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招安土匪!(五)(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最新章节。

常威率领核心骨干及先头部队,浩浩荡荡开赴山海关。凭着一纸张大帅的亲笔手令和“山海关关税督办”、“奉天暂编第一师师长”两块响当当的招牌,原关隘守军及税吏不敢有丝毫怠慢,交接事宜异常顺利。常威雷厉风行,立刻接管关防,整顿税制,将原本乌烟瘴气的关税衙门在几天内梳理得井井有条,展现出极强的行政能力,初步站稳了脚跟。

站稳脚跟后,常威并未忘记扩充实力的根本。他立刻发布了面向周边绿林道的“招训”公文,公告贴满了山海关内外:

“奉天暂编第一师师长、山海关督办常威,为保境安民,特此公告:凡我关外绿林豪杰,无论过往,只要真心投军、报效国家,本师长一律既往不咎!经三月正规训练,考核合格者,不仅享双倍军饷,表现优异者,更可直接提拔为基层军官,带兵吃粮,光宗耀祖!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这公告一出,如同在滚油里泼了冷水,瞬间在绿林界炸开了锅!双饷!军官!既往不咎!这对许多被生活所迫或心怀抱负的土匪来说,诱惑太大了!

黑狼寨二当家杜震山,手下原本有悍匪一千多人,经过常威炮轰和招安谈判,虽伤亡了一些,但骨干尚存,仍有近千人。

他看到常威公告后,心中暗自得意,觉得常威果然守信,而且这条件确实优厚。他本想着自己这一批人先到先得占住位置,将来在常威部队里也能有自己的势力。

然而,当他带着手下兄弟兴冲冲赶到山海关军营时,却被告知:“师座有令,首次招训,为保质量,只收三百人!需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合格者方能留下并授予官职。此后视情况,再分批次招录下一批。”

常威还特意当众对杜震山及一众土匪宣布:“宁缺毋滥!我要的是能打硬仗的精兵,不是滥竽充数的乌合之众!这三百人,就是标杆!训好了,军官位置等着他们!后续的兄弟,也有机会!”

这一下,土匪们反而急了!“限量VIP”的感觉出来了,生怕错过这村没这店。张荣祥起初还不觉得什么,凭他手底下这么多弟兄,怎么也能混个团长当当。

谁知三百土匪新兵兴高采烈地进入常威预设的新兵营地。他们刚一进去,就感觉气氛不对。营地外围,架起了数挺冰冷的马克沁重机枪,美其名曰“保护训练安全”,实则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入营第一件事,不是发枪,而是发下两本小册子——《新兵守则》和《纪律歌》,要求三天内必须背熟、唱会,唱不会、背不出的,别说肉,连糙米饭都没得吃!

接下来的训练,更是让这些散漫惯了的土匪叫苦不迭:

天天就是晨跑+口号:天不亮就是五公里全副武装(初期是负重沙包)越野跑。跑到终点必须声嘶力竭地吼出口号:“吃张大帅的饭!听常师长的令!保家卫国打鬼子!”谁喊错了,或者声音不够响亮,对不起,再加跑三公里!几天下来,土匪们的匪气被磨掉大半,脑子里几乎被口号填满。

常威还让各联连政委给他们开诉苦大会,常威安排的政工干部每晚组织“忆苦思甜”。政委自己先声泪俱下地控诉地主老财、贪官污吏如何逼得他家破人亡,然后引导新兵:“兄弟们,咱们当初为啥上山落草?是咱们天生就想当土匪吗?不是!是这世道逼的!是那些王八蛋逼的!”

这一下戳中了几乎所有土匪的泪点和痛点,台下哭声一片,纷纷倾诉自己的血泪史。哭完之后,政工干部让他们写下“仇人名单”,巧妙地将个人仇恨引导向“旧社会”、“黑心官僚”以及未来的敌人——“日本鬼子”。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初步的思想改造。

一个月后,到了发饷的日子。常威亲自到场,每人六块亮闪闪的大洋,一分不少!常威亲自点名,每点到一个名字,就亲手把大洋递过去,然后用力拍拍对方的肩膀,眼神鼓励:“我看你训练刻苦,是个好苗子,好好干!下个月争取当上班长,再加俩大洋军饷!”这种被“大官”重视、被寄予厚望的感觉,是这些底层土匪从未体验过的。很多人接过沉甸甸的大洋,听着常威暖心的话,瞬间眼眶就红了,心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一个月过去,第一批三百土匪已经被磨得没了棱角,初步有了点军人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思想开始转向。这时,常威放出了第二个消息:“首批三百弟兄训练刻苦,思想进步,成绩显着!已有数十人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为副班长、班长!他们都不愿回山寨了,要继续在部队里建功立业!现因部队扩编需要,特进行第二次招训,名额四百!机会难得!”

这消息传回黑狼寨,剩下的土匪彻底坐不住了!尤其是听到先去的兄弟不仅待住了,还当了“官”,更是眼红不已。大当家“翻江龙”张荣祥一看这情形,生怕好处都被别人占完,赶紧把自己直属的二百亲信,连同寨子里另外两百最能打的骨干,一股脑地全塞进了这四百人的名单里,亲自带队送往军营。

张荣祥虽然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自己的人马正在一点点被抽走,但看着手下群情激昂,又想着常威的“承诺”和实实在在发到手里的双饷,以及未来可能在正规军里掌握一部分力量的诱惑,他最终还是默认了。

这第二批四百人一进军营,立刻被常威早已准备好的手段“消化”:

首先是“插花”式分编:新兵被打散,分配到各个老兵连队,一个班最多只插入两个新兵。睡觉、训练、吃饭,都被经验丰富的老兵“夹”在中间。任何试图串联、抱怨或者不轨的举动,立刻就会被发现,然后被“谈心”甚至扭送军法处。

·其次是强化纪律:夜间紧急集合哨随时可能响起,要求十分钟内穿戴整齐、携带全部装备到操场集合。达不到要求的,惩罚严厉,绝不容情。在这种高压下,土匪的散漫习气被迅速摧垮。

此时,常威原先留在福康县的四千主力,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分批陆续抵达山海关周边驻扎、训练。吃掉黑狼寨这一千人马,已是绰绰有余,毫无压力。

等到张荣祥在寨子里左等右等,既没等回第一批“学成归来”的军官亲信,也没等到第二批骨干传回什么“掌握部队”的好消息,反而听到的都是他们在军营里如何“脱胎换骨”、“刻苦训练”的消息时,他才猛然惊醒!

他急匆匆跑到山海关求见常威,却见军营气象森严,他的那些老部下穿着整齐的军装,正在进行战术操练,口号响亮,动作划一,看他的眼神虽然依旧带着尊敬,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对“旧时代”的疏离和对现有集体的认同。

常威亲自接待了他,态度依旧热情,摆酒款待。酒过三巡,张荣祥忍不住问道:“常司令,我那些兄弟……不知何时能回寨子帮衬帮衬?”

常威哈哈一笑,亲自给他斟满酒:“张大哥,你的那些兄弟,现在都是我第一师的优秀官兵了!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归宿,正在为国效力,将来前途无量!你还让他们回那山沟沟里当土匪?那不是耽误他们前程嘛!”

他拍了拍张荣祥的肩膀,语气“诚恳”:“大当家的,你要是舍不得兄弟们,也干脆留下来!我给你个高级参谋,发双薪,就在这山海关享清福,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