应部队,部署五架小型突击舰和十辆悬浮战车,一旦营救小队发出撤退信号,接应部队就立刻发起佯攻,用能量武器对追击的敌人进行牵制,同时打开传送通道,让营救小队和人质快速返回母船。整个过程必须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不能拖延。”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有人低头在终端上模拟计划的可行性,有人则和身边的同伴小声讨论,会议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过了大约十分钟,德邦拉元首率先打破沉默,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疑虑。
“这个计划可行,但有几个问题。”德邦拉元首开口说道,他指着全息地图上的集中营外墙,“第一,集中营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图拉丁的军队守卫森严,外墙有三米厚,还通了高压电,我们之前研究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潜入点,就算有反雷达凡米服,也很难突破外墙。第二,就算我们救出人,撤退的时候,敌人很可能会用重型能量炮攻击我们的接应部队,那些能量炮的射程能达到十五公里,我们的小型突击舰防御能力有限,到时候不仅接应部队有危险,我们的飞船也可能被锁定。”
米凡笑了笑,他早就料到德邦拉会有这样的疑问,于是抬手在终端上操作了一下,调出一份详细的结构图,投影在全息地图旁边:“这两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关于潜入点,老可将军之前给过我们一份集中营的原始结构图,是他在图拉丁还没掌权时偷偷保存下来的。你们看这里,”他指着结构图上的一个角落,“这里有一个废弃的排水管道,直径大约一米五,连接着集中营内部的地下室和外界的河流,因为年久失修,管道内壁有很多锈迹,图拉丁的军队觉得这里没有威胁,就没有重点守卫,只安排了两个普通士兵在入口处站岗,那里就是我们的潜入点。”
“至于重型能量炮,我们可以提前派无人机,携带微型爆破装置,在干扰雷达的同时,悄悄摧毁那些炮位。”米凡继续说道,他调出能量炮的部署位置,在每个炮位旁都标注了无人机的攻击路线,“我们的微型无人机体积很小,只有拳头大小,能在管道和缝隙里穿梭,不容易被发现。虽然不能全部摧毁,预计能破坏掉七成的能量炮,但只要打乱他们的部署,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开炮,就能为我们的撤退争取足够的时间。”
王侃侃听完,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好!这个计划太周密了!博士,你就下令吧,我愿意带领精锐小队,潜入集中营救人!我之前跟着你执行过好几次潜入任务,有经验,保证能把人安全带出来!”
“不行。”米凡摇摇头,他看着王侃侃,语气认真,“你性格太冲动,遇到突发情况容易急躁,这次任务不仅要救人,还要应对各种意外,需要冷静和谨慎。都督在地球军队里有十年的特种作战经验,擅长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救援任务,让他带队最合适。”
都督听到这话,立刻站起身,他挺直身体,对着米凡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郑重地说道:“请博士放心,我一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任务,挑选最精锐的战士,确保在四十分钟内完成营救,把所有人安全救出来,绝不辜负你的信任。”
“好。”米凡站起身,他走到全息地图前,目光坚定地对着众人说道,“现在,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技术部门负责改装无人机和电磁干扰设备,给无人机加装反探测涂层,确保能顺利潜入;作战部门挑选一百名精锐战士,检查凡米服的性能,准备好便携式传送装置和武器;后勤部门做好接应准备,检查突击舰和悬浮战车的能源和武器系统,在废弃矿区搭建临时传送点。三个小时后,我们在飞船的停机坪集合,准时出发。”
“是!”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信心。他们立刻起身,拿起各自的终端,朝着各自的岗位跑去,会议室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只剩下米凡和德邦拉元首还站在全息地图前。
十四、技术舱攻坚:反雷达装备的紧急改装
米王1号飞船的技术舱里,灯火通明,数十名技术人员围着工作台忙碌着,各种仪器的蜂鸣声、工具碰撞的清脆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交响曲”。技术总监老周站在中央的控制台前,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无人机的改装参数,眉头紧紧皱着,时不时对着身边的助手叮嘱几句。
“老周,反雷达涂层已经调配好了,但是涂在无人机机身上之后,测试显示只能屏蔽百分之六十的雷达信号,离预期的百分之八十还有差距,怎么办?”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的表情。他手里还拿着一架微型无人机,机身表面涂着一层银灰色的涂层,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老周接过检测报告,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数据,又拿起无人机仔细看了看,手指在机身上轻轻摸了摸,说道:“问题出在涂层的厚度上,现在涂的是两层,太薄了,所以屏蔽效果不够。你立刻去调配更浓稠的涂层,涂三层,注意均匀涂抹,不要有气泡,不然会影响信号屏蔽效果。另外,在无人机的机翼边缘加一层碳纤维,能进一步吸收雷达波,应该能把屏蔽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好!我马上去办!”年轻技术人员点点头,立刻拿着无人机跑回自己的工作台,招呼身边的同事帮忙调配涂层,几个人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搅拌着银色的液体,动作精准而快速,生怕耽误了时间。
另一边,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改装电磁干扰设备,他们把一个拳头大小的干扰器拆开,将里面的芯片换成了最新的量子芯片,然后重新焊接线路。其中一名技术人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着旁边的人说道:“电磁干扰设备的功率之前只能覆盖一公里,现在换成量子芯片后,功率能提升到三公里,足够覆盖三个雷达站的范围了。但是续航时间有点短,只能持续工作二十分钟,会不会不够用?”
“二十分钟足够了。”老周走过来,他拿起改装好的干扰器,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干扰范围和续航时间,“根据计划,无人机投放干扰弹后,干扰设备只需要工作十五分钟,就能彻底破坏雷达站的系统,让他们在一个小时内无法恢复。我们在干扰器里加了备用电池,能多撑五分钟,就算有意外,也能应对。”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再检查一下线路,确保焊接牢固,不要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不然整个计划都会受到影响。”
技术人员们立刻点头,拿起放大镜,仔细检查着干扰器的线路,每一个焊点都不放过,有人还用万用表测量着电流,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老周则走到另一个工作台前,那里正在改装凡米服,几名技术人员围着一件黑色的凡米服,手里拿着各种工具,在衣服的肩部和背部加装着什么。
“凡米服的反雷达材质加装得怎么样了?”老周问道,他伸手摸了摸凡米服的肩部,能感觉到里面有一层薄薄的网状材质,那是最新的反雷达纤维。
“已经加装好了,在肩部、背部和腿部都加了反雷达纤维,能在短时间内屏蔽金属信号。”负责改装凡米服的技术人员回答道,他拿起一个探测器,对着凡米服进行测试,屏幕上显示“金属信号屏蔽率:百分之九十,持续时间:六十分钟”,“我们还在凡米服的腰间加了一个小型能量包,能为反雷达纤维提供能量,确保在整个营救过程中都能正常工作。另外,我们还升级了凡米服的隐形功能,在黑暗环境下的隐蔽性提升了百分之五十,更适合潜入。”
老周满意地点点头,他拿起凡米服,仔细看了看,又让技术人员穿上进行测试。穿着凡米服的技术人员走到测试区,按下衣服上的按钮,身体瞬间变得透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在灯光下几乎难以分辨。老周又让他走到金属探测仪前,探测仪没有发出任何警报,屏幕上显示“未检测到金属信号”。
“很好,改装得很成功。”老周说道,他拍了拍技术人员的肩膀,“你们再检查一下其他凡米服,确保每一件都符合标准,不能有任何疏漏。战士们要穿着这些凡米服去执行危险的任务,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安全,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放心吧,老周,我们已经建立了三重检测机制,每一件凡米服都要经过材质检测、信号屏蔽检测和隐形功能检测,只有全部合格才能交给作战部门。”技术人员自信地说道,他指着旁边的一个货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十件凡米服,每一件上面都贴着合格标签,标签上记录着检测时间和检测人员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这时,技术舱的门被推开,王侃侃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便携式传送装置,脸上带着焦急的表情:“老周,你快看看这个传送装置,刚才测试的时候,发现传送距离只能达到五百米,而且一次只能传送五个人,按照这个速度,一百名战士和三百多名人质,要传送很多次,肯定会超过四十分钟的时间限制。”
老周接过传送装置,仔细检查了一下内部的结构,又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屏幕上显示着传送距离和承载人数的数据。他皱了皱眉,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问题出在传送芯片的功率上,现在用的是普通芯片,功率不够。你等一下,我去拿最新的超光速传送芯片,换上之后,传送距离能提升到一公里,一次能传送十个人,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他快步走到储存室,很快拿着一个小巧的芯片走了出来,递给身边的技术人员:“快,把这个芯片换上去,然后重新测试。注意安装的时候要对准接口,不要损坏其他部件。”
技术人员立刻接过芯片,小心翼翼地拆开传送装置,将旧芯片取下来,换上新的超光速传送芯片,然后重新组装好。王侃侃迫不及待地拿起传送装置,走到测试区,按下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传送距离:一公里,承载人数:十人,传送时间:三十秒”。
“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送了!”王侃侃兴奋地说道,他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老周,多亏了你,不然这个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你们技术部门真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老周笑了笑,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做好技术支持,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对了,你们作战部门挑选战士的时候,要注意让他们熟悉传送装置的使用方法,避免在关键时刻出现操作失误。”
“放心吧,我们已经安排了专门的培训,让每个战士都演练几次传送流程,确保他们能熟练操作。”王侃侃说道,他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还要去检查武器装备,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他拿着传送装置,快步离开了技术舱。
老周看着王侃侃的背影,又转头看向忙碌的技术人员,大声说道:“大家再加把劲,还有一个小时就要集合了,我们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改装任务,不能拖后腿!”
“好!”技术人员们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干劲。他们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有的继续改装无人机,有的检查凡米服,有的调试电磁干扰设备,整个技术舱里的氛围更加紧张,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救援任务全力以赴。
十五、作战部筛选:精锐战士的严格选拔
米王1号飞船的作战训练舱里,硝烟味还未散去,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模拟弹壳,几十名身着作战服的战士整齐地站成几排,每个人都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等待着选拔。都督站在队伍前面,手里拿着一份战士名单,旁边还放着一台测试仪器,上面显示着每个战士的作战数据。
“这次营救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我们需要挑选出一百名最精锐的战士,要求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入经验、极强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都督的声音洪亮,回荡在训练舱里,“选拔分为三个环节:体能测试、模拟潜入和团队协作考核,只有三个环节都合格的战士,才能加入营救小队。现在,选拔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体能测试,战士们依次走到测试仪器前,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和负重跑测试。第一个上前测试的是战士李伟,他身材高大,肌肉结实,之前曾多次参加星际救援任务。他趴在地上,双手撑地,快速做起俯卧撑,动作标准,节奏均匀,一分钟内做了八十个,远超六十个的合格线。接着他又进行了仰卧起坐测试,一分钟做了七十五个,同样达到了优秀标准。
最后是负重跑测试,战士们需要背着三十公斤的装备,在训练舱的环形跑道上跑五公里。李伟背起装备,快速跑了起来,他的步伐稳健,呼吸均匀,其他战士也紧随其后,跑道上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都督站在跑道旁,手里拿着计时器,仔细记录着。
五公里的环形跑道像一条银色的腰带,缠绕着训练舱的内壁。李伟跑过第三圈时,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后背的作战服已被浸透,但他的步频始终没乱,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跑道的防滑纹上。身后的战士们逐渐拉开差距,有人开始调整呼吸,有人伸手抹了把汗,却没人停下脚步——所有人都清楚,这场负重跑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筛选。
都督抬腕看了眼计时器,当李伟的身影冲过终点线时,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19分23秒”,比合格线快了近三分钟。他在名单上李伟的名字旁画了个圈,目光却没离开跑道,直到最后一名战士咬着牙冲过终点,才沉声宣布:“体能测试结束,未达标的战士自动淘汰,其余人十分钟后到模拟潜入舱集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分钟后,留下的战士们站在了模拟潜入舱门口。舱门缓缓打开,里面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红光模拟着敌方基地的警报光源,空气中还弥漫着模拟的“有毒气体”——需要佩戴特制面罩才能通过。“你们的任务是在三十分钟内,避开舱内的红外感应和机械守卫,到达核心区域并取回目标芯片,触碰任何警报装置都算失败。”都督话音刚落,第一名战士便戴上面罩,弯腰钻进了漆黑的舱门。
李伟是第十个进入潜入舱的。他刚踏入舱内,就听见左侧传来机械守卫的转动声,他立刻屏住呼吸,贴着冰冷的舱壁缓慢移动。转过一个拐角,前方的通道里布满了红色的红外光线,他观察片刻,双脚蹬地,身体像猎豹般腾空跃起,精准地从光线缝隙中穿过,落地时几乎没发出声音。就在他快要到达核心区域时,头顶突然落下一道隐蔽的红外感应线,他反应极快,立刻屈膝下蹲,同时伸手抓住旁边的管道,才堪堪避开警报。最终,他在第22分钟时,成功拿到了目标芯片,从舱门走了出来。
等所有战士完成模拟潜入,都督再次集合队伍,身后的屏幕上已经列出了通过前两关的名单——只剩下120人。“最后一轮考核:团队协作。”都督指着训练舱另一侧的模拟废墟,“那里有三个‘伤员’和一批物资,你们需要分成12组,在二十分钟内将伤员和物资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每组至少要成功转移一名伤员和两箱物资,否则整组淘汰。现在,分组,行动!”
李伟被分到了第3组,组员有五人,其中还有两名刚通过前两关的年轻战士。“我来开路,清理废墟里的障碍物。”李伟立刻开口,“你们两个负责抬伤员,注意避开松动的石板,剩下的人搬物资,跟紧我的节奏!”说完,他拿起旁边的工兵铲,率先冲向废墟。废墟里的钢筋和碎石挡住了去路,他用力铲开碎石,又用手搬开弯曲的钢筋,为后面的组员开辟出通道。遇到需要攀爬的断墙时,他先爬上去,再伸手将抬着伤员的组员拉上来。中途,一名年轻战士脚下打滑,眼看就要撞到旁边的水泥块,李伟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同时稳住了他手里的伤员担架。
最终,第3组在第18分钟时,成功将两名伤员和三箱物资转移到了安全区域。当所有小组都完成任务后,都督拿着最终名单走到队伍前,声音里多了几分郑重:“经过三轮考核,最终通过的战士——100人,恭喜你们,正式成为营救小队的一员!”
李伟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和身边的组员相视一笑,虽然脸上满是汗水和灰尘,但眼神里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训练舱的灯光亮起,照亮了他们挺拔的身影,也照亮了即将到来的、充满未知的营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