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挣扎与愧疚(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冰山影后她不对劲》最新章节。

消毒水的味道还在鼻尖打转,冷疏墨的视线像被磁石吸住般,牢牢落在熟睡中的谢折卿的侧脸上。

她指尖轻轻拂过对方被汗水濡湿的额发,动作轻得怕惊扰了这份安宁。

这些天,她总这样握着谢折卿微凉的手,给她用心朗读剧本里的片段。

连自己都忘了,踏入娱乐圈这些年,竟从未有过这般不被聚光灯打扰的安稳。

可当掌心触到自己身上逐渐消退的淤青,那份柔软瞬间被现实戳破:

身体状况在好转,意味着她必须从“陪伴者”的角色里抽离,重新披上 “艺人”的铠甲。

办理出院手续那天,直到助理小圆第三次压低声音提醒“品牌方的对接会已经推迟十分钟了”,她才缓缓从陪护椅上站了起来。

看了眼病床上正在熟睡的谢折卿,冷疏墨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巧的银质书签——那是去年拍一部古装电影时特意留的道具,背面刻着一个“安”字。

她把这枚书签轻轻放在谢折卿手边的书里,才咬着下唇转身。

走到病房门口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眼底的不舍被她用力咬了咬下唇压下去,再抬眼时,脸上已换上了她在娱乐圈里标志性的、恰到好处的、冰山影后的表情和气场。

在住院初期,冷疏墨拒绝了团队拟好的“官方声明”,非要自己坐在病床上编辑V博。

她没提受伤的细节,只提到因伤住院,全面停止工作。

这条没加任何话题的V博,很快就冲上了热搜,评论区里,一些合作方的官V直接留言:

“我们的档期永远为冷老师留着。”

没人比圈内人更清楚这份信任的分量。

作为从文艺片里走出来的顶流,冷疏墨的奖杯柜里,既有多个电影节的最佳女主,也有观众投票的“最受欢迎女演员”。

在菜市场卖菜的阿姨会买票去看她的电影,高校的影视课也会拿她的表演当经典教学案例。

也正因这份“用作品说话”的口碑,除了实在无法延期的几个工作之外,其余合作方都默契地放缓了节奏。

某高奢品牌总监在电话里笑着说:

“冷老师,您去年拍的冬季大片,到现在还有客户问‘冷疏墨穿的那件大衣还有吗’,您的气质就是最好的宣传,我们等得起。”

如今刚出院,冷疏墨的日程表就被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七点的化妆间里,她闭着眼任由粉底扫过脸颊,指尖却在膝盖上轻轻画着圈——那是谢折卿昨天跟她视频通话时给她说“别太累” 时,她下意识记下的小动作。

拍摄美妆代言时,摄影师让她摆出“冷艳”的表情,她却悄悄加了个眨眼的小细节:

“上次粉丝们说,我笑起来眼睛像月牙,想让她们知道我现在状态很好,不用担心。”

拍摄间隙里,她会飞快摸出手机,点开谢妈妈偷偷发来的照片:

谢折卿靠坐在病床上,拿着那枚银书签在看书。

她嘴角弯了弯,又把手机调成静音塞进包里。

下午和杂志团队聊封面方案时,她翻到策划案里“冷感都市风”的建议,手指在纸页上顿了顿:

“能不能加件米白色针织衫?暖色调看起来让人心里更舒服。”

团队成员愣了愣,随即点头:“冷老师总能想到这些温柔的细节。”

坐车赶往下一个场地时,她对着采访台本标注重点,还让助理把采访时间往后调了半小时:

“这样结束后,我能顺便去医院待一会儿,给折卿带杯她爱喝的鲜榨橙汁。”

她马不停蹄地赶工作,是为了不辜负团队的付出,不违背和合作方的约定,更是为了那个藏在心底的念头——

等把这些挤压的工作都做完了,回到那个不需要伪装、能让她卸下所有光环的病房,安安静静地陪着谢折卿读会儿书、聊会儿天……

冷疏墨盯着平板屏幕上刚清空大半的工作表格,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视线落在宾馆房间桌角那本摊开的日程本上。

密密麻麻的字迹从她出院后排到现在,只有下周被她用荧光笔轻轻圈出一小块空白,旁边写着“探望折卿”,字迹软乎乎的,像是藏着她憋了许久的期待。

桌上那杯冰美式的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蜿蜒而下,在桌面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就像她这半个月来越来越满的行程表,被逐渐挤压得没了空隙的生活。

去年她拍一部古装电影,曾经连着二十天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有次在片场候场时,靠着柱子就睡着了,醒来时睫毛上还沾着片场的粉尘,助理小圆递过来的暖手宝早已凉透。

前几天她还和助理小圆在车上笑着规划:

“等把下周的代言和专访拍完,咱们就回医院探望折卿,我想好好陪陪她。”

小圆当时还打趣她:

“冷老师,你最近真是变了好多,以前你眼里只有剧本和镜头,现在满脑子都是谢老师。”

当时她还笑着点头,坦然认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总在她以为能松口气时准时找上门。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屏幕上跳跃着“陈婧”两个字,冷疏墨接起时,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刚从对谢折卿的牵挂里抽离的温柔,尾音轻轻往下坠:

“陈姐,剩下的工作行程我都核对好了,下周应该能空出……”

话没说完,就被陈婧带着几分急促又难掩兴奋的声音打断:

“疏墨,别想着空档期了——有个好消息。

元砺昭导演那边刚联系我,她新电影的拍摄档期,特意按你现在的行程调整了,女主角的人选,她只认你!”

“元砺昭?”

冷疏墨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一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重生前的记忆瞬间翻涌而来,电影压箱底时的绝望、木白林领奖台上的镁光灯……

方才的倦意像是被一盆冷水瞬间浇散,连带着心跳都快了半拍。

她下意识地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日程本上,那块被荧光笔圈出的空白,突然变得刺眼起来。

元砺昭这个名字在华国影视圈,尤其是悬疑犯罪题材领域,简直是一块金字招牌。

元导与点金圣手的白叙雯导演齐名,却走着截然不同的锋利路线。

若说白叙雯的镜头是春日细雨,能润物细无声地叩击人心;

那元砺昭的镜头便是寒日刀锋,总能精准剖开社会肌理下的灰色褶皱,让观众在屏息凝神的剧情里,撞见最真实的人性与现实。

冷疏墨还记得自己重生前那一世与元砺昭合作时那位女导演的风采。

不由得想起重生前那一世,她和元导相处的日子:

元导从不在片场摆架子。

她会和演员一起吃盒饭,会蹲在地上和场工讨论灯光;

拍哭戏时,会递给她一包纸巾,说“哭够了再拍,我等你”。

那样的元导,是她最敬佩的导演。

可现在,这份敬佩,却成了她最纠结的理由。

圈里人都说,元导不仅是“元大胆”,更是“硬骨头”。

在元导38岁那年,她筹划拍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电影。

为了还原真实场景,她硬是带着团队在一所高中蹲点了三个月,不仅摸清了学生和老师们的作息时间,甚至连xql偷偷约会的秘密基地都摸得一清二楚。

有次投资方觉得剧情太压抑,要求加一段“温暖的反转”。

元导直接把剧本摔在桌上:“霸凌不是童话,我不能为了好看,就骗观众说‘忍一忍就过去了’。”

最后投资方撤资,她自己用房子抵押贷款垫了钱才把电影拍完,结果上映后,不仅拿了奖,还让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校园生活。

冷疏墨其实也想拍这样的戏。

出道后她演了不少文艺片、古装片以及主旋律片,票房都不错,可每次拍完,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前年她尝试接了一部悬疑微电影,饰演一个被丈夫 PUA 的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