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名声远扬(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苏淮骑着自行车到了山脚,然后连人带车进了空间。在空间里美美地补了一觉,又吃了些可口的饭食。这才把两只野鸡挂在车把上,骑回家。

由于时间、空间的错位,苏淮回到家里,他腕上的手表才指到六点。

又是好一通忙活。苏淮才把野鸡炖上。然后又让通娃连汤加肉,给吴永江送去一整只。

大湾村里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

不过,村民们对于苏淮的尊重,又多上了几分。就连张蕊偶尔走在村里,也得到了大家伙的热情招呼。

苏木匠、苏郎中、苏知青的婆姨,谁敢不高看一眼。

……

过了两天,苏淮按照和冯通、胡秀兰的约定,骑上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

接下来的日子,比晾凉了的白开水还要寡淡。苏淮天天守在木工坊里,认真地教着徒弟。

空闲下来,苏淮就画着各式的家具图样,不光为自己出走做准备,也是为吴大通留条后路。

————

一入了秋,大湾村里有个好木匠,这个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传遍了附近的各个村落。

公社里也有木工坊。刚实行公社的时候,公家就把辖地内几个还算不错的木匠,收拢在一起开了个木工坊。毕竟吃起了公家饭,这些手艺人也没有多少怨念,一个个安稳地在工坊里忙碌着。

渐渐地,他们感觉这样还挺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天天有活干,再不用走街串巷自己找活。

于是他们就真正安下心来。

等到上头安排他们带徒弟的时候,手艺最好的两位老手艺人不乐意了。

照着往年的规矩,收徒弟得让我先看清人品,可不是你们当官的说让收我就得收。再说了,我家传的好手艺,凭什么不让我儿孙到木工坊来上班,我好传给他们,偏要让我白白把吃饭的本事送给陌生人。

这两个老手艺人也就辞了工,回到家里继续务农。只有在农闲的时候,私下里偷偷把手艺教给儿孙。

自打成立了公社,私下里不允许进行买卖,即便农闲,他们也不能出外找活干。于是这两户人家的名声,渐渐地埋没进了黄土里,被人们遗忘了个干净。

剩下的两位木匠,手艺只算说得过去,教徒弟的时候,也是得过且过。

如今公社木工坊里那剩下来的两位木匠,年岁也大了,一般都是待在木工坊里喝喝茶,坐等着下班。

工坊里有活,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去做。

这帮人手艺不怎么样,可脾气一个赛一个的大。上门买家具的人,别的先不说,只他们那些冷脸,就够人饱个两天半的。

陪着笑脸打出来的东西,也是一言难尽。拿大衣柜来说吧,用上两年,搬起来就要小心了,一不注意,就能散落成一地的碎板。那上面的大钉子,各个看起来吓人。

渐渐地,人们都不乐意去公社的木工坊里打家具。除非实在没有办法,谁都不会去找那个不自在。

现在好了,大湾村里有了木工坊,据说那个年轻人的手艺不是一般得好,打个大家柜,居然一根铁钉都不用。

于是人们都动起了小心思,纷纷想上门请苏淮打东西。

私人不好出面,那就劝着各队的大队长、支书帮着出面呗。反正是公对公,到了天边儿,也挑不出错来。

于是,各村的支书、大队长们,带着乡亲们的殷殷重托,纷纷来到了大湾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