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星尘下的帝国迷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1. 灾情指令与外星疑云
德邦拉元首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威严。那台嵌在指挥室主墙面上的量子通讯仪正散发着柔和的蓝光,将元首那张布满细纹却眼神锐利的脸庞投射在半空中,他身后是帝国议会大厦的穹顶剪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声音像是经过精密仪器过滤般,在充斥着电子杂音的指挥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图拉丁将军,东部平原的灾情我已经看到了,这是我们蓝顿星球有史以来最不明真相的灾难。”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边缘的雕花,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灾情数据,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
他顿了顿,似乎在屏幕那头凝视着成片的废墟影像——那些曾经高耸入云的磁悬浮建筑群如今像被推倒的积木,扭曲的金属骨架在淡紫色天幕下泛着冷光,语气里添了几分沉重:“城市变成废墟,民众伤亡惨重,必须尽快查处原因!”
紧接着,一道更为郑重的指令传来,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同时,不惜一切代价救人,无论是活着的民众,还是……还是遇难者的遗体,都要尽可能回收,不能让他们暴露在野外。”他刻意放缓语速,每个字都重如千钧,“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帝国的底线。”
图拉丁将军握紧通讯器,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挺直了微胖的身躯——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即便身材发福也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对着通讯器屏幕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语气坚定如钢铁:“元首万岁!我初步判断,我们有可能遭到外星人的袭击。”
他伸手指向身后全息沙盘上闪烁的红色受灾区域,那片代表“高危”的红光几乎覆盖了东部平原三分之一的版图,眼神锐利如鹰隼:“我们的楼群不是坍塌,而是被拦腰截断,断裂处非常整齐,就像用分子切割刀精准裁切过一样,而且有一部分楼群直接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残骸。”
这个发现让他声音里多了几分难以置信,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不符合任何自然现象的特征,地震只会造成建筑粉碎性坍塌,飓风最多掀翻表层结构,甚至陨石撞击都做不到这种程度的精准破坏,只有外星文明的高科技武器才能做到。”
通讯器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图拉丁能听到背景里传来的轻微纸张翻动声,还有元首敲击桌面的清脆声响,他知道德邦拉元首正在消化这个足以震动整个帝国的消息——自蓝顿星球进入星际时代以来,从未有过外星文明入侵的先例。
过了足足半分钟,元首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审慎,仿佛在权衡每一个字眼:“发现外星人的踪迹吗?比如飞行器、外星生物,或者任何不属于我们星球的能量反应、金属残骸?”
图拉丁将军迅速转头看向身边的副官们,左侧的男副官立刻调出雷达监测记录——屏幕上显示着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空域扫描图,除了常规航班轨迹外一片空白;右侧的女副官则翻着地面探测器的数据报告,上面的能量读数稳定在正常区间,两人看完后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困惑。
他收回目光,如实回答,语气里带着一丝挫败:“元首,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我们的量子雷达、同步卫星、地面引力波探测器,甚至最新部署的暗物质传感器,都没有检测到异常信号。”
想到现场传回的全息影像里那些惊恐的幸存者,他补充道:“现场只有遗留下来的楼群残骸和伤亡人员,外星人就像……就像幽灵一样,来了又走了,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痕迹,这比有明确线索更让人不安。”
德邦拉元首的声音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像是在下达一道关乎帝国存亡的命令,每个字都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我马上命令科学家战队援助你们,他们有最先进的反隐形探测设备,能捕捉到我们常规设备无法识别的空间扭曲波。”
2. 将军的矛盾与命令传达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强调着关键信息,仿佛要将这些话语刻进图拉丁的脑海:“记住,在科学家战队到达之前,不要轻易发起攻击,先搞清楚敌人是谁,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
这句叮嘱里满是对局势的担忧,甚至带着一丝焦虑:“我们的主力舰队还在星际航道上执行任务,短期内无法回援,现在我们经不起任何冒险,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图拉丁将军再次恭敬地行礼,军帽上的帝国徽章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光,声音里透着绝对的服从:“是!元首万岁!坚决执行命令!”
通讯挂断的瞬间,屏幕上的元首影像化作一片雪花状的干扰波纹,随后迅速切换成指挥室的常规监控界面——上面分屏显示着各部队的部署情况和灾情统计数据,冰冷的数字还在不断跳动。
图拉丁将军把手里的通话器递给身旁的女副官,那是一位名叫莉娜的年轻军官,她有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眼角有一道细小的疤痕——那是去年平叛行动中留下的勋章,她穿着笔挺的深灰色军装,接过通讯器时指尖微微弯曲,动作利落而恭敬,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
莉娜对着将军行了一个简短的颔首礼,转身快步走出指挥室,军靴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与走廊里传来的紧急通讯声交织在一起,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图拉丁将军重新将目光投向全息沙盘,沙盘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眼睛——死亡人数已经突破五千三百人,失踪人数更是超过两万七千,而这个数字每过一分钟就会增加两位数。
他自言自语地嘟囔着,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语气里满是对科学家战队的轻视:“我从来不相信那些科学家的胡说八道,什么外星文明,什么宇宙共同体,都是他们用来骗经费的借口。”
在他三十年的军旅生涯里,科学家战队一直是他眼中的“异类”,那些人整天穿着白大褂躲在实验室里,连真枪实弹的味道都没闻过:“怎么可能真的有外星人?那些家伙连机甲的操作手册都看不懂,还想破解外星科技?”
他一直觉得科学家战队就是一群“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整天研究那些虚无缥缈的星系图谱和能量公式,不如军队的激光炮和等离子机甲实在——至少在战场上,这些武器能实实在在地消灭敌人,保护民众。
但现在,面对这无法解释的灾难,他却不得不依赖这些“书呆子”,这种矛盾的感觉像一根尖锐的钢刺扎在心里,让他浑身不自在。他想起上次科学院申请新型探测设备时,自己还在议会里当众嘲讽他们“拿着纳税人的钱研究空气”。
他烦躁地用手指敲打着沙盘边缘,金属边框发出“笃笃”的声响,与指挥室里此起彼伏的汇报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浸湿了鬓边的白发。
可是,过了不到十分钟,图拉丁将军就改变了主意——沙盘上的伤亡数字还在以每分钟三十人的速度增加,那些闪烁的红点仿佛在无声地呐喊,每一个红点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他仿佛能听到幸存者撕心裂肺的哭声。
3. 焦虑蔓延与支援请求
他心里的焦虑越来越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滴落在胸前的军徽上,留下一小片水渍:“如果再找不到原因,民众的恐慌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到时候整个星球的秩序都会崩溃。”
东部平原不仅是帝国的粮食主产区,盛产抗辐射的蓝晶麦,还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帝国百分之四十的机甲零部件都产自这里,一旦混乱扩散,能源供应和粮食储备都会受到致命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内战。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利剑般扫过队列中站得笔直的副官们,那些年轻的军官眼神坚定,却难掩眼底的慌乱,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通讯官身上:“联系国家科学院,请那些‘胡说八道’的科学家来支援。”他特意加重了引号里的词,语气里带着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
他特意强调了要求,声音因焦虑而有些沙哑:“让他们带上所有能用上的设备,越快越好!告诉埃里森那个老东西,晚一分钟可能就多上千名受害者,他要是敢拖延,我亲自去科学院把他绑过来!”
一名精瘦的副官从队列中向前跨了一步,他是通讯官凯尔,身材虽然瘦小,却有着惊人的反应速度和记忆力,能在三秒内背诵出帝国所有星际航道的坐标,他眼神锐利如鹰,动作异常敏捷。
凯尔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右手臂与肩同高,手掌呈四十五度倾斜,声音洪亮如钟,在指挥室里回荡:“是!将军!我立即联系科学院,启用最高优先级通讯通道,确保科学家战队在三十分钟内出发!”
他话音刚落,就转身快步走向通讯台,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屏幕上瞬间弹出与科学院的加密通讯通道,红色的“紧急”字样在屏幕顶端闪烁,通讯请求发出不到三秒就被接通。
副官转身去执行命令,图拉丁将军又把目光投向全息沙盘,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脑海里不断回放着现场传回的影像——那些整齐的断裂面,边缘光滑得像镜子一样;消失的楼群所在的地面,只留下一个与楼体轮廓完全吻合的浅坑;还有幸存者惊恐的描述,说“天空突然暗了一下,然后楼就没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受灾区域上空一万米处,隐形的米王1号航空母船正静静地悬浮着,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窥视着下方的猎物。
母船的外壳覆盖着最新的量子隐形涂层,由百万个微型折射单元组成,能实时模拟周围环境的光谱特征,将船体反射的光线完美融入大气层,无论是雷达还是肉眼都无法察觉,甚至连引力波都被特殊的力场屏蔽了。
母船的底部紧贴着蓝顿星球的大气层,庞大的船体直径超过十公里,相当于三个帝国首都广场的大小,其底部的能量护盾在无形中将下方的部分楼群直接笼罩,那些楼体被护盾的分子锁定力固定在原地,从外部看就像是凭空消失了。
从地面看,那些被护盾覆盖的楼群就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而边缘的楼群则因为船体的巨大压力和护盾的边缘切割效应,出现了整齐的断裂,断口处的金属和混凝土还保持着凝固的状态,这给图拉丁将军产生了致命的视力错觉。
他以为楼群是被某种未知武器摧毁的,却没想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悄无声息地悬在他们头顶,像观看实验品一样观察着这场由自己引发的“灾难”,没有丝毫怜悯。
米王1号的指挥舱内,舰长泽诺正透过透明的舷窗俯瞰着下方的废墟,他的皮肤呈现出淡蓝色,像是深海中的生物,头部两侧长着细小的银色触须,能感知周围十公里内的能量波动,眼神里没有任何情绪,仿佛下方的死亡与混乱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投影。
“蓝顿星球的反应比预期慢了三分钟,”他对着身边的助手说道,声音像是水流过岩石般沙哑,带着一种非人的质感,“他们的探测技术果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连量子隐形涂层都无法识别。”
4. 外星母船的隐秘观察
助手是一个体型更娇小的外星生物,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一团流动的紫色凝胶,通过改变身体的密度来操作控制台,它快速翻阅着屏幕上的数据,身体表面泛起微弱的光芒:“舰长,我们的能量护盾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隐形系统没有被发现的迹象,只是下方的碳基建筑承受不住船体压力,出现了结构性损坏,死亡人数已超过五千。”
泽诺微微点头,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无关紧要,我们的目标是收集这个星球的文明数据和生物样本,这些碳基生命的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影响我们的主任务。”
他顿了顿,补充道,指尖在操控面板上轻轻敲击,淡蓝色的眼眸里映出下方混乱的城市:“密切关注他们的科学家战队,我倒要看看这些碳基生物的科研水平到底如何,是否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接触。”
助手立刻调出科学院的资料,屏幕上显示出埃里森院长的照片和科学家战队的装备清单:“根据之前的探测,蓝顿星球的国家科学院拥有三台量子引力探测器,理论上能够捕捉到我们飞船的引力波残留,但他们的设备精度只有我们的万分之一。”
泽诺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他的牙齿呈三角形,泛着金属光泽:“理论上而已,他们的探测器就像是用放大镜观察原子,除非我们主动暴露位置,否则他们永远不可能发现我们。”
与此同时,国家科学院内一片忙碌,院长埃里森接到通讯后,立刻按下了紧急集合铃,刺耳的铃声在整个科学院大楼里回荡,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穿着白色的研究服,胸前别着帝国科学院的金质徽章,眼神里满是急切,却又透着科学家特有的冷静:“同志们,东部平原发生了重大灾难,图拉丁将军请求我们支援,带上所有能携带的探测设备,特别是反隐形探测器和暗物质分析仪,五分钟后在停机坪集合!”
战队成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转身去收拾设备,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了器械碰撞的声音、数据存储的提示音和急促的脚步声,年轻的科学家们脸上满是紧张与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面对可能的外星文明。
年轻的物理学家莉娅抱着一台便携式引力波探测器,那是她花费三年心血研发的成果,探测器的外壳还带着新鲜的金属光泽,她快步走向停机坪,长发被风吹得飘动起来,脸上满是兴奋与紧张:“终于有机会验证我们的新设备了,说不定真的能发现外星文明的痕迹,这可是载入史册的机会!”
她的同事马克跟在身后,手里提着能量分析仪,他身材高大,戴着一副智能眼镜,镜片上不断刷新着数据,语气里带着一丝谨慎:“别太乐观,图拉丁将军一直不相信外星文明,我们要是找不到证据,不仅会被他当成骗子,连科学院的经费都可能被削减。”
莉娅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坚定,像淬了火的钢铁:“我相信数据不会说谎,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们的科技再先进也会留下痕迹,引力波不会骗人,空间扭曲也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