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红线1(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浮世绘》最新章节。

亦未又一次在凌晨三点惊醒。

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她伸手摸向床头柜,指尖精准地找到那片白色药片,干咽下去。药片滑过喉咙的触感让她微微皱眉。公寓里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嗡鸣,落地窗外,城市的灯火永不熄灭,却照不进她内心的某个角落。

她打开平板,开始回复邮件。工作是最好的安眠药,至少能让她忘记自己又失去了三个小时的睡眠。

“怀民亦未寝,”她轻声自嘲,“可惜我没有怀民。”

清晨七点,亦未已经完成了一小时的晨间运动、浏览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态,并且准备好了九点跨国会议的简报。她站在更衣室的全身镜前,一丝不苟地系好衬衫纽扣。镜中的女人四十岁,保养得当,衣着精致,眼神锐利——一家跨国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业内闻名的问题解决者。她看上去完美无缺。

“亦总,车到了。”助理发来消息。

亦未拿起公文包,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玄关处的一幅小画。那是她多年前在一个小城出差时,偶然从当地艺术家手中购得的。粗糙的笔触勾勒出两条交织的红线,在灰暗的背景上格外醒目。她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买下它,只是莫名被那抹红色吸引。

“出发。”她回复道,将画作抛在脑后。

同一天早晨,月色推开“棉里”工作室的窗户,让初夏的阳光洒进来。她的工作室兼住家坐落在一处老小区里,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偶尔能听见鸟鸣和邻居的寒暄。

“早上好,世界。”她对着阳光微笑,眼角泛起细小的皱纹。

她今年三十八岁,拥有一间小小的纺织工作室,教人编织、刺绣,也接一些布料修复的零活。工作室里堆满了各色线卷和布料,却乱中有序,处处透着生活的温度。

“月色老师,我来了!”一个年轻女孩推门而入,手里抱着一团乱糟糟的毛线,“我还是搞不懂这个双罗纹针法...”

“慢慢来,小雅。”月色接过毛衣针,手指灵活地演示起来,“你看,就是这样,进、绕、出、退。不急,编织最忌讳心急。”

女孩专注地看着,然后尝试模仿,几次失败后终于掌握了要领。

“太好了!谢谢月色老师!”

送走学生,月色开始整理一批新到的丝线。她的手指抚过不同材质的线团,感受着羊毛的柔软、亚麻的粗糙、真丝的顺滑。这种对材质的敏感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她选择这个行业的缘由——触摸真实的东西,感受它们独特的质感和生命。

下午三点,亦未提前结束视频会议,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会议很成功,客户接受了她的方案,但她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这种空虚随着年岁增长越发明显,再多的成就似乎都无法填满。

“亦总,接下来是社区艺术中心的预约。”助理提醒道。

亦未皱眉:“什么预约?”

“上月您参加慈善拍卖时,拍下了‘与艺术家共度一日’的体验,记得吗?收益捐赠给本地手工艺人扶持项目。”

亦未这才想起那次应酬性的慈善行为。她本想取消,又觉得麻烦:“地址发给我。”

当导航提示她已到达目的地时,亦未有些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眼前不是她想象中的现代化艺术中心,而是一处掩映在梧桐树下的老式小区,一栋二层小楼的门前挂着不起眼的木牌:“棉里手工艺术工作室”。

推开门,风铃清脆作响。

“请稍等,马上来!”一个女声从里间传来。

亦未环顾四周。工作室不大,却充满生机:墙上挂着各色编织作品,架子上整齐排列着五颜六色的线卷,工作台上散落着布料和工具。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和棉麻特有的气味。这与她那极简风格的公寓截然不同,这里每一寸空间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痕迹。

“抱歉,刚才在接电话。”一个女人从里间走出,微笑着看向亦未,“您是亦未女士吧?我是月色,欢迎来到棉里。”

亦未有些意外。眼前的女子与她年龄相仿,穿着简单的亚麻长裙,头发随意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颈边。但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明亮,温暖,仿佛盛着光。

“我是亦未。”她简短地回答,不自觉地调整了一下西装外套的领口。

“我知道,社区艺术中心的负责人给了我您的资料。”月色笑道,“所以,您对什么类型的手工最感兴趣?编织、刺绣、或者是...”

“说实话,我不确定为什么会来这里。”亦未直言,“这更多是一次慈善行为,而非个人兴趣。”

月色并未因她的直白而退缩,反而笑意更深:“那我们就把它当作一次小小的冒险吧。既然来了,何不体验一下?有时候最不经意的开始,会带来最意想不到的收获。”

亦未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她习惯于效率至上,浪费时间不是她的风格,但既然已经来了,草草离开似乎也不合适。

“编织如何?”月色提议,“它是最古老的手工艺术之一,人类学家认为编织技术甚至早于农业。”

亦未挑眉:“你知道我是谁?”

“只知道名字和您是咨询公司合伙人,从资料上看的。”月色从架子上取下一卷红色的丝线,“但我觉得,一个选择用这种方式做慈善的人,可能比简历上描述的更有趣。”

亦未没有回应,只是看着月色手中的红线。那抹红色让她想起家中那幅小画。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平针开始吧。”月色拿出两根毛衣针,“让我教你如何把一根线,变成一个世界。”

亦未的手指远没有她操作触屏时灵活。她笨拙地握着毛衣针,线不时从针尖滑落,几次尝试后,她开始失去耐心。

“我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放下针,语气中带着她开会时的果断。

月色轻轻摇头:“编织不要求天赋,只要求耐心和接纳不完美的勇气。看,这里你漏了一针,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修复它,或者就让它保持原样。瑕疵是手工作品的印记,证明它出自人类之手,而非机器。”

亦未皱眉:“在我的世界里,瑕疵意味着失败。”

“那在你的世界里,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吗?”月色温和地问。

亦未语塞。

“来吧,再试一次。”月色递回毛衣针,“记住,呼吸和节奏比正确更重要。”

不知为何,亦未照做了。她重新拿起针线,这一次,她注意到自己的呼吸,注意到阳光透过窗户的角度,注意到月色泡的茶散发出淡淡的桂花香。她甚至注意到工作室里那些细微的声音:时钟的滴答、远处孩子的笑声、针与针轻微的碰撞。

当她完成第一行歪歪扭扭的针脚时,一种莫名的满足感涌上心头。那感觉微弱却真实,像黑暗中划亮的一根火柴。

“很好!”月色真诚地称赞,“看,你开始了。”

离开工作室时,亦未带走了那团红线和两根毛衣针,以及一个未完成的小布片。月色说这是“家庭作业”。

“下周同一时间?”月色在门口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