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少爷平乱去了(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公子向北》最新章节。
几人都没应声,这样的日子她们还过不起啊。
天气越来越冷,风一阵刮过一阵,虽说还没下雪,但是哈一口气,已经是一片白雾了。
小桃点着炭盆,没一会儿整个屋子就烟雾缭绕了,如果不是呛得直咳嗽,还以为进了仙境了呢。
“这可不行,这晚上点着睡觉,准得呛死人。”小桃踢了一脚炭盆说。
“不冒烟的炭多少钱啊?”小满伸手笼在炭盆上烤手。
她的手已经冻了,手指关节处一块一块的都是冻疮。
“那得买白炭,把分得的黑炭卖了,换上一筐还得加上十文吧。”小桃说。
“那买点吧。小草你的意见呢?”小满问小草。
小草本打算的是,她们二人花钱把炭换了,她借个光,不想直接被小满点名。
“换上一筐,也只是不冒烟了,不然忍忍得了。”她惯会卖嘴、耍奸,实则非常懒。所以她除了月钱,便没有其它的进项了。
能不花的,她肯定想省下来。
“贵的东西自有贵的道理,白炭不仅仅是不冒烟,还耐烧。燃上小半盆,能暖一晚上。”小桃说。这是大厨房的婆子说的。
“换。”小满拍板,“钱咱仨个平摊。先烧上一筐看看,要是不好,日后就不换了。”
小草没有立场反驳了。乖乖掏了钱。
小桃提着还剩大半筐的炭往大厨房去了。
装炭的库房就在大厨房旁边,炭库前面聚了一堆人,有的想着换炭,有的想着赚钱。
小桃过去了解了一番行情,最后加了钱,换到了多半筐的白炭。
“哎哟,这四房的就是财大气粗,粗使丫鬟都能换白炭烧。啧啧,这会儿的人呐,可不如咱们年轻的时候,那是一丁点苦都不能吃哦。别说冒烟的黑炭了,我们小的时候就连柴禾都是数着根用的,不也捱过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撇着嘴评论小桃。
旁边一个满脸皱纹的婆子假笑着附和了一声。
还有的不知所谓,自找没趣。
“兰山家的,我们虽说是粗使丫鬟,但是日日站在主子的院子前侍候,进来回事的管事、嬷嬷也都是看着呢,我们也代表了主人家的脸面,如果只烧这在厨房里烧火用的黑炭取暖,也不是不行。但是把脸熏得黝黑,怕会显得四太太不慈。可是四太太却是极好的人,宽宏大度,体恤下人,我们可不能让四太太担这样的名儿。”小桃也不客气,一个刷马桶的婆子也敢在这里和她叫嚣,还敢牵连上四房,真是不知所谓。难怪在府里这么些年,还得洗马桶。
兰山家的不言声了。她损小丫头几句,得个嘴上痛快,谁承想,踢到了铁板,如果被管事的知道她敢妄议主子,还不得把她撵出去。
小桃看她偃旗息鼓,也不和她纠缠,拎着筐往回走。结果半路上听到了另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她小跑着回了夹道院。
天气冷,国公夫人免了四夫人的晨昏定省。
所以院外伺候的活计可以懈怠一番,只需早上拎热水,打扫一遍院落,下午暖和时,在院子门口支应一会就行。
天气不好时,刘嬷嬷便会让她们更早回夹道院去。都不留人当值。
毕竟都还是小孩子,冻出个病来,需要延医用药不说,再染上风寒,小命去了,府里还得采买,又得使银子,咋说也不划算。
小满在她床上竖起一根短粗的木棍,她本想做一个圆椎体的路障样的柱子,但没有材料。木棍是用两只装满荞麦皮的枕头固定在床上。
站在床边一步距离外,用缠好的线圈去套那个木棍。
小草看着有趣,从木棍上拿下小满套上的圈,也学着套。
但她套不准,就不停地往前走,离木棍越来越近。
“你干脆站在棍子上头往下套多好,一套一个准儿。“小桃进来后笑她,又对小满说:”你咋舍得拿出来玩了?”
“热热身,太冷了。”
为了把烟放掉,小满把窗户开了个小缝,这屋子说是冰窖也不为过。
“狗日的东西。夏天的时候,一丝风丝都吹不进,闷死个人,这冬天了,可好了,窗子关的严实实的,风还能钻进来。”小草抱怨。
“你又认识不三不四的人了!”小满和小桃齐齐侧目。
吴嬷嬷和刘嬷嬷曾拎着她们的耳朵三令五申,千万不可把在村里那说腌杂话的习气带进来,不小心被主子听见了,挨打是小事,发卖出去了,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没有。呵呵,没有。”小草见掩饰不住,赶紧保证:“我今后再也不说了。”
小满无法,这人咋就记吃不记打呢。
“既然换来了好炭,就点起来吧。”小满叹了一声,和小桃两人往炭盆里添新炭。
“我去关窗。”小草赶紧找活干。
“你们知道我听到了啥消息?”小桃悄声对她们俩人说。
“啥?”小满仔细看着炭是否燃起,别闷烧了,又消耗了炭,还没取到暖,就亏死了。
“大少爷要去平乱了。”小桃说。
“上哪儿平乱,平什么乱?”
“这会儿去,那不得冷死在路上?”
两人问。
“江西那边今年先是百年难遇的大旱,听说赣江都干了,七月里又遭了蝗灾。老百姓都吃不饱,就,就造反了。”
小满皱眉,她以为这波灾难已经过去了。或是她从强盛的国家而来,对于受灾最大的感受,就是军民一心救灾,无论再大的灾祸,用不了多久,人民的生活就能恢复正常了。
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不但没有恢复正常,竟然造反了。
大家平常经常说,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是最好的百姓,但凡能让他们吃上饭,他们就不会造反,那现在的情况得多严重,可想而知了。
“大少爷是在军中吗?”小满有点含糊,吴嬷嬷有说过他是什么官职,但她没记住。那个时候,心思放在想办法回家上了。
“大少爷不是在军中,听说他怕家里阻拦,直接去宫里请了旨,皇上龙颜大悦,专门派了太监来传旨,加封了一等爵。”小桃把听来的消息全部学说了出来。
其后几天,便听到消息,大夫人当天等传旨的人走了就昏死过去了,醒来后,一句话也不说,直接进了大房里的小佛堂,再不出来了。饭食也非常清淡,真真的一箪食,一瓢饮。
国公夫人又是心疼孙子,又是担心儿媳妇,便对外放了消息,为灾民祈福,今年过年闭门不宴客。
皇上听闻后,又是一顿奖赏,封赏了大夫人。
大夫人都没有出来接旨。皇帝也没怪罪。这些话都是从四房丫鬟的嘴里传出来的。她们也是四爷和四夫人闲聊时听来的。
“今年过年的赏钱估计又要泡汤了。”小桃拿着刚领来的冬衣说。
“外面艰难,能给咱们一口饭吃就不错了。”小草说。
“哎哟,你还挺容易满足。”小桃瞅她,“希望四太太开恩,今年还能发赏钱。”
小满拿着拜托才大娘子帮忙取回来的字画卡翻看着。
这书生钱虽然收的多,但是画的也真是好。
他不但画了花鸟,还画了农作物,有麦、稻、番薯。
竟然还有黄瓜,但是这个时候不叫黄瓜,而是叫胡瓜。
顶花带刺的小黄瓜,画的水灵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