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小问题被大炒作(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嫡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夜色渐深,京城在静谧中似乎暗藏着汹涌的暗流。保守派大臣们各自散去,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黑暗的街巷中,每一步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蓄力。而此时的李浩,正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对即将面临的危机一无所知。一场朝堂上的激烈交锋,似乎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金色的阳光刚刚穿透薄雾,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李浩匆匆入宫,一夜的赶路并未让他显出疲态,反而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专注。他踏入朝堂,熟悉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大臣们已三三两两站定,低声交谈着。

早朝钟声响起,群臣肃立。李世民身着龙袍,神色威严地走上龙椅,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众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保守派大臣陈大人便出列,神色凝重,拱手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如今李浩所推行之改革,看似颇有成效,实则暗藏诸多隐患,已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李浩心中一紧,目光如炬地看向陈大人。陈大人继续说道:“就说那商业改革,听闻不少商户因新政策亏损严重,甚至面临倒闭。还有教育改革,偏远地区学堂师资依旧匮乏,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改革不仅未能惠及百姓,反而让民生更加艰难,恳请陛下立即停止改革,整顿改革团队,严惩相关失职之人!”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冷眼旁观。

李浩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沉稳说道:“陛下,陈大人所言,实乃夸大其词。商业改革中,个别商户出现亏损,这在任何变革初期都难以避免。新政策旨在优化市场,长期来看,必将带动商业繁荣。至于教育改革,偏远地区师资问题,臣已有所察觉,并制定了相应对策,不日便会派遣优秀教师前往。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非不可解决之难题。”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在李浩和陈大人之间游移,神色未置可否。

陈大人却不依不饶,提高音量道:“陛下,李浩所言轻巧,这些问题关乎百姓生计、国家未来,怎能以‘正常现象’敷衍了事?若不及时整顿,恐怕民心将失,朝堂不稳啊!”

又有几位保守派大臣纷纷出列,附和陈大人:“陛下,万不可忽视这些问题,改革团队定是办事不力,应严惩不贷!”

李浩心中怒火暗涌,但依旧保持冷静,说道:“各位大人,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遇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应共同寻求解决之道,而非一味指责。如今改革初见成效,若此时半途而废,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大唐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朝堂上气氛愈发紧张,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李世民眉头紧皱,神色严肃,缓缓说道:“朕深知改革不易,也看到了一些成效。但诸位大臣所提问题,朕亦不能忽视。李浩,你虽有应对之策,却也需尽快落实,给朕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浩心中一凛,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解决问题,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陈大人见李世民并未完全偏向自己,心中不甘,再次说道:“陛下,李浩虽有承诺,但口说无凭,若他不能按时解决,又当如何?还望陛下三思,改革之事,不可草率啊!”朝堂上陷入一片沉默,众人都将目光投向李世民,等待着他的决断。

此时,殿外微风拂过,吹动殿内的纱幔,发出沙沙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场激烈的争论叹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却驱散不了这紧张压抑的气氛。

李世民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改革乃关乎大唐兴衰之大事,朕不会轻易放弃。但李浩,你需在一月之内,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若届时未能达成,朕定不轻饶。众卿也应齐心协力,共助改革,莫要再无端争执。”

李浩心中明白,这是李世民在平衡各方势力,同时也给自己施加了压力。他坚定地说道:“陛下圣明,臣领旨!”

保守派大臣们虽心有不甘,但见李世民已有决断,也只能暂时作罢。

早朝结束,大臣们陆续走出朝堂。李浩望着保守派大臣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他深知,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改革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

而此时,皇宫的花园中,花香四溢,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着,与朝堂上的剑拔弩张形成鲜明对比。李世民独自一人漫步其中,神色凝重,心中思索着改革的利弊与朝堂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