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温暖的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他有时候真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越来越笨。就像抱孩子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学都学不会。

苏淮笑笑没再说什么,洗了手接过来孩子,轻拍着这个弟弟的后背,嘴里哼着小曲儿。

看到苏淮这有模有样地抱着孩子,褚冰不自觉地就想骂丈夫两句。但是想到他早起晚睡,照顾着自己,她又不忍心了。

“你说说你能干点啥,抱孩子还不如个孩子。”褚冰也只能这样弱弱地埋怨丈夫一句。

王铨辉不好意思地低头嘿嘿笑着。

————

苏淮抱着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听着褚姨埋怨自己的丈夫,他颇有些得意。自己这可不是拉仇恨,可是没办法呀,条件不允许呀。你王铨辉在海城理工大学,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骂起我来也不留情。可讲到带孩子换褯子,你就是比不上我呀。

“褚姨,可别这么说我王叔了,要不然他心里可不是滋味儿,回头又得去我那里蹭酒喝。你们两口子吵架,我家酒遭殃。这酒不也委屈?”

“你闭嘴吧你。我喝你点吃你点怎么了?我干闺女都给你当媳妇了,你还想怎么着?我可告诉你苏淮,我不仅吃你喝你的,你弟弟以后也得吃你喝你的。我和你姨年纪都大了,以后照顾不过来,可不得把他交给小蕊。你这当姐夫的,你不照顾谁照顾?你就万幸吧你,现在实行计划生育了。要不然我和你姨不得再生俩仨的。”

满屋子的人,王铨辉也只能拿苏淮撒气。

苏淮冲着褚冰挤出了一脸的苦笑,“褚姨,你说我招谁惹谁了。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当初就该劝你调到湖城。”

“你个臭小子,你那点鬼心思我还不清楚?当初你不就怕到手的仓库再还给学校嘛。”褚冰对苏淮也是一点儿都不客气。

太熟,也太疼他,所以对他没必要客气。

“行了,别一脸苦大愁深的模样。告诉你个好消息吧,有个挣钱的机会,你干不干?”王铨辉觉得把女婿贬得也差不多了,该抛个甜枣了。

“挣钱?那当然干喽。”苏淮答应起来毫不犹豫。

“你能行?”王铨辉尽管想把事情交给苏淮,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不是个小数目,也不是小事情。

“我肯定行。”苏淮连什么事都不问,就敢直接拍胸脯保证。

作为重生的人,连这点担当都不敢承担,那真就丢尽了脸面。

“我可告诉你,那可是十栋宿舍楼,需要两年建完,你能行?”王铨辉又认真地问了苏淮一句。

“宿舍楼?才十栋呀,这……也太少了吧。”虽然在此之前,苏淮从来没有接触过建筑这一行业,但他还是感觉这个项目不大。

前世里,他可是听朋友说过,十几栋楼的小区,那可是最小的楼盘,没多大意思。

“哦?你的口气可不小。你知道这是多大一笔钱吗?”

“按照现在的水平来算,也就是百十来万的项目。能有多大?”苏淮反问了一句。

王铨辉、褚冰都有些无语。百十来万的项目,你这都嫌小,你还想改造中南海咋的?

“大淮,咱可不兴空口讲大话,你有没有把握接下来干好?你好好想想,给我讲讲你的打算。最关键的是你以什么名头来接这个工程。以你小南河家具店的名头,那自然不行。另外我提前交待你一句,学生的宿舍楼,里面可都是住着国家未来的栋梁,质量上你可不能马虎。”王铨辉认真地叮嘱着苏淮。

他想报答苏家,所以才会想到,把学校里的工程项目交给苏淮。但他也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所以才会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

经过九年多的准备,苏淮一直都在等着一个机会。而今天这个机会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为了把握住这个良好的契机,苏淮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认真思考着。

王铨辉、褚冰两个人自然看到了苏淮的谨慎,他们相视一笑,然后各做各的事情,没再打搅苏淮。

中午,苏淮和王铨辉爷俩,坐在小院里喝着酒。因为只有在院子里才可以抽烟。而苏淮和王铨辉,又是喝酒、思考时离不开烟的人。

三杯酒下肚,苏淮才缓缓开口道:“王叔,我仔细盘算了一下,这件事情我还是能接的。但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可能得需要您帮着想一下办法。”

听了苏淮的话,王铨辉轻轻摇了摇头,然后用筷子点了点苏淮,说道:“是不是接工程的名头?”

“对。”

“我替你想好办法了。只要你能舍得。”

“王叔,我您还不了解?最是舍得。您的意思是不是让我在城建局里……”

没等苏淮的话说完,王铨辉赶紧拦住了他的话头,“对。我和他们李局长聊过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李局长也点过头。回头我介绍你们认识,具体的事情就看你自己操作了。”

“谢谢王叔,这个只是解决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接下来就是和学校具体的负责人接触,问清楚要求,然后再和设计院对接,让他们出设计图纸。”

“嗯,这是对的。没有设计院出图纸,谁都不敢让你接手这个工程。不过这一步,我还是得出面助力一下你。要不然谁认你呀,你说是不是?”王铨辉为苏淮做着打算。

“王叔,你为我考虑得可真周到。你放心,我肯定维护好这层关系,以后我还想继续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呢。”

“这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喽。”王铨辉对于苏淮将来的打算,他不过多干涉。

“其实这一个工程,我是没有打算挣钱,甚至还可能会往里面贴一些。”苏淮把真实的打算说了出来,说得很随意,也很自然。

“哦?为什么?”

“王叔,刚才我不是说了嘛,我想以后继续做这一行。所以这第一个工程,挣不挣钱都无所谓,只要学校里满意,施工单位满意就好。我落了一个两头熟,尤其是维系好和设计院、城建局的关系,对于我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你呀你,想得还挺多。不过你想过没有,单干户怎么好接工程呦。”王铨辉看着苏淮,眼睛里带着莫名的兴奋,还有疑问。

“王叔,人活着要是没有目标,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也许过上两年,上面就会给我这样的小人物很多的政策和机会。”

听了苏淮这话,王铨辉点了点头,表示着认可,但他不无担心地说道:

“现在是变化挺快的,不过你也要加上小心,我感觉有许多事在一日三变。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还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一步走错,就可能毁掉所有的努力,甚至可能身陷囹圄。”

“王叔,你就放心吧。大包大揽的事情我不做,出格领头的事情我不做,我还能做出来断臂求生。所以我可能会受到挫折,但是吃牢饭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吧。”

“你明白就好,咱不聊这些大局,还是说说眼前的事吧。你现在只能挂着城建局名头和我们这些单位打交道。如果有一天他们烦了,或者有别的想法,把你踢出局怎么办?他们可是正规单位,和你这个小人物可不一样,想玩你还是很容易的。”

王铨辉到底在体制内浸润了多年,他最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所以提出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所以我还要做第三件事,那就是迅速组建自己的建设队伍。而这一点也没有多大问题。现在江南省大面积进行了新的土地改革,村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集体解散了,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建筑队的主要劳动力,我可以在这方面想办法。至于技术人员,这才是我真正头痛的事情。有能力的人,一个个都在单位里窝着,根本就不愿意走进社会。所以我还要在这方面多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