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扩军加强旅!(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最新章节。
福康县保安司令部,会议室
在挂满地图的墙上,长条桌边,坐着心腹军官:沈龙、朱二筒,赵德柱,徐来福……都是新提拔上来的各营团长十来人,朱二筒已升任后勤总管,沈龙一团长,蒋明(原土匪头目)二团长,以及其他几名新提拔的营连长。桌上,不是酒肉,而是堆积如山的账本、清单和一把算盘。
常威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刚刚汇总的花名册上,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与沉重:“弟兄们,咱们队伍壮大了,也他妈的快破产了!”
众人一愣,不解地看向他。
常威拿起一支粉笔,在身后一块临时架起的黑板上唰唰写下一行数字:“一百六十万现大洋!听着是不是能把咱福康县买下来几遍了?”
朱二筒嘿嘿笑着点头。
“但你们知道,养四千多张嘴,每天什么都不干,光是人吃马嚼,要多少钱吗?”常威不等回答,写下第二个数字:“每天,五百块现大洋!一个月,就是一万五千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还只是吃饭!当兵吃粮,还得发饷!按咱们定的每月六块大洋的饷银算,四千人,一个月就是两万四千块!”
粉笔在黑板上快速计算:
日常开销 +军饷 =每月固定消耗 大洋
“也就是说,咱们啥也不干,每个月就得烧掉将近四万大洋!”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刚才觉得一百六十万是天文数字的军官们,脸色都变了。
常威冷笑一声:“觉得多了?这还没算买枪买炮,没算子弹炮弹,没算阵亡的抚恤金!”他猛地一拍桌子,“老子目标不是在福康县当土皇帝!两年内,我还要拉出一万人的队伍,两个整编旅!咱现在就这点家底,还够看吗?”
在座的诸位都流露出一丝亢奋的气息,巨大的粗糙木桌上,铺开了奉天兵工厂的武器清单、黑市军火商的报价单,以及厚厚几摞奉天银行的银票。常威挽着袖子,眼里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饿狼般的光芒,这一群人如同参与一场豪赌的赌徒。
常威手里的钱大致可维持 3个“甲等”陆军师(每师约 1.1万人)的全部基础装备,或一次性武装 4万余人的步兵部队!
甚至能“打满”3个师的枪、炮、弹基数,但不含被服与后续薪饷。若仅发枪炮、不计长期维持,可一次装备 4万余人,使其达到“人手一枪、每班一机枪、每连一炮”的东北军平时编制水平。
但他不打算这种一口吃成胖子的畸形发育方式,而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有多大碗吃多少饭。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在中国目前陆军编制里,“旅”这个层级上下浮动很大, 1921年奉军的序列里,一个奉军步兵旅下辖 2个步兵团,另加旅直属:
1个骑兵连、1个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通信、工兵、辎重各 1排
-全旅标准额定有 4 200~4 500人
所以满打满算,常威手底下已经有了一个旅通常标配 2个团的人马!
常威:“奉天那边的兵工厂刚办起来,咱们近水楼台!钱得花在刀刃上!一口吃不成胖子,老子不搞那种一人发条枪就充数的花架子部队!咱们要建的,是牙齿锋利、爪子坚硬、能跑能打的战斗旅!”
他转向朱二筒:“老朱,把咱们算的账,给大伙念念!”
朱二筒扶了扶眼镜,拿起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声音都有些发颤:
“司令,各位长官,咱按最省的法子,给这四千新兵蛋子配齐家伙事,也得大出血啊!”
他一项项念出来,每念一项,都像一记重锤:
·“辽造七九步枪,兵厂价38块一支!两个团,按每团2000人算,先备4000支!这就是……十五万两千块大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