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南亚风云(三)(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最新章节。
全息沙盘上,代表阿三境内各处的固定导弹发射井坐标如同溃烂的疮疤,闪烁着不祥的红光。
这些昔日国家威慑力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可能引爆区域乃至全球最后秩序的定时炸弹,更是霓虹眼中急于吞下的“战利品”。
“根据情报部门最新破译的霓虹-阿三密电及卫星影像分析”
一名情报分析官的声音在寂静的室内回响:“霓虹的救援舰队已调整航向,其先遣侦察单位及搭载的特种部队,目标高度疑似这些尚存发射能力或储存着核弹头的发射井。”
“他们的胃口,比我们预估的更为贪婪。””
“将军”
顾影疏转向一旁沉默的林禹,声音清晰而冷静:“情报确认,霓虹的目标已不仅限于撤离人员和接收残部,他们的特种部队先遣队,意图直接控制我方已标记的多个阿三战略导弹发射井。”
“一旦让其得手,霓虹将在短期内获得实质性的战略核投送能力。”
她稍作停顿,让信息沉淀,随后继续:
“评估认为,此举将严重破坏亚太区域现有力量平衡,对我根据地构成直接且迫在眉睫的顶级威胁。”
“常规外交警告已不足以阻止其冒险行为,情报部门捕获的发射井坐标完整,且其防御体系在阿三崩溃及前期核事故中已严重受损。”
“建议立即动用远程航空兵力量,对上述坐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彻底消除核设施落入霓虹之手的风险,并震慑所有潜在效仿者。”
顾影疏将一份简洁的行动概要呈现在林禹面前的辅助屏幕上,上面罗列了建议投入的兵力、航线规划及风险评估。
林禹的目光扫过屏幕。
他没有立刻回应,手指在控制台的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声响,整个核心指挥区仿佛都因这短暂的沉默而凝固。
数秒后,他抬起眼,看向顾影疏,声音平稳说道:
“风险可控,威胁确实存在,批准执行行动。”
“命令:按计划,投入歼-20、歼-16、轰-6K部队,由新宁基地起飞执行主要打击任务。”
他略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考量,补充道:
“告诉他们,会有两架特殊的轰炸机加入他们的飞行编队。”
“明白。”顾影疏微微颔首,林禹的补充命令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立刻转身,向待命的作战参谋团队传达最终指令:
“执行空中打击行动。”
“最终授权码:致命冲击”
“按一号方案执行。”
命令化作加密电波,瞬间传遍相关单位。
“明白!”
指令被迅速分解、确认,化作一道道无形的电波,传入新宁机场和桂柳机场那的庞大机库与加固跑道。
地勤人员的效率提升到极致。
四架歼-20“威龙”首先如同幽影般滑出,悄无声息地没入夜色。
紧接着,十二架挂载满满的歼-16“潜龙”发出低沉轰鸣,依次加力起飞,在空中组成护卫编队。
四架轰-6K“战神”带着沉重的挂载,怒吼着冲上云霄,直指西南方向。
庞大的攻击机群在新宁上空完成初步编组,在空警500预警机和一架经过巨神特别改装的以运20为基础机身的大型电子战飞机的远程支援下,毅然转向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向着目标区域疾驰而去。
.......................................
长时间、大编队的超低空突防是极耗燃油的。
为保障打击力量能深入阿三腹地并安全返回,一次精心规划的空中加油至关重要。
两架庞大由运-20改装的大型加油机已经在预设相对安全的空域盘旋待命,如同一个沉默的空中加油站。
攻击机群按计划分批接近这头巨兽。
编队机群依次有序地与运油-20对接,汲取着继续远征的能源。
整个过程在夜色和电子静默下高效完成,机群再次恢复编队,航向不变。
就在机群离开加油空域后约二十分钟,位于编队侧后方的预警机接收到新的数据链信息。
“报告,接收到游隼-1、游隼-2识别信号。它们已从更高空的待命空域加入我编队序列。”
预警机指挥官看向雷达屏幕,在两个边缘位置,出现了两个微弱但稳定的友方光点,正以极高的速度与主编队汇合,并迅速融入既定的航线。
那是两架从未在新宁基地地面出现过的飞机——
一架是线条流畅修长的B-1B“枪骑兵”
另一架,则是外形诡异宛如幽灵的B-2A“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它们早已根据预案,提前从秘密地点升空,并在更早的时间点,由另一架部署在更深远位置的运油-20完成了加油,此刻如同接到召唤的死亡信使,悄然加入这场远征。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三共和国 · 残存的西部防空区指挥中心】
尽管国内已陷入近乎全面的无政府状态,但部分最为关键的战略神经枢纽,仍由那些被忠诚誓言捆绑、或实则无处可逃的部队勉强守卫着。
这座深藏于荒漠边缘地下深处的指挥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雷达屏幕上的显示依旧充斥着各种因设备老化、维护不善以及未知干扰产生的杂波。
值班的操作员用力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试图从那片混沌的背景噪音中,分辨出任何一丝代表威胁的异常信号。
突然,位于防区边缘的一个远程预警雷达站信号,在屏幕上突兀地消失了。
没有预警,没有干扰加剧的过程,就像是被人用橡皮直接从屏幕上擦掉。
“报告!西线-4号雷达站失去联系!通讯完全中断!”
一名年轻的操作员声音带着不确定的颤抖。
值班军官皱紧眉头,刚想斥责是否是设备故障或通讯线路问题,几乎在同一秒,第二个、第三个雷达站的信号也紧随其后,接连从屏幕上熄灭!
“ 5、7号也失联了!信号消失前没有任何异常报告!”
操作员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惊恐。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沿着值班军官的脊椎急速爬升。
“不是故障……是攻击!拉响最高等级战斗警报!启动所有备用雷达和被动侦测系统!通知所有防空导弹阵地、高炮单位,进入最高戒备!立刻向最高指挥部报告!”
他的声音因极度的恐惧而尖锐变形。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就在备用雷达的扫描波束尚未完全展开,刺耳的警报声刚刚在坑道内凄厉响起的瞬间,指挥中心内部所有的屏幕无论是雷达显示屏、战术态势图,还是内部通讯终端。
先是猛地剧烈扭曲,随即齐刷刷地爆发出刺眼的雪花,最后彻底陷入死寂的黑屏。
震耳欲聋的静电噪音,从每一个尚能工作的扬声器耳机中疯狂涌出,淹没了所有的指令、报告与惊呼。
“电磁攻击!我们被强电磁……”一名技术军官的嘶吼被淹没在噪音的海洋里。
指挥中心厚重的防护大门外。
隐约传来了沉闷的、接连不断的爆炸巨响——那是布置在指挥中心附近、依赖雷达引导的近程防空导弹阵地和雷达车,在失去“眼睛”后,被来自隐形死神的精准打击逐一清除的声音。
四架歼-20如同穿梭在维度缝隙中的幽灵,在云层上方一掠而过。
它们刚刚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和精确制导滑翔炸弹,已经以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将这片区域防空体系的雷达、指挥中心和防空阵地彻底敲碎。
电子战军官冷静的声音在高度加密的数据链中回荡:“报告,一号区域主要防空节点及指挥链路已物理清除,电磁权夺取,安全通道初步建立。”
“收到。护航编队前出,扩大警戒范围。”
“轰炸编队按预定时间序列进入攻击航线。”
突击编队指挥官的命令简洁明了。
十二架歼-16组成的护航编队,迅速从轰炸机群两侧加速前出,它们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开机,主动扫描着前方空域可能存在的任何漏网之鱼或突发威胁。
...............
【阿三残存空军 · 某个依靠山地掩护的极端简陋备用机场】
凄厉的战斗警报声在狭窄的坑道内疯狂回荡,震得墙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少数几架处于“堪用”状态的战机,被地勤人员用近乎徒劳的努力拼命推出发霉的机库。
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杂烩:几架从高卢引进、性能相对最可靠的“阵风”战斗机。
数量更多、但状态堪忧的老旧苏-30MKI。
以及少数几架被寄予厚望却始终难堪大任的国产“光辉”战斗机。
飞行员们仓促地爬进布满灰尘的座舱,脸上混杂着被从绝望中强行拉起的茫然,以及一丝对不可知命运的麻木。
“紧急升空!紧急升空!拦截不明身份入侵机群!他们正在攻击我们的战略重地!”塔台的命令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的电磁杂音,几乎难以听清。
“敌方数量?型号?高度?速度?”
一名经验相对丰富的“阵风”飞行员在嘈杂的通讯频道里急切地询问,试图获取最基本的信息。
“不……不清楚!所有远程雷达均受强烈干扰瘫痪!只能判断大致来袭方向和多目标信号特征……怀疑……怀疑是大夏人的偷袭!”
塔台的声音带着绝望的不确定。
“大夏?那些该死的混蛋!”另一名苏-30飞行员在座舱内发出愤怒而无奈的咒骂。
带着这种混乱信息匮乏带来的恐慌,这支拼凑起来的拦截机队勉强在颠簸的跑道上拉起,在极其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依靠粗略的方向指引和飞行员自身的目视观察,跌跌撞撞地扑向预测的拦截空域。
然而,他们甚至尚未飞抵预定空域,连敌机的影子都未曾瞥见,座舱内那原本就因干扰而闪烁不定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却像是被瞬间扼住了喉咙,然后发出了凄厉到极致的、代表死亡锁定的连续尖啸!
屏幕上,无数个代表着被火控雷达稳定锁定的致命红色光标,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各个方位亮起,将他们这区区十几架战机如同待宰羔羊般牢牢锁定在死亡的十字线上。
“我被锁定!多个目标!稳定跟踪!!” 雷达预警接收器的尖啸几乎要刺破耳膜。
“敌人在哪里?方位?!高度?!我看不到!!”
“无法识别信号源!干扰太强了!所有传感器失效!”
“规避!立刻规避!释放干扰箔条!红外诱饵!”
恐慌如同病毒般在通讯频道里瞬间爆炸开来。
飞行员们凭借求生的本能,下意识地做出剧烈的、毫无章法的规避动作,同时将机载的箔条和红外干扰弹如同不要钱似的疯狂泼洒出去,试图在身后制造一片虚假的屏障。
但这一切,在拥有绝对信息优势、体系支撑和超视距攻击能力的歼-16编队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原始人对着隐形的高科技狙击手投掷石块。
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十二架歼-16的飞行员,正透过先进的头盔显示器,冷静地注视着由数据链共享、并经由预警机与自身雷达融合生成的清晰战术态势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