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龙津东路 暗藏玄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陈伯果然如约来到了清璞阁。

他今天换了件稍新的深蓝色涤卡上衣,头发也仔细梳过,显得比昨日在凉茶铺时精神了不少。

“姜老板,钟老板,早啊!”陈伯一进门就拱手,脸上堆着热情却不显过分谄媚的笑容,

“我已经跟龙津东路那边的李老东主说好了,他一个时辰后在家等着咱们。老人家听说是有实力的买家,也很重视。”

姜国栋沉稳点头:“有劳陈伯费心。”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挺括的中山装,更显沉稳干练。

钟清清则是一身素雅的碎花衬衫配黑长裤,头发利落地编成辫子,显得清爽又干练。

她笑着递上一杯刚泡好的灵泉茶:“陈伯,先喝口茶,润润嗓子。这一大早的,辛苦您跑一趟。”

陈伯受宠若惊地接过,连声道谢,呷了一口后,眼睛微眯,赞叹道:“嘿,您这茶真是……绝了!喝完神清气爽!清璞阁真是处处是宝啊。”

一行人出了门,由陈伯引路,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市,转向相对清静些的龙津东路。这里的骑楼保养得似乎更好些,街道也更宽阔整洁。

“喏,就是前面那栋。”陈伯指着不远处一栋外墙有些斑驳,但结构依旧宏伟的两层骑楼,

“您二位看这位置,闹中取静,离主街不远,但又不至于太过喧哗。这栋楼以前是‘李福记绸缎庄’,李老东主经营了一辈子,要不是儿子在南洋催得紧,是绝舍不得卖的。”

走到近前,更能感受到这栋骑楼的底蕴。

麻石砌的墙基厚重,拱券式的门窗带着西洋风味,但窗棂上的雕花又是传统的岭南风格,门楣上“李福记”三个鎏金大字虽已褪色,仍能想见昔日辉煌。

一位穿着灰色长衫、精神矍铄的白发老者在门口等候,想必就是李老东主。

他目光清明,与陈伯打过招呼后,便落在了姜国栋和钟清清身上,带着审视,却并无倨傲。

“李老,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姜老板,钟老板。”陈伯连忙介绍。

“晚辈姜国栋,钟清清,见过李老。”姜国栋抱拳行礼,不卑不亢。钟清清也微笑着颔首致意。

李老微微点头,侧身让开:“不必多礼,里面请吧。”声音洪亮,带着老派商人的稳重。

走进骑楼内部,一股旧木和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楼空间极为开阔,层高很高,显得大气磅礴。

原先的柜台还在,厚重的木质显示出当年的用料扎实。

几扇高大的窗户保证了良好的采光,后墙还有一扇小门,似乎通向后面的院子。

“一楼以前是铺面,二楼是账房和库房,还有几间休息室。”李老一边引着他们参观,一边介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后面有个小天井,以前伙计们在那里做饭晾衣。”

姜国栋看得仔细,不时用手敲敲墙壁,检查木柱和楼梯的牢固程度。

他重点关注的是结构安全和改造潜力。“李老,这房子的地契、房契都清晰吧?有没有产权上的纠葛?”

李老正色道:“这个姜老板放心。这房子是我父亲手上传下来的,干干净净。地契房契都在,随时可以到房管局查验。我李福记做生意几十年,童叟无欺,绝不会在这种事上含糊。”

钟清清则更关注细节和氛围。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街道的视野,又摸了摸那厚重的木质窗框,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她看似随意地踱步,实则暗中集中精神,感应着这栋老宅的气息。

大部分区域感觉平和,只是年代久远的沉寂,但当她的感知掠过通往二楼的楼梯拐角和一个不起眼的储藏室小门时,胸口的玉佩似乎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传来一丝微弱的、异样的阻滞感。

这感觉转瞬即逝,却让她心中微微一动。

“李老,我们能去后院看看吗?”钟清清开口问道。

“当然。”李老领着他们穿过那扇小门,后面果然是一个不大的天井,虽然荒废,但水井、石台一应俱全,墙角还有一棵倔强生长的龙眼树。最重要的是,天井另一头,竟还有一排平房,看起来以前是厨房和杂物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