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科比的提点:“用脑子打球”(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最新章节。
科比的那句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林昊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久久不息。“用脑子打球”,听起来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无限深意。它指向的,是超越身体天赋和技术范畴的、更高维度的竞技层面。
接下来的几天,林昊的训练重心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他依然苦练基本功,依然琢磨着他的“幻影三件套”,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思考”上。
他开始像一位棋手般审视训练和比赛。
场景一:训练场的“读心术”
队内对抗赛,林昊对位香农-布朗。布朗以爆发力着称,喜欢利用速度强吃。以往,林昊会更多依赖【低存在感】和脚步去跟防。
这次,他多了个心眼。他仔细观察布朗启动前的习惯:布朗喜欢在向右突破前,有一个极轻微的向左肩晃动,并且右手会下意识地多拍一下球。
又一次,布朗持球,面露凶光,准备单打。林昊压低重心,【视线诱导】悄然散发,但并非直接干扰,而是微妙地强化了布朗向左突破的“倾向”。
布朗果然中计!他那个习惯性的左肩晃动幅度稍微大了一丝,重心也随之偏左!就在这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瞬间,林昊动了!他没有后撤,反而猛地向前踏出一步,右手精准地掏向布朗那多拍了一下的篮球!
“啪!”
一次干净利落的抢断!
篮球被林昊捅掉,滚向边线。
“WTF?!”布朗看着自己空空的手,一脸难以置信,“你…你怎么知道的?”
林昊没有回答,只是快速将球传出,发动反击。心里却默默记下:【香农-布朗,右突破前喜左晃,多拍球一次。】
【防守阅读经验+5,视线诱导熟练度+3(用于强化潜意识倾向)。】
场景二:战术板前的“预判”
禅师讲解一个新战术:Weak Iverson Cut(弱侧艾弗森切)。核心是弱侧射手借助双掩护横切,接球投篮。
大家都认真听着。林昊却在想:如果我是防守方,会怎么应对?换防?绕掩护?如果对方换防,内线会不会出现错位?如果对方绕掩护,第一个掩护人和第二个掩护人之间的空隙,是不是可以利用?
轮到演练时,林昊作为防守方。当对方射手启动切出时,林昊没有盲目追防,而是提前判断了对方可能的换防策略,【低存在感】轻微激发,让自己在对方沟通时显得“不那么重要”,导致换防稍显迟疑。同时,他卡在了第一和第二掩护之间那个微妙的位置,既干扰了传球路线,又随时准备补防。
虽然最终战术还是达成了,但林昊的防守选择让对方的传球变得别扭,投篮也受到了些许干扰。
菲尔-杰克逊在场边看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又打了个勾。这个菜鸟,开始懂得阅读比赛脉络了,而不仅仅是依赖本能和那点“小聪明”。
场景三:与系统的“深度对话”
林昊不再满足于系统提供的熟练度数据。他开始追问更深层次的问题。
“系统,【低存在感】除了降低被关注度,能否主动模拟出‘无害’或‘威胁低’的气场,诱导对手放松警惕?”
【理论上可行,需极高精神掌控力及对对手心理的精准把握。当前熟练度不足,尝试风险高。】
“【视线诱导】除了眼神和动作,能否利用节奏变化、甚至利用队友的位置来制造欺骗?”
【高级应用范畴。涉及团队配合与更深层次的球场空间理解。】
“【精准传球】的引导性旋转,除了让接球更舒服,能否故意传得稍微‘别扭’,迫使接球人向特定方向移动,从而创造后续机会?”
【……宿主思路清奇。存在理论可能性,但对传球精度、旋转控制及接球人能力要求极高,极易失误。】
系统的回答往往谨慎甚至泼冷水,但却极大地拓展了林昊的想象力。他意识到,能力的运用绝非死板僵化的,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化学反应,关键就在于那个“脑子”。
他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之前那些“成功”的助攻。有多少是真正靠智慧和预判,有多少只是侥幸和能力的简单叠加?
这种反思带来的是更扎实的进步。他的无球跑动不再仅仅追求“消失”,而是开始寻找防守体系的薄弱环节和转换瞬间。他的传球不再只追求“精准”,开始考虑时机、节奏和后续发展。他的防守也不再是疲于奔命,而是带着问题去观察、去设陷阱。
一次训练后,科比加练完转身跳投,看着还在另一边练习无球掩护后接球三分林昊。林昊这次没有直接投篮,而是接球后做了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点起扑防的陪练,然后运一步横移,才从容出手命中。
科比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这小子,好像……真的在听。
“用脑子打球”的种子,已经开始在幻影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而即将到来的下一场战役,将是检验这棵幼苗成色的最好试金石——万众瞩目的圣诞大战,对手是刚刚组建、震动联盟的迈阿密热火三巨头:勒布朗-詹姆斯、德维恩-韦德、克里斯-波什。
整个联盟都在期待着湖人这支老牌贵族与热火新锐豪强的碰撞。而对林昊来说,这更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窥见巅峰风景的绝佳机会。
圣诞节的铃声还未响起,但斯台普斯中心上空,已然弥漫起硝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