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保守派的发难(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嫡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李建成的军队在埋伏中已显颓势,但他仍在拼死抵抗,眼中满是疯狂。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似有援军赶来。李浩心中一凛,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暗自思忖该如何应对这突发状况。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一场更为激烈的交锋即将展开。虽然李浩与各位将领密切配合,将叛军逐渐打败,但李建成在心腹的保护下成功逃离了战场。李浩虽心有不甘,也明白眼下稳定局势,处理战乱最为重要,只能暂时放过李建成。
然而,就在李浩专注于战场局势时,朝堂之上,一场针对他改革举措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第二天早朝时分,金銮殿内,群臣分列两旁。李世民高坐龙椅,神色威严。李浩站在群臣之中,虽刚经历战场之事,但依旧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突然,为首的保守派大臣王大人迈出一步,撩起袍角,“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李浩殿下推行的改革举措,实在是有违祖制,长此以往,我大唐基业恐将毁于一旦啊!”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其他保守派大臣纷纷响应,跟着跪地,齐声附和:“请陛下立刻停止改革,以正朝纲!”
李浩心中一惊,他没想到保守派竟会在此时集体发难,且毫无征兆。他看向李世民,只见父皇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思索。
李浩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向前踏出一步,朗声道:“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我所推行的改革,皆是为了大唐的长远发展。如今时代变迁,若一味守着祖制不知变通,大唐如何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天下立足?”王大人抬起头,怒视着李浩,反驳道:“殿下此言差矣!祖宗之法,历经数代,一直庇佑我大唐繁荣昌盛。如今殿下贸然改革,废除诸多旧制,这不是动摇国本是什么?”李浩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大人,从容说道:“王大人,时代不同了。如今外部有突厥等强敌环伺,内部民生亦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旧制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在赋税制度上,旧制使得许多百姓负担过重,苦不堪言,而改革后的制度,能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减轻百姓负担,同时也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对大唐的稳定和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另一位保守派大臣李大人也站起身来,冷笑道:“殿下说的轻巧。改革谈何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况且,殿下推行的一些改革,分明是在削弱我等贵族的利益,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私心?”李浩心中一怒,但仍强压怒火,耐心解释道:“李大人,改革并非针对某个人或某个阶层。贵族在大唐享有诸多特权,这是事实。但如今国家面临困境,贵族们也应当为国家出一份力。改革旨在优化资源分配,让大唐的每一份力量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共同抵御外敌,发展民生。这是为了整个大唐,而非我个人的私利。”
朝堂上,李浩与保守派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双方的辩论,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王大人见说不过李浩,突然提高音量,声嘶力竭地说道:“陛下,李浩殿下的改革,已经引起了许多朝臣和地方豪绅的不满。若不及时制止,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还望陛下三思啊!”李浩心中一沉,他知道保守派这是在向李世民施压。他再次看向李世民,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深知改革之路艰难,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儿臣坚信,只有改革,大唐才能走向富强。还请父皇相信儿臣,给儿臣一个机会,让儿臣证明改革的正确性。”
李世民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李浩,朕知道你一心为了大唐。但诸位大臣所担忧的,也并非全无道理。改革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李浩心中明白,李世民这是在权衡利弊。他再次抱拳说道:“父皇,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改革不能让大唐变得更好,儿臣愿承担一切后果。”
保守派大臣们听到李浩立下军令状,脸色微微一变。但他们依旧固执己见,不肯轻易妥协。朝堂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剑拔弩张。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此时,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身上,却驱散不了这浓浓的火药味。大臣们的争论声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头。面对保守派的强硬态度,李浩深知,想要打破这一僵局,让改革继续推进下去,绝非易事。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为大唐的未来闯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