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应对策略(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嫡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夜色渐深,李浩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脑海中各种应对之策如走马灯般闪过。他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行动。终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仿佛已经做出了决定。明日,他将迈出应对保守派的第一步,只是这一步,能否打破当前的困局,一切还是未知。
第二日清晨,晨曦透过窗户,洒在李浩坚毅的面庞上。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长孙无忌府。一路上,长安城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但李浩却无心留意这些。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与长孙无忌商议出应对保守派的良策。
来到长孙无忌府,门童见是李浩,赶忙热情相迎:“李公子,您可来了,我家老爷正在书房等候。”李浩微微点头,径直走向书房。
书房内,长孙无忌早已等候多时。见李浩进来,他赶忙起身相迎:“贤侄,你可算来了,我正担心你呢。如今保守派动作频频,咱们得赶紧想个法子应对。”
李浩坐下后,眉头紧锁,说道:“长孙伯父,如今朝堂上保守派发难,民间又谣言四起,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但一味地被动防守,只会让我们更加陷入困境,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贤侄所言极是,只是这主动出击,该从何处下手呢?”
李浩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首先,我们要在朝堂上公开回应保守派的议案。我打算准备详实的事实和数据,向大臣们证明我的计划不仅不会动摇国本,反而对大唐的未来有着诸多益处。只有让朝堂上的大臣们心服口服,才能稳住朝堂的局势。”
长孙无忌抚须点头:“此计甚好,只是这事实和数据,需得严谨准确,方能让人心悦诚服。”
李浩自信一笑:“这一点,我已有所准备。这些日子,我让手下的人收集了大量关于改革举措实施后的成效数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估。相信这些足以说服朝中大臣。”
“那民间的谣言又该如何应对?”长孙无忌接着问道。
李浩目光坚定:“我打算安排一些可靠之人,深入民间,向百姓们澄清事实。同时,让一些受改革益处的百姓站出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正视听。只要百姓们了解到真相,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需注意行事的方式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我们还需留意保守派是否还有其他后续动作,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浩点头称是:“长孙伯父所言极是,我已安排人手密切关注保守派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们便能及时知晓。”
随后,两人又详细商讨了具体的实施细节。从朝堂上的辩论策略,到民间澄清谣言的具体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李浩看着商讨出来的应对策略,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但他也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这场与保守派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李浩和长孙无忌按照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李浩日夜整理资料,为朝堂上的回应做着最后的准备。他的书房内,堆满了各种文书和数据,烛光常常亮到深夜。
与此同时,被派往民间的人手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深入长安的大街小巷,向百姓们耐心解释,澄清谣言。一些受改革益处的百姓,也纷纷站出来,讲述自己生活的改善。
“以前我们家穷,吃不饱穿不暖。自从李公子推行了那些利民政策,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怎么可能像那些谣言说的那样。”一位朴实的老农在街边大声说道。
“是啊,李公子是真心为我们百姓着想,那些谣言肯定是有人故意编造的。”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
在民间澄清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朝堂上的气氛也愈发紧张起来。终于,到了再次上朝的日子。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各异。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下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李浩深吸一口气,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朝堂之上,关于臣改革举措的争议不断。臣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让臣向诸位大臣详细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和益处。”
李世民微微点头:“准奏。”
李浩转过身,面向群臣,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大人,近日有人质疑我改革之举,认为会动摇国本。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说着,他展开手中的文书,开始详细阐述起来:“自改革推行以来,我们在农业上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据统计,今年的粮食产量相比去年,增长了两成有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百姓能吃得更饱,国家的储备更加充足。”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着,有的微微点头,有的则依然面露怀疑之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浩接着说道:“在商业方面,我们整顿市场,打击不法商贩,鼓励公平交易。如今长安城的商业繁荣,税收也大幅增加。这些税收,又可以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用于修缮水利、建造道路,造福百姓。”
“哼,你所说的不过是眼前的利益,长此以往,必然会破坏祖宗留下的规矩。”一位保守派大臣冷哼道。
李浩看向他,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时代在变,祖宗的规矩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才能让大唐长治久安。况且,我们的改革并非是要摒弃祖宗的一切,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随着李浩的阐述,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陷入沉思。他们不得不承认,李浩所说的并非毫无道理。
然而,保守派大臣们依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不断提出各种质疑,但都被李浩一一巧妙地反驳回去。
朝堂上的辩论激烈地进行着,而此时的民间,澄清谣言的工作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百姓们对李浩的态度逐渐从怀疑转变为信任,街头巷尾对李浩的称赞声也越来越多。
傍晚,李浩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兴奋地回到府中。今天朝堂上的辩论,虽然还没有完全说服所有大臣,但他能感觉到,局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保守派是否会就此善罢甘休,民间的谣言是否真的彻底消除,一切都还存在变数。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必须继续保持警惕,为大唐的未来,为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
李浩的主动出击能否成功说服朝堂上的大臣,消除民间的谣言,化解保守派带来的危机?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