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朝堂对峙起风波(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嫡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朝会结束,李建成收到了消息,阴沉着脸来到一座府邸。一进书房,他便将桌上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李浩,竟敢坏我好事!”王公公赶忙从一旁凑过来,低声道:“王爷,此时不是动怒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应对才是。”李建成来回踱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本王绝不会坐以待毙,定要让李浩知道,跟本王作对没好下场!”说罢,他与王公公凑到一起,低声谋划起来。
几日后,早朝的钟声响彻皇宫。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陆续步入朝堂。李浩神色凝重,怀揣着证据,稳步走进朝堂,站定后目光坚定地望向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李建成则一脸阴沉,不时斜睨李浩,眼中满是怨毒。待大臣们站定,李世民扫视众人,缓缓开口:“今日朝会,众爱卿有何事要奏?”话音刚落,李浩踏出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儿臣近日查明,民间有关改革的诸多谣言,皆是有人蓄意为之,而幕后主使,正是前太子李建成!”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在李浩与王大臣之间来回游移。王大臣先是一怔,随即怒目圆睁,大声反驳:“李浩,你休要血口喷人!李建成一向忠心耿耿,岂会做出此等下作之事?你这分明是污蔑,是为了打压我等,为你那所谓的改革扫除障碍!”
李浩不为所动,冷静地从怀中掏出一叠纸张,朗声道:“父皇,各位大人,这是儿臣调查所得的证据,上面详细记录了李建成指使之人在民间散布谣言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言论。还有,被指使之人也已招供,画押在此。”说罢,他将证据呈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证据,仔细翻阅,脸色愈发阴沉。王大臣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强装镇定,上前一步道:“陛下,李浩此举分明是有备而来,这些所谓的证据,说不定都是他伪造的,为的就是陷害李建成,来打击我们!”
李世民将证据重重拍在龙案上,怒视李建成:“你还敢狡辩!李浩呈上的证据条理清晰,人证物证俱在,你作何解释,难道你是李建成的人?”王姓大臣“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臣冤枉啊!李浩与李建成向来不和,他定是借此机会陷害李建成,打击我们这些忠君之臣,以谋取太子之位。还望陛下明察!”
此时,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一派,坚信李浩所言非虚,纷纷出列,为李浩作证,力陈李建成此举对改革的危害。“陛下,李公子一心为大唐的改革大业,此次证据确凿,李建成实在难辞其咎。”房玄龄拱手说道。
而以部分保守派大臣为首的另一派,则站在李建成这边,为他辩解。“陛下,仅凭这些证据,不足以定太子之罪。说不定其中另有隐情,还望陛下慎重啊。”一位保守派大臣颤颤巍巍地说道。
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李世民眉头紧皱,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朝堂的稳定,还可能对改革大业造成重创。“都住口!”李世民一声怒喝,朝堂顿时安静下来。他神色严肃,缓缓说道:“此事关系到我大唐的未来,朕绝不容许有人蓄意破坏。朕决定,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务必将此事彻查清楚,以正视听。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王大臣暂且停职反省,不得参与朝堂事务。”王大臣心中大骇,连忙磕头:“陛下,臣真的冤枉啊!还望陛下收回成命。”李世民不为所动,挥了挥手,示意侍卫将王大臣带出朝堂。
看着为李建成开脱的王大臣被带走,李浩心中并未感到轻松。他深知,李建成绝不会轻易罢休,接下来的调查之路,必定充满艰辛。而朝堂上的局势,也因这次对峙变得更加复杂,改革之路更是布满荆棘。
大臣们陆续退出朝堂,李浩站在空荡荡的朝堂中央,望着龙椅,心中暗自思索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吹起他的衣角。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愈发坚定,转身迈出朝堂,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