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鲍家危机!(四)(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最新章节。
看着手下领命而去,常威踱步到窗前,望着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鲍贵卿啊鲍贵卿,你这老登,还想吃掉我?也不怕崩了你的牙!”他冷哼一声,“想把老子的钱充你的公?做梦!”
人红是非多,经此一遭,这福康县他是待不住了,必须为手下这支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找一个既能安稳发育,又能财源广进的新根据地。
他的目光在铺开的东北地图上逡巡,频频落在那些标注着海关、常关的“通关口岸”上。这些地方,可是实打实的“现金奶牛”!他要为自己和自己的部队谋取一处真正能安身立命的沃土!凭借前世的记忆和今世的了解,他迅速盘点着选项:
营口海关:老牌海关,1864年就设立了!是东北最早的新式海关,按《辛丑条约》扩大开放,轮船、帆船并征,一年征税银约二三百万两,居东北各关之首。
.奉天关:1907年依据《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开设,主管奉天及铁路沿线进出口,虽为“子口”,但税率高、货运量大,月入十万两以上。但地处中枢,在张作霖眼皮子底下,很不好搞,因此常委直接弃选。
安东关(丹东):鸭绿江下游主要口岸,对朝鲜贸易孔道,木材、大豆、杂粮输出量极大,1910年代即年征税百万两级别,且持续增长,但是地缘太北,和常威未来设想的中日战场距离过远,因此常威也不做考虑!
大连海关:1907年开埠,深水不冻港,日货、欧美百货转口东北的总站,关税额在20年代后已压倒营口,成为东北第一大关,可谓肥得流油,待定……
哈尔滨关(松花江关):1908年设关,管辖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航道,以对俄贸易为主,面粉、毛皮、木材税额可观,冬季还有铁路联运税。这个倒也可以考虑考虑,毕竟如果俄罗斯方面如果打好交道,日本人日后发难或许也能有个盟友,当然,前提是能阻止“中东路事件”的发生……
满洲里、绥芬河等陆路口岸:中东铁路、南满铁路进出苏俄、朝鲜的必经点,征收铁路货税与边境关税,虽额度不及大连、哈尔滨,但胜在稳定、油水足。但地缘同样过于偏远……
辽西各“边门”:隶属山海关监督,但独立设卡,对陆路杂粮、瓜子、烟草、羊皮等征税,丰年单车万输,税额也可达一二万两。
“只要抱紧张作霖的‘大腿’,得到他的支持,这东北遍地都是‘提款机’啊……”常威摩挲着下巴,目光最终在地图上一处关隘重重敲了几下——山海关!
为何是山海关?
选择山海关,常威有着更深层的考量:
·此关历史悠久,自明代起就是“关税六四拆账”的要隘,清代设“山海关监督”直隶户部,年定额税收数万两,实际往往翻倍超征。到了民国,它依然是东北连接华北的咽喉,关税、厘金并收,月月有巨额现金流。拿到“守关督办”的职位,就等于抱回一台“财政永动机”。
山海关在后世的名气最大不是没有原因的,常威看中的不是它的名气,也不是它的收益,而是其战略价值无可替代,但在他的长远布局中,从即将爆发的两次直奉大战,到后来的北伐之战,乃至抗日之战,山海关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提前在此驻扎,熟悉地形,构建工事,笼络人心,就等于在未来数十年的风云变幻中,抢先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此关进可攻退可守,驻扎山海关,背靠东北,面向华北,地理位置极其主动。既能凭借关隘之利稳固自身,又能密切关注关内局势,随时待机而动。
“守关”无论驻守哪个口岸都能日进斗金,但山海关兼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无可替代的战略军事价值。对于常威而言,这里是最理想的起点,也是未来宏图霸业不可或缺的基石。
“就是它了!”常威眼中精光闪烁,“山海关!老子不仅要在这里收钱,还要在这里……练兵!备战!等着瞧吧,鲍老登,迟早老子抄了你们老鲍家!”
常威盘算着:“嘿嘿,把钱给你这老登,还不如直接献给张作霖!他张大帅的腿不比你的腰还粗?!老子他娘的还不在你鲍贵卿手下受这窝囊气了!”
他打了个响指,对副官命令道:“来人!给老子准备一辆结实的卡车!要快!”
副官立刻应声而去。
一辆军用卡车很快被开到司令部楼下。常威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绕过鲍贵卿,直通奉天!这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一场豪赌,赌注是他的全部身家,以及未来的前程。
夜幕下,卡车引擎轰鸣,载着常威的决断,驶向了未知的前路。他与鲍贵卿的较量,从现在起,才真正开始。
常威的卡车刚一驶出福康县司令部,几乎就在同时,司令部内的某个角落,一部电话被悄悄拿起,低沉而急促的声音向远在哈尔滨的鲍公馆通风报信。显然,常威的队伍扩张太快,内部已被渗透,布满了各方的眼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