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以弟之名(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李开富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一下,然后才对苏淮说道:

“孩子,你这是不是留得太少了。”

“李叔,这就不少了。要不是您和我岳父,我到哪挣这么多钱去。反正咱爷俩来日方长,有李叔您的支持,我以后肯定还能再挣这么多,您说是不是?”

“对,对。大淮呀,你比我想得长远。你也是个会做事的,比我想象中做得还要好。”

李开富现在对眼前的这个苏淮,满意得没法形容了。也就是苏淮已经娶了妻,要不然他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了。如果国家允许娶二房,让自己的闺女给他当二房,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李叔,事情办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有事的时候,我再来麻烦您。”苏淮起身告辞。

“好说,好说。”李开富也起身相送。

就在苏淮要开门的时候,李开富一把拉住了苏淮的手臂。

“李叔,您还有事儿?”

“大淮,下个礼拜一,你把时间留出来,早上八……不,九点,过来找我。我有个工程想让你接下来。到时候……反正怎么做,你心里比我还明白。”

“李叔,这个项目有多大?还需要小工不?”

“很大,比理工大的还大。是海城铁路分局的职工楼。得有个二三十栋的样子。”

“明白,李叔,我一定给您办好。”

“你这说的什么话,好像李叔只爱占便宜似的。过来再坐会子,咱们爷俩再聊聊。”

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苏淮自然要接着。于是他重新坐回了原处。

两个人一落座,李开富就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大淮,这个项目还是你来对接。一开始需要的话,我冒个面儿。然后咱们还照着理工大这样来,你这边应该没问题吧。”

“那太没问题了。”

“那就好。对了,你打乡下找来的那些小工,钱就不用你出了,一切都从账上走吧。既然我把事情交给你了,一切都由你来做主。只要不亏待了这些农民兄弟,一切都好说。大淮,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这次做的事情,真是让我没有想到。你对李叔也太大方了。不过沙河这个工程,我不能拿这个大头了。咱们爷俩六四分账,你六我四……”

“李叔,这可不行,我一个跑腿的,哪能比您这个主事的拿得多。您八我二,我就已经知足了。”苏淮讲究的就是舍得。有舍才能有得。

“你这孩子,我说话你怎么就不听呢?你还想让李叔放心用你不?要是想的话,你就听我的安排。”

“李叔……”苏淮装出来一脸的为难,思考再三,才咬着牙答应下来,“行,我听您的。不过也不能我六您四呀。这样吧,咱们爷俩五五分成,您看怎么样?该请客吃饭的,都走我这边的账。到时候我保证您和我婶子都满意。”

“别提那个败家的娘们儿。家里的钱早让她给祸祸得差不多了。这些年要不是我想尽办法搞些福利,家里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大淮,记住喽,咱们爷俩的事儿,不传六耳。更不能让你婶子知道。”

“明白。李叔,我劝你把这包里的东西,回头存银行里,这样我婶子就不会知道了。”

“不行。那可不行。银行毕竟是公家的。”李开富说着自己的担心。

苏淮笑了笑,他此时想起了赵德汉,《人民的名义》里那个吃面条的处长。于是他给李开富出着主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叔,要是可以的话,你最好悄悄搞一间房子。然后……”苏淮给了李开富一个你明白的眼神。

“嗯……这个主意好。我们单位正要分房呢,我要一套应该问题不大。”李开富眼前一亮。

“李叔,您最好别要。但是有人搬进新房,那么就会腾退旧房。您选一个位置还算不错的旧房,我带着乡下的那些亲戚,帮您加固一下,这样您放东西也就放心一些。等下次咱爷俩再分东西,咱们就直接去那里。这样更稳妥一些,您说是不是?”

“对,对,对。就这么办。大淮,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心思活泛。我这脑子呀,一用就痛。都特么喝酒喝的。这些年别的事没干,净剩下喝酒了。”李开富用手不停地轻拍着自己的额头,但是很开心。

“那咱们就这么讲定了,我先回去了,礼拜一我准时九点过来。”

“好,好,那我就不送你了。”

李开富手里攥着帆布包的带子,坐在沙发上点额相送。

————

搞定王铨辉、李开富的第二天一早,苏淮和张蕊一起来到仓库。从师范大学租的仓库,收拾出来一间,给进城干活的亲戚临时当个住处。

一进仓库的大院门,就看到里面热闹非凡。孙家人,一个个喜笑颜开,清理着院子和仓库。

“小舅,你们干嘛呢?”苏淮一把拉住了他最小的舅,只比他大三岁的孙守水。

苏淮的外公亲哥仨,孙守水是老三家最小的儿子。他也是孙守山这一支大房头里最小的。

“大淮来了。呦,我外甥媳妇也来了。大淮,实话跟你说,要不是你非得拦着,好吃好喝让我们休息几天,我们早就想回家了。家里的农活真不少,总在城里待着,心里急了慌。这不,守民哥说今天就走,让我们把你的这个仓库拾掇干净。”

“小舅。我看你是想我妗子了吧。”

“滚你个蛋,有这么跟你舅说话的嘛。我那是想你妗子吗?男子汉大丈夫,还能离不开媳妇。我那是想你兄弟了。你弟弟比你家老二还小,好几个月没见喽……”

提到儿子,孙守水眼里有光、有雾。再硬的汉子,吃再多的苦,他也不会叫一声累。唯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他满腹柔肠。

苏淮笑了笑,对孙守水说道:“去把大家叫进屋里吧,咱们分钱。紧赶慢赶,总算是把钱要到手了。”

“知道,知道。大淮,其实钱倒是不急,咱们都是自家人,你不要太为难。我们能等。”

“要不来自然让你们等上一等,这要来了,还等个屁。小舅,赶紧集合人吧。”

————

孙家人,一个个规规矩矩排着队,从苏淮手里接过来或多或少的一沓钞票。

这些庄户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更没有直直切切用手摸过这么多钱。他们的手在抖,心在颤,眼有些花,嘴有些干……

孙守民,苏淮这些亲人里辈分、年纪最大的人,他哆嗦着把钱数了三遍,才稳住点心神。

“大淮,不对呀。”

“大舅,哪里不对了?”

“我……我干的是小工,讲好一天一块二的,我一共干了一百一十三天,应该是一百三十九块钱。按说还得扣掉伙食钱,你这孩子不……嗨,我这个不跟你计较,谁让你是我外甥呢,只当你是在心疼你舅我,我啥话也不说了。年前,我们回家过年,还从你这里支走了五十块钱。这样一算,我应该领八十九块钱,你看看你现在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