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微子事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我相信的不是你,是你的思想。” 米凡松开手,打开车门,“上车吧,我们有很多事情要谈。”
坐在车里,王侃侃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眼神有些恍惚。三年了,外面的世界似乎没什么变化,又似乎一切都变了。高楼依旧林立,车水马龙依旧喧嚣,但他的心境,却和三年前那个冲动的年轻人截然不同了。
“你的论文,我都看了。” 米凡一边开车,一边说,“关于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间的想法,很有启发性。但你忽略了一点 —— 空间被撕裂后,会产生反作用力,这种力,就是中微子质量的来源。”
王侃侃猛地转过头,眼睛亮了起来:“反作用力?就像子弹打在墙上,墙壁会给子弹一个反作用力?”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米凡点头,“但更准确地说,是多重宇宙在碰撞时产生的涟漪,这种涟漪穿过我们的宇宙,就形成了中微子的质量。你可以理解为,中微子是‘宇宙碰撞’的回声。”
王侃侃陷入了沉思,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就像在演算公式。米凡看着他,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王侃侃的思维方式,就像一把锋利的斧头,能劈开那些被传统理论固化的思维之树。
“论坛还有三周。” 米凡说,“这三周里,你要做的就是熟悉我的理论,然后用你的方式去质疑它、完善它。记住,在论坛上,你不是我的助理,你是我的‘对手’。只有通过激烈的碰撞,真理才能显现。”
“我明白。” 王侃侃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早就想和那些所谓的权威好好辩论一番了。”
米凡把车停在科学院门口,看着王侃侃下车。阳光照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米凡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葬礼,王侃侃举着枪,眼神疯狂,嘴里喊着 “你们都错了”。那时的他,像一头困兽,用最极端的方式反抗着这个世界。而现在,他虽然依旧带着野性,却多了一份沉稳。
“进去吧。” 米凡说,“王院长在办公室等你,他会安排你的住处和工作。”
王侃侃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科学院大门。看着他的背影,米凡忽然觉得,这场论坛,不仅仅是关于中微子,更是关于两种思维的较量 —— 一种是循规蹈矩的 “小科学思维”,一种是打破常规的 “大科学思维”;一种是对权威的敬畏,一种是对真理的执着。
就在这时,米凡的手机响了,是刘柳打来的。他有些惊讶,因为他让刘柳不要用通讯工具。
“米教授,” 刘柳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又有一丝疲惫,“我现在在火车站,刚刚帮一个老太太扛完行李,她给了我一个馒头,味道…… 比我家厨师做的牛排还好。”
米凡笑了:“看来你已经开始找到感觉了。”
“是啊,” 刘柳的声音里带着一种释然,“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人,他们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懂得怎么生存,怎么快乐。我忽然明白,您说的‘智慧本能’是什么意思了 —— 就是不依赖任何知识,只靠直觉和经验去解决问题。”
“很好。” 米凡说,“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论坛开始时,我会给你留一个位置。”
挂了电话,米凡的心情变得格外轻松。他知道,刘柳正在经历一场蜕变,而这种蜕变,比任何论文都更有价值。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王侃侃的假释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科学家联名上书,反对让一个 “罪犯” 参与如此重要的学术论坛。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麦克阿瑟。
“米凡教授,我尊重你的学术成就,但我不能接受和一个罪犯坐在同一个论坛上。” 梶田隆章在视频电话里语气严肃地说,“这不仅是对科学的亵渎,也是对我们这些研究者的侮辱。”
“梶田先生,” 米凡平静地回应,“科学的殿堂,应该向所有有才华的人敞开,无论他的过去如何。王侃侃的理论虽然激进,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果仅仅因为他的身份而拒绝倾听,那才是对科学的亵渎。”
“我同意梶田教授的看法。” 麦克阿瑟的声音从视频里传来,“我们研究的是严谨的物理,不是街头的闹剧。让一个罪犯参与讨论,只会让我们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笑柄?” 米凡的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哥白尼被当成疯子的时候,谁能想到他的理论会改变整个世界?牛顿被质疑的时候,谁能想到他的力学体系会统治物理学几百年?麦克阿瑟先生,我们之所以能在中微子研究上取得突破,不正是因为我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接受新的想法吗?”
视频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梶田隆章的声音:“好吧,米凡教授,我可以同意让他参加论坛,但我有一个条件 —— 如果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你必须公开向全世界道歉,并撤回你的‘多重宇宙碰撞’理论。”
“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呢?” 米凡反问。
“如果他是正确的,” 梶田隆章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屑,“我就承认我的理论是错误的,并辞去京都大学的教授职务。”
“一言为定。” 米凡伸出手,对着屏幕做出握手的姿势。
挂了电话,米凡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赌局的赌注太大了,但他别无选择。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有人敢于冒险,敢于承担失败的代价。
这时,王院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米凡,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的条件,你真的要答应吗?这对你太不公平了。”
“院长,科学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米凡站起身,接过文件,“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中间地带。” 他翻开文件,里面是论坛的详细议程和邀请名单,“对了,王侃侃的住处安排好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排好了,就在科学院的招待所,离你的办公室很近。” 王院长说,“但我还是觉得,让他参加论坛太冒险了。万一他……”
“院长,您还记得五年前,您为什么要破格录取我吗?” 米凡打断了王院长的话,“不就是因为您看到了我身上的‘可能性’吗?现在,王侃侃身上也有同样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过去而否定这种可能性。”
王院长看着米凡,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米凡说得对,但作为院长,他必须考虑科学院的声誉和影响。这种矛盾,让他感到无比纠结。
“好吧,” 王院长最终还是妥协了,“我会全力支持你。但你一定要小心,我总觉得,这次论坛不会那么顺利。”
米凡点了点头,他也有同样的预感。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如此强硬,背后一定有原因。他们不仅仅是在维护自己的理论,更是在维护一种权威,一种秩序。而他和王侃侃,正在试图打破这种秩序。
接下来的三周,科学院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王侃侃每天都和米凡待在一起,两人从早到晚都在讨论中微子的问题,时而激烈争吵,时而陷入沉思。王侃侃的思维方式确实与众不同,他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问题,让米凡的理论不断完善。
而刘柳,也时不时会打来电话。他已经离开了城市,去了一个偏远的小镇,在那里帮人搬运货物,晚上就睡在桥洞下。他的声音虽然疲惫,却充满了活力。
“米教授,我今天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刘柳在电话里兴奋地说,“中微子的质量之所以会突变,可能就像货物的重量会随着搬运方式的不同而变化一样。有时候,我们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一切就都明白了。”
米凡笑了:“很好,刘柳,你已经开始找到‘智慧本能’了。继续保持,论坛开始时,我希望能听到你更精彩的想法。”
时间一天天过去,论坛的日子越来越近。科学院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紧张。他们谈论着中微子,谈论着米凡的理论,谈论着那个即将出现的 “罪犯科学家”。
论坛开始的前一天,米凡和王侃侃进行了最后一次讨论。
“明天,你要做的就是把我们这三周讨论的内容全部说出来,不要害怕,不要退缩。” 米凡看着王侃侃的眼睛,语气坚定,“记住,真理永远站在敢于说出它的人这边。”
“我明白。” 王侃侃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两人握了握手,就像两位即将上战场的战士,彼此给予力量。
晚上,米凡独自一人来到科学院的楼顶,看着城市的夜景。灯火辉煌的城市像一片璀璨的星海,而他知道,在这片星海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宇宙,还有无数等待被发现的奥秘。
他想起了刘柳,想起了王侃侃,想起了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想起了所有为了科学而奋斗的人。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立场,但他们都在追寻同一个目标 —— 真理。
“明天,将会是改变一切的一天。” 米凡对着夜空,轻声说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一个黑影正站在楼顶,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远远地看着科学院的方向。他的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恶意。一场针对论坛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四、论坛风云与真理之光
国家会议中心灯火通明,世界中微子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科学家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期待的气氛。米凡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西装,坐在主席台的中央,神情平静。他的左边是王侃侃,依旧穿着那件蓝色工装,眼神锐利,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右边是王院长,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
论坛开始了,王院长首先致辞,简单介绍了论坛的议程和意义。然后,梶田隆章走上讲台,开始阐述他的中微子振荡理论。他的演讲条理清晰,数据翔实,赢得了阵阵掌声。演讲结束后,他看向米凡和王侃侃,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
接下来是麦克阿瑟,他的演讲同样精彩,详细介绍了中微子质量的测量方法和结果。演讲结束后,他也把目光投向了米凡和王侃侃,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轮到米凡了,他走上讲台,没有看演讲稿,而是直接开口:“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微子理论 ——‘多重宇宙碰撞’理论。”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一阵议论声。很多科学家脸上露出了怀疑的表情,显然对这个全新的理论充满了不信任。
米凡没有在意这些议论,继续说道:“我们一直认为,中微子的质量是固定的,但实际上,它的质量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中微子是多重宇宙碰撞产生的涟漪,当它穿过不同的空间时,受到的反作用力不同,质量也就不同。”
他拿出一张图表,展示了中微子在不同空间中的质量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当中微子穿过高密度的空间时,质量会变大;穿过低密度的空间时,质量会变小。这就像水波穿过不同的介质时,波长会发生变化一样。”
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很多科学家开始交头接耳,显然对米凡的理论感到不可思议。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位科学家忍不住喊道,“多重宇宙只是一个猜想,你怎么能把中微子的质量和它联系起来?”
“科学就是从猜想开始的。” 米凡平静地回应,“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不都是猜想吗?”
他的话让台下安静了下来,科学家们开始认真思考他的理论。
米凡继续说道:“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我邀请了王侃侃先生作为我的特别助理。他在狱中提出的‘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间’理论,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现在,就让他来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王侃侃站起身,走上讲台。台下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好奇,有怀疑,有不屑。王侃侃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他的理论:“大家都知道,中微子可以穿透任何物质,这是因为它能‘暴力撕裂’空间。当空间被撕裂时,会产生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就是中微子的质量。而且,这种撕裂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就像地震会沿着断层带发生一样。”
他拿出一组数据,展示了中微子在不同物质中的穿透率和质量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当中微子穿过铅时,质量会变大,穿透率会降低;穿过氢气时,质量会变小,穿透率会提高。这说明,中微子的质量和空间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印证了米凡教授的‘多重宇宙碰撞’理论。”
台下再次陷入了沉默,科学家们的表情从怀疑变成了惊讶。王侃侃的理论虽然激进,但却有着扎实的数据支持,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
梶田隆章站起身,表情严肃地说:“王侃侃先生,你的理论虽然有趣,但却缺乏足够的数学支持。你能解释一下,中微子是如何‘暴力撕裂’空间的吗?这种撕裂的能量来自哪里?”
王侃侃看着梶田隆章,眼神坚定地说:“梶田先生,数学只是解释世界的工具,而不是世界的本质。中微子‘暴力撕裂’空间的能量,来自于多重宇宙的碰撞,这种能量是宇宙诞生时就存在的,它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探测它的方法。”
“这只是你的猜想,没有任何证据。” 麦克阿瑟也站起身,反驳道,“科学需要的是证据,而不是空想。”
“证据就在我们身边。” 米凡接过话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多重宇宙碰撞的证据;暗物质和暗能量,就是这种碰撞产生的残留能量。我们之所以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是因为我们的探测技术还不够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否定这种可能性。”
论坛的气氛越来越激烈,科学家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论,一派则坚持传统的理论。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整个会议中心都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起来 —— 刘柳。他穿着一身沾满灰尘的衣服,头发凌乱,脸上带着疲惫,却眼神明亮。
“各位,” 刘柳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很有力量,“我来说说我的看法。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流浪,没有读过一本书,也没有用过任何通讯工具。但我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在桥洞下睡觉的时候,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 世界不是由公式和理论组成的,而是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的。中微子的质量之所以会变化,或许就像水会变成冰,也会变成水蒸气一样,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不需要那么复杂的解释。”
他的话虽然简单,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会议中心。很多科学家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意识到,自己或许过于依赖公式和理论,而忽略了大自然最本质的规律。
米凡看着刘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刘柳已经完成了蜕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智慧本能”。
论坛持续了三天三夜,科学家们争论了三天三夜。最终,在大量的证据和激烈的辩论面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接受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论。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虽然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米凡和王侃侃的理论为中微子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论坛结束的那天晚上,米凡、王侃侃和刘柳坐在科学院的草坪上,看着满天的繁星。
“我们成功了。” 王侃侃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不,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米凡说,“探索宇宙的奥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柳看着米凡和王侃侃,笑着说:“我现在明白了,科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业。只要我们保持好奇,保持思考,每个人都能为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米凡的手机响了,是王院长打来的:“米凡,好消息!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共同研究中微子和多重宇宙的关系。这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米凡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科学的胜利。科学的殿堂,终于向所有有才华、有梦想的人敞开了大门。
挂了电话,米凡看着身边的王侃侃和刘柳,又看了看满天的繁星,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一起携手,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中微子,这个曾经神秘的粒子,将成为人类探索多重宇宙的钥匙,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夜色渐深,科学院的灯光依旧明亮,就像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永远不会熄灭。而米凡、王侃侃和刘柳的故事,也将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地追求真理,勇敢地挑战未知。
五、余波与新程
论坛结束后,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米凡和王侃侃的 “多重宇宙碰撞” 理论和中微子 “暴力撕裂” 空间理论被广泛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理论为中微子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梶田隆章和麦克阿瑟虽然没有公开承认自己的理论错误,但他们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微子的质量问题,并表示愿意与米凡和王侃侃合作,共同开展研究。这一消息让很多科学家感到惊讶,也让人们看到了科学的包容性和进步性。
王侃侃的假释期结束后,并没有回到监狱。由于他在论坛上的出色表现,以及米凡和王院长的极力推荐,他获得了特赦,成为了宇宙科学院的一名正式研究员。这一决定再次引起了争议,但王侃侃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微子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和理论,很快就成为了科学界的新星。
刘柳也没有回到原来的生活。他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留在那个偏远的小镇,继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他经常会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写下来,寄给米凡和王侃侃。他的想法虽然朴素,却往往能给米凡和王侃侃带来新的启发。有时候,他也会受邀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科学问题,赢得了很多科学家的尊重。
米凡则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多重宇宙的探索上,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邀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项目,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贡献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米凡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些人对他的理论仍然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恶意攻击他。但米凡并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并用事实和数据来回应质疑。他知道,科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一天,米凡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是从一个偏远的山村寄来的,写信的是一个名叫小石头的孩子。小石头在信中说,他对宇宙充满了好奇,读了米凡的《多重宇宙模型》后,产生了很多想法,希望能够得到米凡的指导。
米凡看完信后,深受感动。他立刻给小石头回了信,鼓励他好好学习,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并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学习资料和帮助。从那以后,米凡经常会收到小石头的来信,他也总是耐心地回复。他知道,科学的未来,就在这些充满好奇和梦想的孩子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凡的理论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身于多重宇宙和中微子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有一天,米凡、王侃侃和刘柳再次相聚在宇宙科学院的草坪上。他们看着满天的繁星,感慨万千。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论坛上相遇的情景吗?” 王侃侃笑着说,“那时候,谁能想到我们会有今天呢?”
“是啊,” 刘柳也笑着说,“科学的力量真是无穷的,它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米凡看着身边的两位朋友,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米凡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王侃侃和刘柳也点了点头,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夜色渐深,星光璀璨。米凡、王侃侃和刘柳的身影在星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而宇宙的奥秘,也将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点点被揭开,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米凡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出版的那些着作,想起了在宇宙科学院门口等待的那个雪夜,想起了和刘柳、王侃侃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人类的进步。
他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人类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完这句话,米凡放下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不仅是他的信念,也是所有追求科学真理的人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宇宙的奥秘,也将在他和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下,一点点被揭开,展现出它最美丽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