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公社企业集团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如同村头那棵老槐树的年轮,悄然间又多画了几个圈。
百家镇公社在诛皎的带领下,平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社办企业如同雨后的春笋,不仅恢复了生机,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粉条厂和榨油坊的产品早已是名声在外,供不应求;
农机修理站经过技术夜校学员们的锤炼,不仅能修,还能进行一些小改小革,成了周边公社农机具的“诊疗中心”;
甚至利用本地黏土资源,因陋就简办起的砖瓦厂,也因为质量过硬,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然而,诛皎并未满足于此。
他站在公社大院那幅手绘的辖区地图前,目光深邃。
几个厂子各自为战,资源分散,管理粗放,信息不畅,这已经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比如,粉条厂需要大量淀粉原料,而公社的红薯、土豆种植却未能形成规模化、专用化供应;
榨油坊的油渣是上好饲料,却未能与公社的养殖业有效对接;
农机修理站加工能力有限,一些非标零件还需要外协,费时费力……
必须改变这种单打独斗的局面!
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清晰、成熟——整合!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他将自己的想法与王建国、刘福贵等公社主要领导进行了深入沟通。
起初,王建国有些犹豫:“把几个摊子拢到一块,好是好,可这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管理起来也复杂,怕出乱子。”
刘福贵更是直接提出了人事安排的担忧:“合并了,这几个厂的负责人怎么安排?谁听谁的?弄不好反而影响团结和生产。”
诛皎早已料到这些顾虑,他拿出了一份详尽的整合方案。
“书记,社长,各位同志,”诛皎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整合不是为了搞大而全,是为了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形成合力!”
他指着方案上的图示。
“我的设想是,成立‘百家镇农工联合总厂’,下设农副产品加工分厂(整合原粉条厂、榨油坊)、农机具制造修理分厂(整合原修理站并扩充制造功能)、建筑材料分厂(原砖瓦厂)。
以及一个直属的农业技术推广队,负责统筹指导公社的原料种植和养殖业,为加工分厂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并消化其副产品。”
“总厂统一负责原料采购、生产计划、质量标准、产品销售和财务管理。各分厂集中精力搞生产、抓技术、降消耗!”
“这样,红薯土豆可以定向种植,专供粉条厂;油渣可以统一调配,支持养殖;
农机分厂可以集中技术力量,攻关更复杂的技术难题,甚至尝试制造一些小型农具!
资源利用率将大大提高,成本也能有效降低!”
关于人事安排,他也有周全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