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家的书香气(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与你共赴河山》最新章节。
与陆家小楼里那种几乎凝滞的冷硬空气不同,仅一墙之隔的沈家,晚餐的氛围却像初春解冻的溪流,温暖而舒缓。同样简单的饭菜摆上桌——棒子面粥,二合面馍馍,一碟自家腌的脆萝卜,还有一小盘用猪油渣炒得喷香的雪里蕻咸菜。但空气里弥漫的,是淡淡的墨香和一种无形的、让人放松的宁静。
沈明远脱下了白天工作时常穿的、洗得发白的藏青色中山装,换了一件舒适的深灰色毛衣,眼镜片后的眼神温和睿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透着对家人的关切。他正用筷子夹起一根咸菜,仔细地放进嘴里咀嚼,动作不疾不徐。林静姝坐在他对面,穿着素雅的棉布对襟罩衫,头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颈边,更添温婉。她正用小勺搅动着碗里的粥,眼神温柔地看着女儿。
沈念薇小口地喝着粥,脑海里却像放电影一样,反复闪过几个画面:幽深巷子里混混狰狞的脸,陆铮如同天神降临般冷峻的身影,他行云流水又狠厉精准的动作,还有……最后他下意识按向左肩时那微蹙的眉头。那肩胛骨的位置……早晨看到的深色湿痕,傍晚按捺住的痛楚……像两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心上,让她口中的粥都显得有些食不知味。
“薇薇,今天在学校怎么样?看你吃饭都没什么精神。”林静姝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的心不在焉,放下勺子,关切地问。
沈念薇回过神,连忙挤出一个笑容:“妈,我没事,就是……今天有道数学题特别难,想得有点入神了。”她选择了暂时隐瞒下午巷子里的事情,不想让父母担心。
“哦?什么题?说出来听听,看爸能不能给你参谋参谋。”沈明远也放下筷子,饶有兴致地看向女儿。他虽然是行政干部,但早年也是名牌大学理工科出身,功底扎实。
“啊,不用了爸,”沈念薇心里一暖,但随即有些心虚地低下头,“后来我自己解出来了,老师还表扬了思路清晰呢。”她赶紧转移话题,试图驱散心头关于陆铮的阴霾,“对了,爸,妈,今天语文课老师让我们讨论理想,好多同学都说要当科学家、工程师,为‘四化’做贡献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憧憬。
“好啊!”沈明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这才是有志气的年轻人!国家现在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四个现代化’,没有知识,没有人才,那就是空谈!”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身处变革时代的激动和责任感,“薇薇,你也要好好想想自己的理想。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这番话,与陆家餐桌上强调的“责任”、“使命”、“必须优秀”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更注重个体的思考、内在的驱动和对未来的主动选择。
林静姝也微笑着点头,给女儿夹了一筷子雪里蕻:“你爸说得对。理想不是空中楼阁,但首先要源于内心的热爱和向往。就像你喜欢看书,喜欢钻研难题一样。找到你真正热爱的方向,然后为之努力,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温暖的话语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沈念薇有些纷乱的心绪。陆铮肩上那片深色带来的沉重感似乎被冲淡了些许。她抬起头,看着父母鼓励而开明的目光,一个在心底酝酿了很久、却始终有些模糊的念头,此刻变得异常清晰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筷子,双手放在膝盖上,坐得端正了些,眼神明亮而坚定:“爸,妈,我……我想好了。”
沈明远和林静姝都停下动作,专注地看着女儿,等待着她的答案。客厅里那盏发出柔和黄光的白炽灯,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显得格外温馨。
“我想学医。”沈念薇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破土而出的力量感,“我想当医生。”
这个答案似乎并不太出乎意料。林静姝眼中笑意更深,带着了然和赞许。沈明远则推了推眼镜,认真地问道:“哦?为什么是学医?说说你的想法。”
沈念薇的思绪飞转,下午巷子里的惊魂一幕再次浮现,但这一次,她想到的不是恐惧,而是更深层的东西。她想到陆铮按着肩膀蹙眉的样子,想到周阿姨偶尔提起陆伯伯年轻时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想到大院里那些因公受伤、饱受病痛折磨的老兵……甚至更早的记忆里,外婆生病时辗转求医的艰辛和最终离世的遗憾。
“因为……医生能救人。”沈念薇的声音渐渐变得沉稳有力,“能实实在在地帮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减轻他们的痛苦,甚至挽回生命。我……我看到过伤痛带来的无助,也看到过健康是多么珍贵。”她顿了顿,想起陆铮,但此刻这份理想似乎超越了个人的担忧,“而且,现在国家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更严重。我想学真本事,去需要的地方,做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医生。”她没有说那些宏大的口号,话语朴实,却透着真诚和力量。
短暂的沉默。
林静姝伸出手,轻轻覆盖在女儿放在膝盖的手背上,掌心温暖:“学医好啊。治病救人,悬壶济世,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这条路会很辛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但妈妈支持你。”她的目光充满了对女儿选择的肯定和无条件的信任。
沈明远也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那笑容里甚至带着一丝骄傲:“好!有志向!脚踏实地,心系他人,这个理想选得好!”他端起粥碗喝了一口,似乎被女儿的话激起了谈兴,“医生,是真正的技术人才,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也能真正为国家建设出力。不像……”他话锋一顿,似乎意识到什么,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只是眼神下意识地瞟了一眼隔壁陆家小楼的方向,那眼神里带着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或者别的什么。
沈念薇捕捉到了父亲这一闪而逝的眼神和未尽的话语。不像什么?不像陆铮哥那样,注定要去走那条充满未知危险、时刻与伤痛甚至死亡相伴的军人之路吗?这个念头让她心里微微一紧。
“爸?”她试探性地叫了一声。
沈明远回过神来,放下粥碗,笑容重新变得温和而坚定:“没什么。薇薇,既然确定了方向,就要心无旁骛地努力。打牢基础,尤其是数理化生。高考是公平的战场,用实力说话。我和你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他没有再提陆家,但刚才那短暂的眼神交流,已经在沈念薇心里投下了一道微澜。
晚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沈念薇主动帮妈妈收拾碗筷,心情因为明确了理想而变得敞亮了许多,暂时压下了对陆铮的担忧。
收拾妥当,林静姝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封面有些磨损的书,递给沈念薇:“喏,你昨天想看的,《青春之歌》。妈看完了,里面有些地方做了点笔记,你可以参考看看。”
“谢谢妈!”沈念薇欣喜地接过书,仿佛接过一件珍宝。沈家的书房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几排简易书架塞满了各种书籍,有沈明远的技术资料和政治理论,更多的是林静姝收藏的文学名着、历史典籍和一些难得的科普读物。昏黄的灯光下,书香弥漫,这里是她的精神港湾。
她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靠窗的小书桌前,拧亮了台灯。橘黄色的灯光笼罩下来,在摊开的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晕。窗外,夜色渐浓,隔壁陆家小楼一片沉寂,不知陆铮哥此刻在做什么?肩上的伤……好些了吗?
沈念薇甩甩头,努力将杂念抛开。她翻开《青春之歌》,扉页上,是林静姝娟秀的字迹:“时代洪流中的青春选择,关乎信仰,亦关乎本心。——与薇薇共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沉下心来,开始阅读。
时间在书页的翻动声中悄然流逝。林静姝坐在一旁的旧藤椅上,就着灯光安静地织着一件毛衣,偶尔抬眼看看专注阅读的女儿,眼神温柔满足。沈明远则在书桌另一头,就着台灯光线审阅一份厚厚的文件,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铅笔在纸上划过沙沙的声响。
小小的书房里,只有翻书声、织针轻微的碰撞声和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充满知性气息的画卷。灯光柔和,书香氤氲,将窗外的寒冷和隔壁可能存在的压抑完全隔绝开来。沈念薇完全沉浸在林道静追求理想、投身革命的青春激流中,那些关于选择、信仰和成长的文字,深深叩击着她的心灵。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压抑的、却异常清晰的争执声,突然从隔壁陆家的方向隐隐传来!声音穿透了薄薄的墙壁,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这点伤算什么?!当年老子……”那是陆卫国惯有的、带着怒气的低沉咆哮,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严厉和不满的语调却极具穿透力。
紧接着,似乎是一个年轻些的声音在急切地辩解着什么,但声音很快被更严厉的斥责压了下去。
沈念薇猛地从书本中抬起头,心脏骤然缩紧!手中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摊开的书页上。
是陆伯伯!他在训斥陆铮哥!声音这么激烈……难道是因为……他知道了陆铮哥肩上的伤?知道了下午巷子里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现了陆铮哥在院子里训练受伤的事?
林静姝和沈明远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和一丝忧虑。沈明远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说什么。林静姝则担忧地看向女儿瞬间变得苍白的脸。
隔壁的争执声似乎低了下去,变成了陆卫国持续不断的、冰冷而严厉的训话,像一把把无形的冰锥,穿透墙壁,刺入沈念薇的耳中,也刺在她揪紧的心上。她再也无法专注于书页上的文字。眼前仿佛出现了陆铮沉默地站在父亲面前,承受着雷霆之怒的身影。他肩上的伤……怎么样了?陆伯伯会怎么对他?会不会……打他?
陆铮哥现在……还好吗?那片深色湿痕掩盖下的伤处,在这样激烈的训斥和压力下,会不会更加疼痛难忍?这静谧书香环绕的夜晚,对于一墙之隔的那个少年而言,是否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