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红线——番外(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浮世绘》最新章节。
亦未看完,沉默片刻,然后握住月色的手,一起凝视着那幅织锦。“她说的对。”亦未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传递下去。”
一个念头,在她们心中同时萌芽,清晰而坚定。
她们开始更深入地讨论“传递”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作品和教学,或许,还有另一种形式。
“我在想…”一个月光很好的晚上,她们并肩躺在床上,月色轻声开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有一个孩子?”
亦未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转过身,在月光下凝视着月色温柔而认真的眼眸。这个问题,她们之前偶尔会略带试探地提及,却从未如此正式地摆在面前。
“你想好了?”亦未问,声音低沉。
“嗯。”月色点头,手指轻轻缠绕着亦未睡衣的纽扣,“不是出于传统或压力,只是觉得…我们的爱,我们构建的这个家,我们相信的‘红线哲学’,如果能成为一个新生命成长的土壤,或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像妈妈说的,传递下去。”
亦未伸手,将月色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感受着她平稳的心跳和温暖的体温。她想起自己孤独的童年,想起与父亲漫长的隔阂,想起遇见月色后所经历的所有温暖与改变。
“我曾经害怕,”亦未低声承认,“害怕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母亲,害怕重复我父亲的教育方式。”
“你不会的。”月色抬起头,吻了吻她的下巴,“你会是一个很好的母亲,理性、坚定,又会因为她而变得无比柔软。而我们,会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亦未看着月色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意,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她低头,吻住月色的唇,这是一个带着承诺与决心的吻。
“好。”她在月色唇边呢喃,“我们一起。”
这个决定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种子,悄然改变着她们生活的重心。她们开始咨询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了解各种可能性,阅读育儿书籍,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留意起社区里玩耍的孩子们。
这个过程并不总是轻松,充满了未知和需要克服的现实困难。但每当亦未感到疑虑时,看到月色眼中那憧憬而坚定的光芒,她便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秋天,“红线空间”成立两周年之际,月色和亦未策划了一个名为“线的呢喃——三代人的织锦”特别展览。展览的核心,便是那幅标志性的织锦,同时展出的还有月色母亲的部分遗物、笔记,李婉贡献的传统女红作品,以及“红线空间”学员们受此启发创作的新作。
展览开幕那天,亦弘毅和李婉早早到场。亦弘毅站在那幅织锦前,沉默了许久。他看到了妻子年轻时留下的笔触,看到了女儿和其伴侣接续的针线,看到了这种以女性为主角、以柔软坚韧的线为载体的传承。
“你妈妈…会很高兴。”他最终对亦未说了这么一句,声音有些沙哑。
亦未看着父亲,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了如此清晰的、对过往的追忆与和解。
展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被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和技艺传承所打动。一家有影响力的生活媒体为此做了专题报道,标题是《红线:联结三代女性的生命锦书》。
报道刊出后不久,一个安静的下午,“红线空间”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四十岁左右、气质知性的女性,她在织锦前驻足良久,然后找到月色,表明自己是某公益基金会“困境儿童艺术疗愈”项目的负责人。
“我看了报道,深受感动。”那位女士说,“我们项目里有很多孩子,他们的世界需要更多的色彩和温暖的联结。我在想,是否有可能合作,让‘红线’和手工艺术,也成为照亮他们世界的一束光?”
这个提议与月色和亦未心中那个关于“传递”的念头不谋而合。她们与基金会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最终决定启动一个长期的公益项目——“彩虹线计划”,定期为项目中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手工艺术课程。
第一次课程,月色和亦未一起去的。面对那些或羞涩、或戒备、或充满好奇的眼睛,月色用她一贯的温和与耐心,带领他们触摸不同材质的线,感受色彩,尝试最简单的编织。亦未则用她清晰的语言和逻辑,引导孩子们理解一个图案是如何从无到有被构建出来的。
当一个原本沉默寡言的小女孩,骄傲地向亦未展示她编出的第一个歪歪扭扭的红色手环时,亦未蹲下身,认真地夸奖了她,并帮她调整了一下松紧。小女孩看着她,露出了一个羞涩却明亮的笑容。
那一刻,亦未感到心中某种陌生的、无比柔软的情感被触动了。她抬头,看向不远处正温柔指导另一个孩子的月色,两人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同样的光芒。
那是一种关于未来,关于传承,关于爱的,坚定而温暖的光芒。
从福利院回工作室的路上,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亦未开着车,月色坐在副驾驶,两人都有些疲惫,却满心充盈。
“今天那个编红色手环的小女孩,”亦未忽然开口,“她叫小雨。”
“嗯,我记得。”月色微笑,“她后来一直偷偷看你。”
亦未的嘴角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我在想,”她顿了顿,声音平稳而清晰,“或许,我们的‘彩虹线’,不仅可以向外延伸,也可以…引入我们的家。”
月色转头看她,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期待的光。
“我们开始正式申请吧,”亦未握住她的手,指尖与她紧紧相扣,“迎接一个属于我们的,需要我们用爱去编织他(她)未来的小生命。”
车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脉络被无数灯火点亮,如同另一张巨大的、活着的织锦。而她们的车,正平稳地行驶在这张织锦之上,载着她们共同的决定,驶向那个需要她们用余生去细心描绘的、充满未知却注定温暖的未来。
生命的红线,绵延不绝,交织成网,兜住了时光,联结了灵魂,也终将孕育出新的希望与篇章。
(番外完)
(第二十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