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风暴之下,全球状况(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最新章节。

当“恐惧之眼”在太平洋上被稍稍削弱却依旧坚定地扑向美洲西海岸,当“海神”在大西洋积蓄力量准备吞噬欧洲,当干旱、洪涝、热浪和超级风暴在全球各地同时上演时。

这个早已被丧尸病毒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末世文明,迎来了新一轮更为残酷的考验。

各幸存势力在应对无处不在的行尸走肉的同时,不得不将部分精力转向这场看似自然、实则暗藏玄机的全球气候剧变。

曾经的阿美,如今已分裂成数个盘踞一方的势力集团。

中西部广阔的农业地带和落基山脉的险要关隘,由自称“阿美利坚复兴阵线”的保守派军事集团控制,他们保有相当数量的陆军重装备和部分空军力量,尤其倚重从旧时代遗产中继承并进一步强化的蝎尾狮生化武器。

这些装在特殊容器中的致命气溶胶或注射弹头,是他们清理大型尸群、甚至对付不听话的幸存者聚居点的利器。

此刻,他们的气象部门正紧张地追踪着太平洋上那个庞大的风暴系统,将其视为可能冲击西海岸残余势力的自然灾难。

同时也暗自借这场风暴能进一步削弱另一个拥有重要海军基地和科技遗产,盘踞在加州地区的“太平洋合众国”。

东海岸,则以诺福克等残余海军基地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更倾向于传统联邦理念的“东部临时政府”,他们与复兴阵线关系紧张,双方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沿线时有摩擦。

他们的注意力更多被大西洋上那个异常生成的“海神”风暴所吸引,担忧其可能影响欧洲的盟友,进而影响本就脆弱的跨大西洋联系。

至于盘踞在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自由南方”势力,则相对封闭,内部军阀割据严重,对全球气候异常的感知最为迟钝。

所有北美势力都注意到了天气的极端化——春季的龙卷风季节提前且猛烈,夏季的热浪持续时间长得反常,但他们都将其归咎于丧尸病毒爆发后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以及可能存在尚未完全理解的地球物理变化。

没有人,至少没有任何公开的情报显示,他们将这一切与远在太平洋彼岸那个神秘岛屿上的控制中心联系起来。

在亚太地区,一个相对有序但行事风格备受争议的幸存者联盟——“太平洋防御协定”已经形成。其核心成员包括霓虹、棒子、袋鼠、菲猴,以及后来加入的印尼西亚政府残部和三哥沿海政府残部。

这个联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丧尸危机早期就获得并逆向工程了一种特殊的生化武器——源自蝎尾狮技术的毒剂。

这种毒剂产能有限,但其对普通丧尸和幸存者人类都具有极高的致死率。

通过空投、导弹发射或特种部队渗透等方式施放后,能在短时间内净化大片区域内的丧尸威胁。

然而,其致命性是无差别的。

太约在运用这种武器时,展现出一种冷酷到极致的效率。

他们的作战准则明确:为了确保控制区的绝对安全和资源集中,在清理目标区域时,可以不考虑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幸存者。

卫星图像识别出大规模尸群聚集地后,指挥中心往往会迅速评估威胁等级和清理价值,一旦决定动用“狮尾蝎”,命令便会下达。

随后,无论是繁华的都市废墟,还是偏远的幸存者村落,只要被划入净化区,都会在毒雾弥漫后陷入死寂。

讽刺的是,太约部队在使用蝎尾狮清理自己控制区内的小规模尸群或潜在“不稳定因素”,比在开阔地带对抗大规模尸潮还要熟练和果断。

因为他们深知这种武器对缺乏防护的人类的杀伤速度甚至超过丧尸。

一些太约内部的批评者私下称,他们的清理行动,“干掉自己人的效率比击杀丧尸高得多”。

这种策略虽然血腥,但确实帮助太约核心区域快速建立了相对稳定、无丧尸威胁的安全区,并吸引了阿美内战爆发后无所依归的太平洋舰队大部分舰艇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其海空实力。

面对全球气候异常,太约的科学家们同样感到困惑和担忧。

他们拥有相对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清晰地观测到了“恐惧之眼”的异常形成和路径,也注意到了全球大气环流的紊乱。

他们怀疑这可能与某种未知的地球物理现象或甚至未被理解的地外因素有关,但限于观测手段和全球通信的中断,无法进行深入调查。

他们更多地是将这种异常视为需要适应和防御的新变量,加强了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并开始研究气候对难民(可能还活着的话)可能带来的冲击。

太约的高层决策者中,或许有个别人会产生“这一切是否与某个未知对手有关”的一闪而过的念头,但缺乏证据,且当前生存压力巨大,这种猜想并未成为主流。

欧洲大陆在丧尸病毒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崩溃中损失惨重,昔日繁荣的都市大多沦为死城或变异生物的巢穴。

幸存下来的各国政府力量被迫退缩到有限的堡垒城市和防御区,为了生存,他们组建了一个松散的“欧洲幸存者联合会”。

这个联合会神离貌合,各国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甚至为了有限的资源和安全区暗中较劲。德、法、英等前大国残存的力量是联合会的主导,但他们的影响力远不如前。

联合会的军事力量主要由各国残余的陆军和有限的空军组成,海军力量因港口沦陷和补给困难而大幅萎缩。

他们依靠坚固的防线和定期清剿来维持主要交通线和核心区域的安全。

此刻,联合会的最高指挥部正被大西洋上“海神”风暴的预警搞得焦头烂额。

他们的气象专家指出,“海神”的路径异常且能量巨大,可能给本就脆弱的西欧海岸防线带来毁灭性打击。

风暴潮可能淹没低洼的防御工事,狂风暴雨则可能破坏基础设施,更可怕的是,这种极端天气可能会搅动起庞大的尸群,使它们脱离原有的游荡区域,向幸存者的庇护所发起难以预测的冲击。

联合会紧急下令加固沿海防御,疏散高风险地区的居民点,并储备应对洪涝的物资。

然而,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困难重重,猜忌和资源争夺使得应对效率大打折扣。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气候的恶意,但他们都认为这是末世环境下必然要面对的新挑战,是地球生态系统失衡的体现。

毛熊的欧洲部分,莫斯科等地的残余政权依然控制着一些重点城市和军事基地,依靠战略纵深和重火力,在无边无际的尸海中艰难地维持着存在。

他们不仅要对付普通的丧尸,还要时刻警惕西伯利亚广袤荒原上可能涌来,适应了极端寒冷环境的特殊变异体。

异常的气候对他们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原本应该开始回暖的春季,却时不时遭遇来自北极的强寒流袭击。

而短暂夏季可能出现的热浪,又可能导致冰川加速融化,引发洪水并改变地形。

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统一的政权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依托旧时代城市废墟、矿山、甚至秘密军事基地建立起来的军阀割据势力。

这里上演着真正的“吃鸡大赛”,弱肉强食是唯一法则。

这些军阀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只有几百人,依靠易守难攻的地形和考古来或购买的武器苟延残喘。

有的则控制着数千人的武装,甚至拥有坦克、直升机等重装备,他们之间为了资源、人口、技术遗产征战不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