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名场面·水调歌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废物世子的我改变了全世界》最新章节。

麟德殿内,觥筹交错,歌舞曼妙。一派盛世华章,君臣同乐的景象。然而,端坐于御座之上的皇帝李圭,目光偶尔扫过台下那抹月白身影时,眼底深处总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殿中的气氛在美酒和歌舞的催化下,渐渐显得松弛而热烈。正是此时,皇帝放下手中的玉箸,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席间,最终定格在陈天纵身上,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君主的温和笑意。

“陈爱卿。”皇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殿内的丝竹之声,让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汇聚过来。

陈天纵离席,躬身行礼:“臣在。”

“朕素闻爱卿诗才惊世,一首《将进酒》豪情万丈,一曲《琵琶行》道尽苍凉。今日中秋佳节,良辰美景,君臣共聚,爱卿何不即兴赋诗一首,以助酒兴,亦不负这天上圆月,人间盛景?”皇帝的语气平和,甚至带着几分鼓励,仿佛只是心血来潮,想欣赏臣子的才华。

然而,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心知肚明,这绝非简单的助兴。这是考较,是审视,是联姻风波后,皇帝对这位北境新贵的一次公开“掂量”。若诗作平庸,便坐实了“江郎才尽”或“心绪不宁”的猜测;若诗作依旧惊艳,那皇帝心中那根名为“忌惮”的刺,只怕会扎得更深。

这是一道送命题,答得好与不好,都难讨好处。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陈天纵身上,有幸灾乐祸,有担忧,有纯粹的期待,也有冰冷的审视。

陈天纵直起身,面上并无受宠若惊,也无惶恐不安,只有一片如深潭般的平静。他抬眼,目光掠过皇帝那看似温和实则深邃的眼眸,又望向殿外那轮高悬于夜空、清辉洒落人间的皓月,仿佛在与一位亘古存在的老友对望。

他没有推辞,也没有立刻吟诵,只是微微侧身,对旁边的宦官轻声道:“劳烦,取纸笔来。”

很快,铺着明黄锦缎的矮案和文房四宝被迅速安置在殿中。陈天纵缓步上前,立于案前,挽袖,研墨。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不是在应对帝王的刁难,而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他提起那支狼毫笔。

笔尖饱蘸浓墨,悬于雪白的宣纸之上。陈天纵闭目一瞬,周身那股原本内敛平和的气息,似乎与殿外的月光、与某种冥冥中的意境产生了微妙的共鸣。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眸中清澈如水,倒映着月色,也倒映着某种超脱于尘世之上的辽远。

他落笔了。

没有犹豫,没有停顿,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一个个饱含力与美的字迹,如同拥有生命般,跃然纸上。而他清朗沉稳的吟诵声,也随之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开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句平平,似随口一问,却带着一股横绝太空的气魄,直接将众人的思绪从繁华的宫殿拉向了浩瀚的宇宙,拉向了那轮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明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遐思飞扬,对未知的仙境生出好奇与向往,一股超逸尘俗的意境悄然弥漫。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笔锋一转,由逸兴遄飞转入现实羁绊。那“高处”的孤寂与清寒,何尝不似权力巅峰的冰冷与孤独?席间不少位高权重者,闻此句,心中皆是一动,生出几分难以言喻的共鸣与涩然。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既然无法脱离这红尘,那便在这人间,与自己的清影共舞,自得其乐!一种豁达与洒脱,冲淡了前句的微茫,展现出面对困境时,另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

上阕完毕,满殿皆寂。众人已被那奇崛的想象、空灵的意境以及蕴含其中复杂难言的情绪所深深吸引。

陈天纵笔锋不停,吟诵继续,情感愈发深沉醇厚: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