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时代5(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浮世绘》最新章节。
———
改进工艺的过程并不顺利。
第一次试验,发酵温度控制不当,整批染料报废。
第二次,染色时间计算错误,布料颜色不均。
第三次,固色环节出错,水洗后严重褪色。
失败接踵而至,研发中心的士气跌入谷底。更糟糕的是,张明锐得知了试验失败的消息,在董事会上公开质疑项目的可行性。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桐许在电话里对岸山说,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张明锐已经提议撤换项目负责人。”
“再给我们一周时间,”岸山请求,“老周说他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下一次试验很有可能成功。”
“我没有一周时间了,岸山。”桐许的声音低沉,“董事会明天就要投票。”
电话两头都沉默了。窗外,夏日的暴雨突然倾盆而下,敲打着玻璃窗,如同急促的鼓点。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吗?”岸山突然说,“那年夏天,富春江发大水,我困在厂里回不了家,你父亲冒着大雨来接你,把我也捎上了。车里,你分了我一半巧克力。”
桐许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那是我?”
“你胸前别着市一小的校徽,而我记得桐建明的车号。”岸山轻声说,“那块巧克力,是我吃过最甜的东西。”
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桐许想起那个湿漉漉的下午,车里那个安静的女孩,两人分享一块融化的巧克力,手指都沾上了棕色的甜腻。
原来她们的命运,早在童年时代就有了交集。
“明天,”桐许深吸一口气,“我会去参加董事会,做最后一次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岸山,认识你我很高兴。”
———
第二天清晨,桐许早早来到公司,准备董事会的材料。让她意外的是,前台有一个包裹等着她。
打开来,是一卷布料和一张字条。
布料是深浅不一的蓝色,如同暴雨后不同层次的江水,从近处的清浅到远处的深湛,过渡自然,色彩饱满。字条上只有简单一行字:“凌晨五点试验成功。江风如诉,不负所托。——岸山”
桐许抚摸着那块布料,感受着纤维间细腻的纹理和温润的触感。这不仅仅是颜色的突破,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那些江水、那些山峦、那些记忆,都被织进了这方寸之间的蓝。
她带着这块布料走进董事会会议室,面对满桌质疑的目光。
“在各位投票之前,我想请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她没有准备PPT,没有数据分析,只是将那块布料在桌上铺开。
董事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她的用意。
“这不是普通的布料,”桐许继续说,“它的颜色来自富春江流域的植物,它的工艺承载着几代人的智慧和记忆。它的价值,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可以衡量的。”
张明锐嗤笑一声:“感情不能当饭吃,桐许。”
“但文化可以。”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转头,看见柳婆婆在岸山的搀扶下走进会议室,手中捧着一件蓝染的长袍。
“这是1958年,岸氏为第一届广交会制作的样品,”柳婆婆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后来被一位法国收藏家珍藏,去年才由我回购。六十多年过去了,它的颜色依旧如初。”
她将长袍放在桌上,与桐许带来的新布料并列。同样的蓝色,跨越半个多世纪,在会议室的光线下交相辉映。
“时间会证明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柳婆婆环视在场的董事们,目光最终落在张明锐身上,“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非仅仅掠夺。年轻人,别忘了这个道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桐许看见,几位年长的董事微微点头,目光柔和了许多。
投票结果出来时,桐许几乎没有勇气去看。直到张明锐铁青着脸离开会议室,她才确信——她赢得了三个月的延期。
———
那天傍晚,桐许和岸山再次来到江边。雨后初晴,江面上横跨着一道彩虹。
“谢谢你的布料。”桐许说。
“谢谢你的坚持。”岸山回应。
她们并肩而立,望着江水东流。江风如诉,讲述着过往与未来,分离与重逢。
桐许的手机震动,是一条新邮件提醒。她看了一眼,嘴角扬起:“米兰时装周的组织方来信,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参加明年的可持续时尚单元。”
岸山挑眉:“我们?”
“对,我们。”桐许转头看她,“‘江水’系列,由岸氏纺织和集团共同推出。”
江风拂过,带来远山的气息和近水的湿润。对岸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
逆流而上的人,终于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