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治疗开始:药香暗涌藏机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约定”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比澄心暖阁外的重重守卫更沉重地套在了林晚夕的脖颈上。每日辰时的侍墨,不再是单纯的研墨劳作,而是一场在帝王审视目光下、步步惊心的表演与博弈。她必须维持那恰到好处的“病弱”姿态,研出浓黑如夜的墨汁,同时,更要履行那“粗浅药理”的约定,为帝王调理那日益显出沉疴之相的咳疾。

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似乎更浓了些,试图掩盖那若有若无的药草清气。林晚夕坐在角落的绣墩上,指尖捻着一小撮干燥的枇杷叶,小心翼翼地投入案头一只小巧玲珑的白玉药碾中。这是她今日带来的,声称要现场研磨最新鲜的枇杷叶粉入药,取其清润肺络之效。她动作专注,低垂的眼睫遮住了眸底深处的精光。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是她精心设计的第一环——将药事,堂而皇之地带入这权力中枢,让药香,成为她“医者”身份的无声注脚。

“咳咳…咳…” 御案后,萧承烨的咳嗽声再次响起,带着压抑的痰音和胸腔深处的震动。他烦躁地丢开朱笔,眉峰紧锁,脸色因憋闷而微微泛红。李德全慌忙递上温水。

林晚夕研药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她没有抬头,仿佛沉浸在自己的药事之中。直到那咳嗽声稍歇,她才放下药碾,用一方洁净的素帕托起碾好的细粉,声音平静无波:“陛下,枇杷叶粉已备。奴婢斗胆,请陛下允准,传一碗清粥或米汤,奴婢好将药粉调入,趁温服下,以润肺腑。”

萧承烨的目光从她托着药粉的素帕上掠过,又落到她低垂而恭谨的脸上。他挥了挥手。很快,一碗温热的粳米粥被端了上来。

林晚夕净了手,用小银匙舀起少许枇杷叶粉,均匀地调入粥中。她的动作一丝不苟,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米粥的清香混合着枇杷叶微苦的药气,在御书房内弥漫开来。她将调好的药粥双手捧至御案旁,置于帝王触手可及之处:“陛下,请用。”

萧承烨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掺杂着褐色药粉的粥,又抬眼看向林晚夕。她的脸色依旧苍白,眼神沉静,看不出丝毫异样。他伸出手,拿起银匙,搅动了一下粥碗,舀起一勺,缓缓送入口中。微苦,带着米粥的清甜,顺着喉咙滑下,胸肺间那火烧火燎的灼痛感似乎真的被这温润抚平了一丝。

他不动声色地咽下,目光却依旧锐利:“这便是你所谓的‘甘寒清润’?效用…不过尔尔。”

“陛下圣明。”林晚夕垂首,声音依旧平稳,“病去如抽丝,尤其陛下此疾,乃积年沉疴,忧思劳倦为其根源。非猛药可图一时之快,需徐徐滋养,兼以…心绪调达。此药粉不过权宜,奴婢还需为陛下斟酌一方汤剂,君臣佐使,相互调和,方能渐收其效。” 她巧妙地将“心绪调达”再次点出,将江南乱局的压力隐晦地抛了回去。

萧承烨未置可否,只是挥手让她退下继续研墨。然而,林晚夕知道,第一关,算是过了。药粉入粥,帝王入口,这便是她治疗开始的无声宣告。

接下来的日子,澄心暖阁彻底成了林晚夕的“药庐”。太医送来的“温阳固本”汤药依旧每日一碗,苦涩难当。但除此之外,暖阁里开始弥漫起各种药草的气息。窗边的矮几上,摆放着晾晒的川贝母,色泽微黄,形如怀中抱子;小瓷碟里盛着饱满圆润的麦冬,洁白如玉;墙角的小火炉上,时常煨着一只青瓷药罐,罐口氤氲出带着清苦药香的白色雾气。林晚夕不再仅仅扮演“病弱”,她开始真正扮演一个“医者”。

她将自己关在暖阁里,翻阅着从藏书阁残烬中抢救出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基础医典。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神情专注而凝重。她在根据萧承烨咳嗽的时辰、频率、痰液的性状(虽无法亲见,但从帝王描述和李德全隐晦的言辞中判断),以及他眉宇间透出的燥郁之气,小心翼翼地斟酌药方。每一味药的增减,每一分量的斟酌,都反复推演,力求在“安全有效”与“符合寒毒医者身份”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既要显出“粗浅药理”的谨慎,又要让帝王感受到“对症下药”的诚意。

这日,她终于拟定了第一份正式的汤剂方子。素白的宣纸上,墨迹清隽,列出川贝母、麦冬、沙参、枇杷叶、桔梗、甘草等数味药,分量适中,配伍平和,以润肺化痰、清金降火为主。她将药方仔细吹干墨迹,心中却如同压着一块巨石。这方子,稳妥有余,但疗效必然缓慢。她需要一点“奇效”,一点能让帝王在短期内感受到变化、从而对她“粗浅药理”生出信心的东西。可这“奇效”从何而来?猛药断不能用,毒物更不敢沾,那只会引来灭顶之灾!

就在她凝眉苦思之际,目光无意间扫过窗台。那里,放着一个小巧的冰裂纹青瓷碗,里面盛着清水,养着几枝她昨日从御花园僻静处悄悄折回的…**薄荷**。翠绿的叶片舒展,散发着清冽醒脑的独特香气。

薄荷?辛凉解表,清利头目,疏肝行气…尤其那独特的清凉通窍之效!林晚夕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亮光!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形。

次日辰时,御书房。林晚夕研墨毕,将那张斟酌再三的药方恭敬地呈上:“陛下,此乃奴婢所拟汤剂方,请陛下过目。其中…添一味‘引药’,取其辛凉通窍、疏解郁结之效,或可助药力通达肺络,稍解陛下胸闷燥郁之感。” 她刻意强调了“引药”和“疏解郁结”。

萧承烨接过药方,目光锐利地扫过。药味配伍确实稳妥,皆是常见清润之品。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最后添加的那味药上——**薄荷,三钱,后下**。他自然认得薄荷,宫中常用作香料茶饮,从未听说能入如此“正经”汤剂。

“薄荷?”他抬眸,目光带着审视,“此物,也能入药?且作引药?”

“回陛下,”林晚夕垂首,声音清晰而稳定,“薄荷虽为寻常之物,然其性辛凉,轻清升散,善通鼻窍,清头目,更能疏解肝气之郁结。陛下咳疾,肺络不畅为标,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灼肺为本。薄荷取其轻清升散之性,引诸药上行,通达肺窍,兼以疏泄肝经郁火,正合‘火郁发之’之理。且其清凉之气,亦可稍解陛下胸中燥热烦闷。三钱之量,取其效而不伤正,后下则保其辛香之气不失。” 她将医理说得头头是道,将薄荷的效用与帝王“忧思劳倦”、“肝火犯肺”的病因紧密相连。

萧承烨看着她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专业光芒的模样,与平日那副病弱沉默的样子判若两人。他沉默片刻,将药方递给侍立一旁的李德全:“照方抓药,就在暖阁煎制,每日申时送服。” 这既是允准,也是更严密的监视——药在暖阁煎,杜绝了任何外人动手脚的可能。

“奴婢遵旨。”林晚夕深深福礼,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薄荷只是“奇兵”,真正的战场,在汤药入口之后。

申时,澄心暖阁。小小的青瓷药罐在红泥小火炉上咕嘟作响,浓郁的药香混合着一股独特的、清凉醒脑的气息弥漫开来。林晚夕亲自守着火候,严格按照药方要求,在最后时刻才将洗净的鲜薄荷叶投入翻滚的药汁中。翠绿的叶片在深褐色的药汤中翻滚几下,瞬间将那清凉辛香之气激发到极致。

药煎好了。林晚夕用细纱滤去药渣,将深褐色的药汁倒入一只温过的白玉碗中。药汤表面,似乎还氤氲着一层极淡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清凉气息。

李德全亲自来取药。林晚夕将药碗交给他,低声道:“李总管,此药须趁温热服用,薄荷清凉之气方显。” 她特意强调了“温热”和“清凉之气”。

御书房内,萧承烨看着李德全捧上的那碗深褐色药汤。扑鼻而来的,是熟悉的药草苦涩,但在这苦涩之中,却又夹杂着一缕极其清晰、令人精神一振的清凉辛香!正是薄荷的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