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允堂发明(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宫廷之殇》最新章节。

“是允堂想的!”允堂用力点头,小脸泛红。

“儿臣看了好些讲机关术的书,又想起宫外那些农人挑水浇地的辛苦,就琢磨着能不能做个东西帮帮他们。

父亲您看,这里用脚踏或者牲口拉,就能带动这一长串竹筒,从低处河里把水提上来,倒进高处的渠里……”

他凑上前,小手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激动地给父亲讲解起来。

南烁认真听着,不时问上一两个关键的问题,允堂都一一解答,虽然有些地方略显稚嫩,但整体的构思和原理却清晰无比。

南烁眼中的震惊越来越浓,到最后,已全然化为了惊叹和激赏。

他再次低头,仔细端详着这张笔触还带着少年青涩、却蕴含着惊人巧思和仁心的图纸,心中浪潮翻涌。他知道允堂聪明,喜欢上摆弄些机巧玩意,却万万没想到,这孩子竟能想出如此切实利于民生的东西!

“好!好!好!”南烁连说了三个好字,大手重重拍在允堂的肩上,龙心大悦。

“父亲的允堂长大了!能体恤民生疾苦,更能想出解决之法!此物若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得到父亲如此毫不吝啬的夸赞,允堂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南烁爱不释手地看着图纸,又追问。

“如此精巧之物,制作起来想必不易,需得能工巧匠方可。你可有想法让何人督造?”

允堂眨了眨眼,脸上露出一丝小得意。

“允堂前日已经找过五哥了!把更详细的分解图和尺寸都给了他。五哥说户部营造司的工匠最厉害,他答应儿臣会立刻去找工匠试做!想必很快就能做出成品给父亲看了!”

“哦?承瑜?”

南烁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化为欣慰。

“你们兄弟俩,倒是有心。好,此事交给承瑜去办,朕很放心。等他那边有了进展,立刻报与朕知。朕要亲眼看看这‘龙骨翻车’如何运作!”

“嗯!”允堂用力点头,心里满是成就感和被父亲认可的喜悦。

南烁看着儿子灿烂的笑容,多日来的政事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他又仔细问了些允堂近日的起居功课,叮嘱他不可过分沉迷机巧而荒废了学业,允堂都乖乖应了。

父子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允堂见父亲案头奏章堆积如山,便懂事地告退出来。

走出御书房,他只觉得天更蓝了,阳光更暖了,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

他想着五哥那边不知道顺不顺利,恨不得立刻跑去户部问问,又怕打扰五哥办事,只好按捺住性子,决定先回东宫等消息。

而御书房内,南烁再次拿起那份彩图,看了又看,对侍立一旁的张敬贤笑道。

“敬贤,你看朕这小儿子,总能给朕些惊喜。”

张敬贤笑着躬身。

“小殿下聪慧仁孝,心系百姓,实乃陛下之福,江山之幸。”

南烁颔首,目光重新落回图纸上,笑容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思索。

户部衙门里,南承瑜却远没有允堂那般轻松愉快。

他从右侍郎曾文栋的值房里出来,面色沉静,袖中的手却紧握成拳。

曾文栋那番冠冕堂皇的推诿和直接将申请单压下的举动,像一盆冷水,将他方才在工坊里被鲁琨点燃的热情浇灭了大半。

他回到自己的值房,屏退了旁人,独自坐在案前。

窗外的天光透过窗棂,在他深色的官袍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他知道曾文栋的背后是谁。

那位掌管户部多年的老王叔,一向保守,不喜变更,更不喜他们这些年轻的皇子过多插手实务,尤其还是这种“奇技淫巧”之物。

曾文栋不过是揣摩上意,先行拦阻罢了。

直接硬碰硬,去寻王尚书理论?恐怕不仅要不来资源,反而会打草惊蛇,让王叔彻底将此事按死,甚至给允堂招来“不务正业、蛊惑皇子”的非议。

南承瑜的手指在案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沉凝。不能从户部正途调拨,那就只能另想办法。

他沉吟片刻,忽然起身,从柜中取出一只私人的钱匣,打开看了看。

里面是他历年来的俸禄和赏赐积攒下的银票和一些金银锞子。数额不算巨大,但支撑初期制作模型和试验,应当勉强够用。

他唤来一名绝对心腹的长随,低声吩咐。

“你悄悄出府一趟,去西市找相熟的木材行和铁匠铺,按这单子上的要求,采买这些物料。”

南承瑜将鲁琨开具的清单中最重要的几项指给长随看。

“记住,要分开几家买,不要引人注意。买好后,直接送去……”

南承瑜停顿了会儿,压低了声音。

“送去我在城南的那处私宅,交给看门的哑伯。告诉他,后日我会带工匠过去。”

长随仔细记下,重重点头。

“小人明白,这就去办。”

打发走长随,南承瑜又思索起来。

物料可以私购,但工匠呢?鲁琨和他手下最得用的几个徒弟肯定脱不开身,而且调动官匠私用,是大忌。

他的目光落在案头另一份文书上,那是关于京郊河渠清淤工程的进度简报。他心中微微一动。营造司的官匠动不了,但那些临时招募来负责粗重活计的优秀民夫呢?其中未必没有手艺精湛的巧匠。

他再次起身,决定亲自再去一趟工坊,不是以官员的身份,而是以求助者的姿态,私下再找鲁琨谈一谈。这位老匠作大监对那“龙骨翻车”的热情是做不得假的,他或许知道些人选,或者能指点一二。

南承瑜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静,走出值房,再次向那喧闹而充满生气的工坊走去。阳光照在他身上,拉出一道坚定而略显孤直的影子。

允堂的那份图纸,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的涟漪,绝不会因为一点阻碍就轻易平息。

明路不通,便走暗路;官资不给,便用私财。这“龙骨翻车”,他定要替允堂,也是替那些期盼着甘露的田地,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